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互聯網+”在各個行業的廣泛應用以及創新創業人才需求的不斷加大,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得到了凸顯。但現行高職創新創業教育還存在理念認識不一、與專業教育關系分離等問題。文章基于旅游管理專業教學實踐的探索和應用,提出了高職“互聯網+5”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通過“互聯網+專業建設”“互聯網+課程設置”“互聯網+教學應用”“互聯網+實習實訓”“互聯網+創新創業”五個環節,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專業教育的全過程,不僅符合高職教育的實際和特點,也為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完善和發展提供了參考。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互聯網+;旅游管理專業
一、研究背景
1.社會經濟發展的新形勢
隨著改革開放以來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和發展環境也在發生著變化,社會經濟的發展逐步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2014年5月,習近平同志首次提出“適應新常態”,標志著以“高速增長轉為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從要素驅動、投資驅動轉向創新驅動”為特征的發展成為“新常態”[1]。
2.行業創新驅動的新要求
在2014年9月召開的夏季達沃斯論壇開幕式上,李克強總理首次提出要借改革創新的“東風”,在960萬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眾創業”“草根創業”的浪潮,形成“萬眾創新”“人人創新”的新態勢。之后,隨著《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的出臺,各行各業開始充分利用“互聯網+”這一新工具,以創新創業為核心內容,推動行業的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產品創新、產業升級,進而實現高質量發展。
3.高職專業教育的新使命
在我國,職業教育是以就業為導向的,“服務發展,促進就業”是其根本任務[2]。高等職業院校的專業教育更是與行業一線的需求緊密對接,國務院印發的《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在構建職業教育國家標準、促進產教融合校企“雙元”育人等方面提出了多項措施應對行業發展的需求[3]。遵照“拓展就業創業本領,緩解結構性就業矛盾”“適應‘互聯網+職業教育’發展需求”等要求,面對行業創新驅動發展的歷史進程,“用什么樣的方式為行業培養合格的創新創業人才”是高職專業教育不得不解決的嶄新課題。
二、現實困境
1.理念認識存在差異
創新創業是伴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興起的,與此相應,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起步較晚[4],對創新創業教育的理念認識還存在較大的差異。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概念,大多都從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兩個方面去理解,但是創新教育就是一個高度爭議的概念,約有上百種關于創新教育的定義,還可從廣義和狹義兩個視角去認識,創業教育也是如此[5]。在這種情況下,以創新教育和創業教育概念為基礎的創新創業教育更是有多個層面、多個視角可以解讀,難以形成統一的認識,造成了后續在目標定位、模式選擇、實施方法等上存在差異。
2.培養體制相互獨立
由于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不統一,創新創業教育的培養也沒有統一的參考模式,國內的高職院校紛紛借鑒較早開始創新創業教育試點的本科院校的做法,設立創業學院、孵化基地等,同時引入較為成熟的SIYB①和KAB②等課程,以此為基礎展開創新創業教育[6-10]。
但是這種做法并不太適合高職院校,首先,高職學生在校時間較短,根據教育部對職業院校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制訂與實施的相關要求[11],學生在校期間的課程內容已經較為完整,嚴格按照SIYB、KAB等課程的程序和要求展開創新創業教育在時間上就難以保證,會經常出現創新創業課程與專業實習沖突的問題。其次,這種仿照本科院校將創新創業教育獨立進行的方式讓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形成了兩張皮,彼此獨立起來,產生諸多問題,因此,兩者的有機結合勢在必行[12] [13]。
三、“互聯網+5”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1.模式構建基礎
著眼于上述背景和困境,在長期的一線教育實踐中,筆者及教學團隊構建了高職“互聯網+5”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具體如下:
(1)理念認識
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思維、精神和能力等創新創業素質為核心的新教育理念和模式,旨在全面改革傳統教育教學、切實培養創新創業人才的教育[14]。創造沖動是人類的“類本能”,是人內在的自我發展的動因[15],是創新創業活動的基礎。尊重、喚醒這種“類本能”,促使人的全面發展,是創新創業教育的終極目標。因此,創新創業教育應該面向全體學生。
高職的創新創業教育是為了增強學生對行業創新驅動發展的適應能力,提高新技術和新工具的應用能力,提升技能水平,促進學生就業,助力學生創業,擺脫低層次的崗位競爭,提高就業質量。因此,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有著一致的目標,是對專業教育的補充和完善,兩者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
(2)視角定位
在上述理念認識的基礎上,從供給側的視角來審視社會經濟的發展[16],結合“互聯網+”的新時代發展潮流,我們以“互聯網+”作為依托和特征,來構建高職“互聯網+5”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將高職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專業教育的全過程。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互聯網+”被定義為“代表一種新的經濟形態,即充分發揮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將互聯網的創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經濟社會各領域之中,提升實體經濟的創新力和生產力,形成更廣泛的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實現工具的經濟發展新形態”[17]。我們以此為基礎,不僅將“互聯網+”作為一種具體的手段、工具和平臺,更是制定方針計劃時遵照的方向和背景。
推薦閱讀:互聯網營銷論文發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