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近年來,從包圍城市的“垃圾山”到海上的“垃圾島”,全球垃圾問題日益嚴峻。如何處理垃圾、對垃圾進行回收再利用,已成為人類面前的一項極為迫切的任務。2019年起,我國許多的城市都開展了垃圾分類活動,這不只對中國,對全世界都將產生積極影響。我們將通過研究中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了解現在垃圾處理的真實情況,積極響應和支持垃圾分類活動,使垃圾資源利用得到最大程度地利用,從而減少垃圾數量,改善生存環境。如何有效的實現回收利用,是我國發展急需解決的問題之一。
關鍵詞: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垃圾分類
一、研究目的
1.社會方面
了解到垃圾處理現狀以及垃圾分類對于垃圾處理的重要性;讓人們了解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加強垃圾分類的宣傳教育;提升人們的素質,樹立人們垃圾分類的意識,垃圾分類從小做起。
2.經濟方面
垃圾分類可以減少垃圾處理量,降低成本;提高了資源再回收利用率,有效提升垃圾的利用價值;促進新興垃圾處理行業的發展。
3.生態方面
減少對土壤資源的消耗,分類收集可以去掉、回收可減少高達60%以上的難降解物質,;減少環境污染,大氣污染。
二、認 識
通過對我國垃圾污染現狀以及垃圾處理現狀的認識,了解到我國垃圾處理方式的不足以及面臨的問題,對于垃圾處理方式的改善刻不容緩。我國垃圾分類的方式主要有五種,分別是衛生填埋、焚燒、堆肥、堆放和簡單填埋。在學習我國垃圾處理方式的優缺點,分析這五種垃圾分類的現狀及發展,并預測發展趨勢。
我們清楚地知道把垃圾進行分類是我們現在處理垃圾最好的方法。一個國家發展的必然途徑就是開展垃圾分類活動。與國外相比,我們開展垃圾分類已經很晚了。我們通過垃圾分類學會很多,比如,我們學會節省資源,更好地使用資源,養成良好的分類垃圾的習慣,這使我們自身的修養得到了提高。當我們在生活養成良好的垃圾分類習慣,我們會更加地關注地球的環境保護問題。更加地明白資源對我們的重要性,學會節約資源,并且把這個好習氣帶給周圍的同事、朋友、家人,讓大家都有垃圾分類的理念,把垃圾分類徹底當成生活的一部分。
三、分 析
1.目前形式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正在逐年遞增,2017年已經達到了2.15億噸。隨著人口不斷地增加,產生垃圾的數量肯定也會增加。我國城市環衛專用車輛設備也在每年增加,國家對環境設備投入了大量資金,在積極地維護我們的生態文明。隨著國民生產總值的增加,國家對環境衛生的投資額也呈上升趨勢。在國民生產總值增加的同時,環境污染也變得越來越嚴重。為了國家的不斷發展,我們首先要先治理環境,維持一個好的生態文明,對國家今后的發展是非常有利的。國家近幾年對環境衛生的投資額也呈上升的趨勢,非常重視環境保護工作。生活垃圾無害化的處理量也在每年增加,無論是通過焚燒還是填埋的方式,處理量都在增加。在GDP增加的同時也帶動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技術的提高,從而使垃圾無害化處理量增加。
國家對城鎮生活垃圾處理的投入日趨增長。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逐漸由填埋轉為焚燒,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也在逐年增加。國家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的日益增長,說明了我們生活垃圾對環境的污染在減少。國家對無害化處理的資金投入是巨大的,同時我們也看到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的成果。
2.焚燒垃圾行業的未來趨勢
“供給側結構改革”是今后一段時期我國的經濟發展經濟改革的重要任務,其含義是用改革的方法推進結構的調整。生活垃圾的二次利用同樣面臨這樣的現狀,具體表現為廢品回收的價格和需求呈下降趨勢。如何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條件下推進垃圾回收重新利用,是認識的挑戰也是現實的挑戰。
目前我國垃圾處理工作面臨巨大的挑戰,將垃圾分類落到實處,加快全國各地垃圾分類進程,盡最大可能地在“供給側結構改革”的大環境下推進垃圾回收重利用,并將成為我國未來生活垃圾處理的重點方向。
四、結 論
1.我國生活垃圾處理現狀
① 露天放置大量的垃圾會釋放有害氣體。這種處理方式會對城市居民的居住環境和空氣造成比較大的污染。
② 垃圾中含有有害物質,在放置過程中會產生大量有害物,會造成水資源的大量污染。
③ 垃圾中有許多有害的微生物,這些微生物會通過蒼蠅,蚊蟲傳播給我們,這些必然危害著我們的身體健康。
④ 占用了大量土地。我國大量的土地被用來填埋垃圾,這對土壤損害是很大的,如果要恢復土地,我們將要付出昂貴的代價。
2.焚燒處理垃圾的方式終將成為主流
我國垃圾焚燒處理在無害化處理總量中的占比31%,填埋仍然是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垃圾焚燒行業仍有發展前景。
由于用地緊張和二次污染等問題的存在,尤其在我國經濟發達的地方,人口密度大且土壤資源緊缺,填埋這種垃圾處理方式的發展已經遭遇了瓶頸。因此,焚燒處理垃圾的方式終將成為主流。
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垃圾焚燒處理比例偏低,僅為40%,而丹麥和日本分別為70%、73%,瑞士垃圾焚燒處理比例就相對較高,高達80%。在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垃圾“去害化、減數化、價值化”的要求下焚燒方式將是大勢所向。未來,焚燒方式將逐漸成為我國垃圾處置的主要流行方式,根據“十三五”規劃,2020年的目標是達到54%。現在,我國平均每人每天也要產生許多生活垃圾,并且每年仍在以不低的速度在增長。
隨著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垃圾該如何處理的問題也被提上了日程。可以直接回收利用的資源,約占垃圾總量的一半,利用率不低于30%。但是,這些都需要國家投入許多的資金進行實施。以上海市為例,上海市的垃圾填埋地已經由原來的3個擴展到5個,但是仍難滿足上海垃圾不斷增加需要處理的現狀。現在上海進行了垃圾分類,我相信這些問題在不久的將來都會得到解決。
我們對比德國,他們對垃圾幾乎不會進行填埋處理,大約有三分之一垃圾靠焚燒處理,五分之三左右垃圾可以回收利用。而我國目前主要的垃圾處理方式依舊是填埋,隨著填埋面積的不斷減少,生活垃圾由填埋將轉向焚燒和可回收利用。所以對我們來說,垃圾分類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保護環境我們每個人都責無旁貸。
參考文獻
[1] 尹萌;城市生活垃圾綜合處理方法[A];2008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優秀論文集(中卷)[C];2008年
[2] 楊瑞,任津;城市生活垃圾現狀與治理動態[J];環境科學與技術;2003年S1期
[3] 姚穎悟;我國城市垃圾處理現狀與分析[J];環境保護科學;2004年02期
[4] 常紀文,劉權;“垃圾分類五種傾向要不得”[N];《中國環境報》2019年6月17日
[5] 常紀文;“‘無廢城市建設應采取科學合理的方法” [N];《學習時報》2019年4月22日
[6] 宗艷麗,劉娜,馬閣華,宋愛霞;我國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現狀與對策分析[J];《科學時代》2012(07)
推薦閱讀:垃圾生物處理方向論文發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