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研究、設計和發展新機械產品,改進現有機械產品和生產新一代機械產品,以適應當前和未來的需要,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遼寧機械職稱論文發表(2篇),希望你能從中得到幫助!
機械職稱論文篇一
礦山機械安全化
摘 要:礦山 機械的 發展 現狀分析目前礦山機械所面臨的安全現狀,提出目前我國礦山機械安全技術領域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作了具體的分析,同時提出加強高級技術人才培養、強化操作人員培訓、建立礦山機械安全設計體系等有效的措施。
關鍵詞:礦山機械;機械安全
1 礦山機械的發展現狀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我國礦山機械行業得到大力發展,但與國外同行業產品的發展水平相比,有相當大的差距,尤其是在露天挖掘設備和井下運設備等方面差距尤其明顯,對礦山機械產品而言,在制造質量、外觀形狀可靠性、壽命、設計水平和試驗手段等方面與先進 工業 國家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我國加入WTO后,為了加快基礎工業的發展,必須加快礦山機械的開發與研究速度。
近年來,我國礦山機械行業通過對產品和技術的引進,或者與國外著名廠商的合作、合資,加速了產品的更新換代,礦山機械行業有了長足的進步,傳統產品的結構、性能和外觀有了提高和改進,制造工藝技術水平有了提升。
但是隨著 社會的進步和 科學 技術的發展,生命的安全與財產安全問題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機械安全也逐漸形成了一門獨立的學科,并得到了社會的認同。首先,處在重載、高速等 環境下 工作的礦山機械如果存在隱患而不能及時發現,就可能導致如絞車損壞、鋼絲繩斷裂、跑車、皮帶機著火等惡性事故的發生; 其次,隨著采礦工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特別是大型和重型機械進入采礦場所,安全隱患對其操作和周圍人員傷害的可能性也在增大。
尤為重要的是,煤礦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瓦斯、煤塵突出的危險,一旦遇到明火就會爆炸,引發重、特大安全事故,造成嚴重的人身傷害和財產損失,為了堅決消滅引爆火源,井下設備必須具有良好的防爆性能“每年由礦山機械設備隱患導致的安全事故都給煤炭 企業 造成巨大損失,也給煤炭從業人員的人身安全造成嚴重威脅,礦山機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
2 礦山機械安全技術的現狀
2.1 礦山機械設備的裝備水平參差不齊
我國礦山機械設備的裝備水平參差不齊,現役煤炭生產礦井大體可以分為4類:老礦及改擴建礦; 現代 化礦井;大型(超大型)現代礦井;鄉鎮中小型礦井。
(1)老礦及改擴建礦多建于解放初期,有的甚至是解放前期,由于資金和企業觀念上的問題,仍然保留著建井初期的裝備,設備非常落后,安全設計欠缺,雖然進行過一些技術改造仍無法滿足安全生產的要求;
(2)現代化礦井大多建于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廣泛采用了當時較為先進的綜采機械,其 中國 產設備占了主導地位,完全采用國產裝備的高產高效工作面不斷涌現,機電一體化在礦山機械設備上逐步實現;
(3)大型、超大型礦井是近年來出現的,普遍引進了國外先進的綜采設備;
(4)在我國現有的2.5萬個煤礦中有2.3萬個是鄉鎮中,小型礦井,幾乎都由個人承包經營,生產條件簡陋,生產方式原始,普遍沒有綜采機械。
2.2 礦山機械的研發和生產能力不斷增強
經過二十幾年的研究、開發,我國的交流電牽引采煤機已逐步走向成熟,掘進機從輕型發展到了中、重型,切割對象從煤拓展到了巖石,長距離的帶式輸送機的質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數國產設備也已經有了在線檢測和實時監控,安全性大為提高。
3 存在的主要問題
3.1 我國礦山機械的安全狀況不容樂觀
我國的現代化礦井裝備水平雖然有了很大提高,但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現代化的綜采設備普及率還較低,有些礦井雖采用了引進的先進設備,但由于對其他國家技術的消化還不徹底,仍不能進行正常使用和維護,一些先進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更有甚者,由于盲目追求生產,忽視安全,把安全監測裝置當成影響生產的累贅而拆除,造成很大安全隱患,設備故障不能及時發現和處理。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原有設備沒有淘汰,到了設計壽命仍在超期服役,大部分設備超負荷運轉,帶來很多安全隱患。井下惡劣的工作環境也是造成設備安全性降低的重要因素,潮濕、粉塵、輻射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安全監測設備的可靠性下降;部分 管理人員盲目追求生產,存在僥幸 心理,致使出現故障的安全監測系統得不到及時維護和更換,也是造成設備安全性降低,也是安全事故屢發的原因之一?! ?.2 礦山 機械安全檢測技術需要完善
礦山機械設備長期處于重載和交變載荷狀態下 工作,容易產生各種安全隱患,如果沒有及時發現,設備仍然處在重載、高速等 環境下工作,就有可能導致惡性事故的發生。雖然 現代 化的測試技術與設備在不斷更新,但由于礦山機械設備本身的復雜性及其工作環境的復雜性和大量不可預測的偶發事件的存在,礦山機械安全檢測技術仍然需要不斷完善和提高,特別是在靈敏度和可靠性方面,許多復雜的難題有待進一步研究。
3.3 機械安全設計方法不夠成熟
雖然目前許多機械在安全設計方面已有比較成熟的理論與方法,但是對于有些大型、復雜的關鍵礦山機械設備,目前安全設計只有理論,還沒有成熟的、理想的安全設計方法。如:迄今為止,我國的輸送機動特性研究僅停留于理論分析階段,急需相關的實驗研究和驗證;在掘進機的設計方面,現在還沒有適合我國地質條件的完整的截割、裝運及行走的載荷譜,這些都對安全設計產生了一定的制約。與國外的機械安全設計相比有較大的差距。
3.4 礦山機械安全標準急需完善和嚴格執行
已經制定的礦山機械安全標準涉及礦用絞車、礦井提升機、礦用提升絞車、窄軌運輸車輛、地下鏟運機、礦用炮孔鉆機、礦用人車、液壓防爆提升機和液壓防爆提升絞車等,為設計、制造和使用部門提供了一個總體框架和指導原則,并使產品在預定使用范圍內得到安全保證。但礦山機械產品的品種達數百種,現有的標準僅涉及了礦山機械產品的一部分,遠不能滿足礦山機械產品的安全要求。雖然大家都知道安全質量標準化是煤礦安全的基本保證,但是在煤炭需求旺盛的情況下,人們容易對質量標準化工作產生松懈思想和厭倦情緒,加上不菲的投入,更會促使煤礦 管理者在產量、進尺與質量標準化面前,忽視質量標準化,導致安全質量標準化的滑坡,埋下事故隱患。
3.5 從業人員素質亟待提高
統計資料表明,80%以上的礦山傷亡事故是人為因素造成的,由于礦山工作的艱苦和危險性,礦山機械的從業人員的組成復雜,部分機械設備操作人員 文化素質低,對設備的安全性能了解不夠,自我保護意識淡薄,習慣性野蠻操作等是造成礦山機械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必須通過培訓、 教育 等手段,不斷強化操作人員的責任心和安全意識,掌握設備的安全操作要領,才能提高駕馭設備的能力;必須嚴格按規程操作,杜絕麻痹 心理,才能減少或杜絕設備傷害事故的發生。另外,煤炭 企業 的管理人員過多地強調產量,追求 經濟 利益的最大化,安全觀念不強,對從業人員的上崗培訓不到位,致使部分操作人員不能很好地掌握先進設備的使用方法,導致現有的設備也不能發揮應有的技術優勢。
4 解決措施
4.1 建立礦山機械安全設計體系
礦山機械和大多數現代機械的 發展 方向一樣,趨向于大型、重載和高速化、智能化與微型化。由于涉及安全的問題很多,單一學科的理論與方法已經不能解決問題,要盡快建立一個適應我國國情的礦山機械安全設計體系,包括理論、原理和方法,為礦山機械安全設計提供方法論的指導;對礦山機械安全設計的共性、基礎性問題進行研究,特別是針對井下可燃性氣體的礦山機械本質安全性設計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并建立礦山機械安全行業數據庫;建立低成本、適用性強的礦山機械安全設計體系,通過設計消除已判定的危害或減少有關的風險,提高本質安全水平。
4.2 轉變企業觀念
由于礦山機械安全問題的依附性、隱性和安全事故致因的復雜性,需要企業技術和管理人員轉變企業觀念,共同承擔安全責任,增強安全意識。
4.3 加大安全資金投入,改善機械設備現狀
針對目前在礦山機械安全方面欠賬嚴重的狀況,國家應該在政策方面加強引導,在法規方面加大控制力度,在資金方面積極扶持國有重點煤礦和地方煤礦進行安全技術改造,企業在利用國家政策技改資金的同時,自身也應下大力氣,多方籌措資金,補足安全欠賬缺口,下決心報廢一切超期服役的設備,或進行必要的裝備技術改造,從而切實改善礦山機械設備安全現狀。
4.4 進一步制定和完善礦山機械安全的法規和標準
我國礦山機械行業的標準化工作者應密切關注國際機械安全標準的發展動向,及時跟蹤各先進 工業 化國家的重型礦山機械及相關行業的安全技術法規與安全標準情況,加大安全標準的制定力度,積極制定與國際接軌的安全標準,使安全標準能覆蓋絕大多數礦山機械產品,監察機關也應加大執法力度,保證法規和標準的嚴格執行。
4.5 加強對礦山機械安全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從業人員培訓
隨著我國礦山機械設備和 科學 技術的不斷改進和發展,由機械化向半自動化和自動化的方向邁進,對人的智力和技術水平的要求也更高、更嚴格。為了在生產工作中做到安全、高效,促進我國機械安全體系的建立和貫徹落實,就必須從現在起加快對從事設計、科研等工作的礦山機械安全技術人才的培養,加強對作業人員和技術工人的選擇和培訓,全面提高礦山機械從業人員的技術水平和安全意識,繼續推進煤礦安全培訓標準化建設,更好地提高安全意識和安全設計的技術水平。
參考 文獻
[1]煤炭工業部.煤炭工業設計規程[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2.
[2]程居山.礦山機械[M].徐州: 中國 礦業大學出版社,1997.
[3]楊敬國,晉民杰.國外礦山機械的發展趨勢[J].山西機械,2000,增刊,23-241.
[4]管榮根,張瑞宏,顧 玲.論我國礦山機械的創新與發展[J].礦山機械,2004,(9):22-231.
[5]禹金云.機械安全技術趨向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報,2004,14,(4):55-57.
[6]黃紅武,盛曉敏,劉健寧等.機械安全與現代企業戰略[J]中國機械工程,2001,12(增刊):53-54.
機械職稱論文篇二
談礦山工程機械使用壽命與維護保養
摘要:隨著建設節約型和循環經濟的播要,延長工程機械的使用壽命被提到重要日程上來,現在礦山工程機械設備都在追求先進化和操作維護方便化,由于設計水平,制造質量,使用環境以及使用單位的維修技術和管理水平不同,同一型號的設備,其使用壽命的長短有很大的差別。
關鍵詞:礦山工程 機械 維護 保養
礦山機械設備是構成礦山企業的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礦山生產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要求對設備的使用維修與保養的技術水平也必須相應的提高,正確的操作設備,及時的維修設備、合理的維護與保養設備,可以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恢復機電設備技術性能,排除故障及消除故障隱患,保證設備的可靠性工作,發揮設備的最大潛能,有效的提高生產效益,降低生產成本,也是礦山企業得以發展壯大的有效途徑。
一、優秀的設計
1、延長機件壽命的設計的主要方法
(1)降低面壓(機件表面的接觸應力),如用螺旋齒代替漸開線齒輪,使重迭系數增大。
(2)分散負荷,如采用三角形必帶行走系代替常見的展帶行走系,將驅動輪從常規的觸地式移至三角形頂部,與地面脫離接觸,使馭動輪從承受的沖擊負荷,作業負荷大同度減小。
2、設計時努力改善機械的維修性是延長壽命的有力措施。設計時,必須設法提高其維修性,其主要原則有:
(1)拆裝簡單化。如采用分離式鏈軌節、翻轉式駕駛室或發動機罩,間晾可調的鉸接結構等。
(2)部件組合化。將零部件設計成便于拆裝的組件。
(3)加油集中化。將變速器,變矩器等部件的加油口(含油過濾器)、測壓點集中布置在一處,駕駛員站在地面就可以同時向上述部件加油和檢查油壓,有利于確保潤滑按期進行和防止遺漏。
(4)延長潤滑周期。如采用雙過濾器使油不易老化;對輕負荷,活動不頻繁的桿系鉸接部采用含油軸承,實現無油潤滑;采用密封潤滑式履帶等來減少油的老化,泄翻,可確保機件處于良好的潤滑狀態。
二、使用與維修保養方面
對機械實行定期保養是延長機械壽命的關鍵。但是不少單位對機械的保養形式上有很多規定,但他們重使用輕保養,特別是一到工期緊、任務時往往忽視保養工作,認為機械在正常運行,沒有故障,無需停下來進行保養,往往會使機械設備出現大的故障,甚至發生事故,這樣既增加維修費用。又耽誤工程工期。
維修工作是延長機械設備使用壽命的重要環節,采用合理的維修方法可以有效地延長工程機械的使用壽命。在維修實踐上還可采用下列方法:零件換位,施工機械上的許多零件,如推土機,挖掘機的履帶銷,榮油朵缸套等,在運行中往往承受單向負荷,從而造成不均衡的磨損,如果適時地更換受到有均衡負荷零件的位里,使它們的磨損均衡,則可延長其使作壽命。刷鍍與膠粘修復,在施工現場運用刷鍍膠粘修復工藝,也可以快速低成本地修復失效零件。
隨著維修技術的進步,可延長機械零件使用壽命的先進修復工藝大量出現,如耐磨堆焊,噴涂金剛石一鑲鍍層,磁性電鍍,激光電鍍等。施工單位因條件所限,不能一一使用,但可與地方大型生產企業合作。合理利用先時修復工藝,以延長機械使用壽命。
工程機械的使用壽命長、短,用戶的管理、使用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堅持實行“五定”“三懂”“四會”制度
“五定”:定人、定機、定位、定時、定量進行保養;機械操作人員要做到“三懂”:懂構造、懂原理、懂性能;“四會”:會使用、會保養、會檢查、會排除一般故障。正確使用機械,嚴格執行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對機械設備實行目標成本管理,將操作者的經濟效益與機械使用費(如燃油料費、維修費、保養費、材料費、工具費等)掛鉤,變機械駕駛員被動日常維護保養設備為主動日常維護保養。
2、機械實行定期保養是延長壽命的關鍵
設備出廠說明對機械的保養都有明確規定,但是, 不少施工單位一到工期緊、任務重時,往往忽視保養工作,認為機械正常運行,沒有故障,無需停下來保養。這就埋下了日后造成機械事故的隱患。因為保養能消除機械隱患,若不及時保養,往往會使機械設備出現大的故障,甚至難以修復,也有可能發生人員傷忘事故。這樣既增加維修費用,又耽誤施工工期。同時對操作人員造成一定威脅。
3、低成本快速修理法
機械行業提出的“低成本快速修理法”也是延長機械使用壽命的有效方法。實施此法,除了機械設計時采用維修性設計,提高機械的維修性外,在維修實踐上還可采用下列方法:一是零件換位,施工機械上的許多零件,如推土機,挖掘機的履帶銷,柴油機缸套等,在運行中往往承受單向負荷,從而造成不均衡的磨損,如果適時地更換受到不均衡負荷零件的位置,使它們的磨損均衡,則可延長其使用壽命。二是采用先進的刷鍍與膠粘修復技術,也可以快速低成本地修復失效零件,但更換件一定要是廠家正統科品。否側起反面作用。
隨著維修技術的進步,可延長機械零件使用壽命的先進修復工藝大量出現,如耐磨堆焊,噴涂金剛石電鍍層,磁性電鍍,激光電鍍等。施工單位因條件所限,不能一一使用,但可與地方生產企業合作,合理利用先建的修復工藝,以延長機械使用壽命,降低機械使用成本。
4、預防維修
預防維修是建立在潛在故障基礎上的,其目的是為了消除和減輕零件的損傷,保持機械的完好狀態。機械中的例行保養和特殊條件下的保養是保證機械正常運行不可缺少的維修工作,其主要內容為清潔、潤滑、添加、檢查和緊定等,但主要是外表性的,其對機械的性能起維持作用,因此可以認為其不改變機械的年齡和故障率;定期保養通常分為一級、二級或三級保養,其主要內容為清潔、潤滑、檢查、調整和局部換件等,不同級別的保養對象和周期是不相同的,因而對機械的性能影響也不一樣,保養級別越高,維修范圍也越大,性能恢復也就越好,但根據機械故障的耗損性,維修都不可能恢復如新,因此預防維修一般都是不完全性的。
參考文獻:
[1]王德船.如何延長礦山工程機械的使用壽命[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18)
[2]龐明,董新. 淺談礦山大型機械構件磨損的修復工藝[J].露天采礦技術,2009,(02).[3]張秀華.礦山液壓機械系統的常見故障及診斷[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8,(12).
[4]鄒忠文.加強礦山機械設備管理的策略[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