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機械制造指從事各種動力機械、起重運輸機械、化工機械、紡織機械、機床、工具、儀器、儀表及其他機械設備等生產的工業部門。機械制造業為整個國民經濟提供技術裝備。機械產品是指機械廠家向用戶或市場所提供的成品或附件如汽車、發動機、機床等都稱為機械產品.任何機械產品按傳統的習慣都可以看作由若干部件組成部件又可分為不同層次的子部件(也稱分部件或組件)直至最基本的零件單元。
關鍵詞:機械制造,自動化管理,論文發表
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對機械制造業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的各國和地區,特別是發達國家更重視發展機械制造業,充分體現了機械制造業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化在推動整個社會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中不可替代的基礎作用。高新技術的迅猛發展起到了推動、提升和改造的作用。信息裝備技術、工業自動化技術、數控加工技術、機器人技術、先進的發電和輸配電技術、電力電子技術、新材料技術和新型生物、環保裝備技術等當代高新技術成果開始廣泛應用于機械工業,其高新技術含量已成為市場競爭取勝的關鍵。我國機械制造企業的信息化建設正開始啟動,并已顯示出一定效果,但其應用規模、范圍、深度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為了使我國機械企業盡快實現產業與產品的調整和升級換代,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必須加快和加大實施企業信息化的力度,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一、中高職院校機制專業課程體系銜接現狀
中職的專業技能課是針對機床的種類開設的,如開設銑工工藝、車工工藝、數控加工基礎等課程,只針對某一機床的操作而展開技能課程,學習起來缺少系統性,而高等職業教育不是針對某個機床進行技能課的開設,而是針對某個崗位需要的能力開展教學的,如車間普通機床操作員,高等職業教育需要開設金屬切削加工及設備、液壓與氣壓傳動、機電設備安裝與調試、車間班組長管理技術、機械加工實習、機械零件工藝實訓、拆裝實訓、機床夾具拆裝實訓等課程來實現車間普通機床操作員所需要的技能,從而滿足教學目標。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中職的專業技能課設置是根據某個機床操作,而高職的專業技能課是根據工作崗位,所以二者課程銜接錯位。
在中等職業教育中,由于文化基礎課程占的學時比例比較多,所以專業課程的學時比例相對高等職業教育較少,導致中職專業課開設的門數也相對較少,同專業的課程,中職沒有開設,只有在高職開設,課程的銜接不對稱。
二、實現中高職院校機制專業課程對接前提
1.中高職院校機制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對接
據中、高等職業教育在培養目標和規格上的共性和都具有職業性、實用性、技能性等特點,培養目標主要從行業的職業崗位不同要求及相應規范中去確定,從而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對接,最終實現中等職業學校的畢業生繼續到高等職業院校學習,實現技術型人才向高端技能型人才的轉變。
2.中高職院校機制專業教學模式對接
在傳統的中高職教學中,普遍采取理論和實踐相分離的教學方式,即學生先去學習理論知識課程,當課程學習結束之后,進行實踐技能的訓練,這種教學容易導致理論和實踐脫節,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并沒有融合。目前,高職的教學正在進行改革探索,在這改革過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尤其是理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采用這種教學模式,學生的職業技能可以大幅度的提高,所以要想實現中高職院校教學模式的對接,必須采用一個合理可行的教學模式。
3.中高職院校機制專業職業資格證書對接
分段完成職業技能培訓,中職階段進行初級培訓,獲得初級車工、銑工等職業資格證書,高職階段進行中級、高級培訓,獲得中高級車工、銑工、數控車工等職業資格證書,從而實現職業資格證書的對接。
三、中高職院校機制專業課程對接研究
1.中高職院校和企業共同參與,定制課程體系
中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師和行業企業技術人才全程參與中、高職銜接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共同探討企業對專業人才的需求,就業崗位和在中、高職兩個階段應具備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構建課程體系,確定教學內容。
2.中高職院校和企業共同參與,共同制定課程標準
中高職院校和企業合作制定相互銜接的課程標準,確定科學合理的教學順序和實施路線,避免中、高職課程內容的重復,拓寬和加深課程內容,真正實現課程內容銜接的連續性、邏輯性和整合性。
3.中高職院校和企業共同參與,共同選擇課程內容
中高職院校和企業共同參與根據行業標準、職業標準和企業標準選擇課程內容,這樣可以避免課程內容選擇的重復性,同時在中職階段講授專業基本理論內容和一定的機床操作技能,而高職階段雖然課程名稱一樣,但是內容完全不一樣,高職階段的課程是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培養學生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這樣中高職課程并沒有重復,也不會出現空缺,真正的實現了課程的對接,如在中職學校學完《機械制圖》、《機械基礎》、《公差配合與測量》等課程基本理論后,在高職以典型工作任務為導向繼續強化學習《工程制圖與CAD》、《機械設計與應用》、《互換性與測量技術》等課程。還有根據職業資格證書要求,在高職教育中安排專業拓展課,學生可以根據獲得的職業證書等級來選修拓展課,通過職業證書帶動了課程的銜接。
總之,課程對接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只要實現中高職機械專業無縫的銜接,才能夠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從而實現我國裝備制造業的飛速發展,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未來的中高職課程對接的路還有很長,亟待解決的問題也有很多,我們還將不斷的探索走出一條符合企業、學生和家長滿意的人才培養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