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周氏等[31]發現,健脾方藥如黃芪治療組支氣管黏膜下炎癥細胞較模型組明顯減少,肺小動脈管壁、細支氣管平滑肌厚度明顯較模型組薄,認為黃芪能夠減緩COPD患者的氣道重構,延緩或阻止COPD疾病的進展。史氏[32]發現,具健脾清肺、化痰平喘作用的清源化痰顆粒能提高體內IL-2的水平。
【關鍵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從脾論治,綜述
目前,中醫界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中醫治法研究異彩紛呈,多種療法各具特色,比較而言,從脾論治觀點自成體系,較為切合臨床實際,且已顯示出較為滿意的療效和潛力。為深入探索其證治規律,為臨床提供治療依據,特將近10年來從脾論治COPD的概況綜述如下。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從脾論治的依據
肺系與脾胃系經絡上密切相關,生理病理上相互影響,眾多學者從不同方面提出COPD從脾論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如要氏[1]提出,脾虛是COPD的易發體質,是COPD遷延不愈和加重的重要原因。何氏等[2]認為,COPD雖以痰、咳、喘為主要癥狀,以痰、瘀、虛為直接病因,但脾土虧虛乃其根木。史氏[3]提出COPD形在于肺,病本在脾。陳氏[4]認為,COPD緩解期以肺脾腎三臟虛衰的本虛證為主,痰瘀貫穿本病的始終,而脾虛在痰飲及瘀血的形成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并與痰瘀一起共同影響本病的發病及轉歸,提出COPD緩解期的基本病機為脾虛血瘀。曹世宏[5]認為,COPD急性加重期雖以化痰祛邪為主,但善治痰者當治生痰之源。脾肺腎功能失調,可導致水液停積為飲為痰。而三臟之中,脾運失司,首當其要。故運用各種化痰措施時,勿忘健脾助運以杜生痰之源。穩定期治療重在補益脾氣。保持脾氣健旺,可使機體正氣強盛,肺氣充實以抵御外邪侵襲。即《金匱要略》所言“四季脾旺不受邪”。
苑氏等[6]發現,COPD時由于呼吸及循環障礙造成的臟器淤血和缺氧,可引起明顯的胃腸功能異常,如納呆、大便異常、惡心、嘔吐、食后腹脹等。同時,抗微生物藥物和茶堿類藥物對胃腸黏膜有刺激,應用后也會出現胃腸道異常。目前認為COPD是一全身性疾病,常伴有明顯的肺外病變即所謂的“COPD全身反應”,表現有系統性炎癥、營養不良和體重下降、骨骼肌功能障礙等[7]。焦氏等[8]通過對59例COPD患者進行的前瞻性橫斷面臨床調查發現,急性加重期見脾氣虛證者占88.1%,緩解期占62.5%。
2 臨床研究
2.1 培土生金法
湯氏等[9]應用培土生金法綜合治療,有效率為93.3%,培土生金治療后營養學指標血清總蛋白、白蛋白、前白蛋白有明顯增高,同時用力肺活量、最大通氣量有明顯改善。林氏等[10-11]發現該法可以較好地緩解呼吸肌疲勞及肺功能進行性下降,并有減輕患者慢性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作用,同時還可以改善癥狀,并糾正COPD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減輕營養不良癥狀,從而提高患者的生話質量。王氏[12]應用補脾益肺丸治療晚期COPD,總有效率88.37%,明顯優于西藥對照組的58.14%。馮氏等[13]采用健脾補肺法結合西藥治療COPD,結果2組在臨床療效方面有顯著性差別,2組在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上均有改善,但治療組較對照組相對顯著。張氏[14]采用益氣扶正湯配合針刺治療COPD 288例,亦取得滿意療效。
2.2 健脾和胃法
司氏[15]應用健脾和胃法為主,結果6 min步行距離、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占預計值百分比及體重指數、呼吸困難指數的改善顯著優于對照組。認為健脾和胃法能有效地減輕COPD患者的氣流阻塞程度,增強肺功能,改善營養狀態,提高體重指數,增加運動耐力,提高生活質量,從而在總體上改善COPD患者的預后。
2.3 健脾化痰法
李氏等[16]運用自擬化痰益肺湯治療肺氣腫37例,有效率為91.89%。許氏等[17]應用益氣化痰法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有效率為73.9%。孫氏[18]應用健脾化痰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痰濕蘊肺型60例,總有效率96.7%。
2.4 健脾清肺法
史氏等[19]應用健脾清肺法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證屬痰熱蘊肺兼肺脾氣虛者,結果有效率96.88%,顯控率為87.5%,同時還可明顯減少患者后期的門診和住院次數。趙氏[20]應用清肺健脾方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結果總有效率91.2%,顯控率76.5%。
2.5 健脾益腎法
楊氏等[21]用健脾固腎丸治療COPD 56例,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2.9%,并認為本法比常規止咳、化痰、平喘中成藥有更高療效。趙氏等[22]采用健脾益腎中藥配合肺康復鍛煉治療COPD,結果表明,本法對改善肺功能、提高運動耐量、改善生活質量均優于單純肺康復鍛煉。劉氏等[23]用化痰止喘湯治療COPD,使急性加重次數減少,病情發作程度減輕。
3 機理研究
3.1 抗炎性反應
李氏等[24]研究發現,健脾方藥如黃芪能抑制脂多糖引起的肺巨噬細胞內鈣濃度升高,進而減少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的生成。張氏等[25-26]通過實驗研究發現,健脾活血方藥(參七蟲草膠囊)能使COPD大鼠模型肺組織TNF-αmRNA的表達水平降低,同時可改善ET/NO失衡。王氏等[27]發現,應用益肺健脾方治療COPD,結果痰中中性粒細胞、白細胞介素(IL)-8和TNF-α水平較治療前顯著降低,均說明健脾方藥具有抗炎癥反應作用。
3.2 抗蛋白酶作用
余氏等[28]觀察肺舒膠囊(參蛤散加味)對COPD大鼠模型的影響,結果發現,肺組織基質金屬蛋白酶-9的光密度值較模型組減小。
3.3 抗氧化作用
朱氏等[29]研究發現,益氣健脾方治療后COPD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水平升高而MDA水平降低,說明益氣健脾方能改善COPD患者的氧化損傷。史氏等[30]觀察清源化痰顆粒對慢支模型的影響,結果發現,肺勻漿MDA含量下降,SOD活力上升。
3.4 其它
而IL-2通過與反應細胞上的IL-2R結合,誘導Th和Tc細胞增殖、激活B細胞產生抗體、增強NK細胞及淋巴因子活化的殺傷細胞活性、誘導干擾素產生等,進而發揮免疫調節作用。葉氏等[33]發現,參麥注射液可改善膈肌舒張功能,延緩膈肌疲勞發生速度,改善膈肌疲勞程度,從而改善通氣功能。
4 展望
但綜觀目前的研究現狀還存在如下不足:①缺乏統一的COPD中醫辨證分型及證候診斷標準,不利于研究結果的推廣;②缺乏多中心、大規模前瞻性COPD中醫證候分布規律研究及臨床試驗研究;③目前從脾論治COPD多集中于緩解期,應用于急性加重期的臨床研究較少;④缺乏與中醫藥相對應的反映COPD脾虛證的實驗模型,中醫證與現代醫學發病指標的相關性不夠明確;⑤從脾論治方藥組方的多樣性,不利于臨床及實驗結果的總結、研究成果的推廣,并進一步實現產學研的結合。因此,針對COPD脾虛證常見的特點和中醫中藥治療COPD的優勢,今后應該努力做到:①制定COPD中醫辨證分型及證候診斷標準;②加強臨床流行病學DME方法的學習,嚴格科研設計,進行多中心、大規模前瞻性COPD中醫流行病學調查及臨床試驗研究;③加強實驗動物病證模型的研制,從誘因、發病等環節盡量多地考慮中醫的病因和發病機理,按辨證論治的精神,努力研制出COPD脾虛證的實驗動物模型,從而更加準確地反映中醫中藥在治療COPD上的作用、特色和作用機理;④基于中醫辨證論治理論體系,簡化和統一中醫藥從脾論治的方藥,以期篩選出療效明確的方藥作重點的藥理、藥效學、臨床的實驗研究,爭取盡早揭示藥物在體內的代謝過程、量效關系和作用環節;⑤在辨證論治基礎上,加強從脾論治用于COPD急性加重期的中西醫結合臨床研究,實現中西藥的優勢互補;⑥在進行臨床試驗研究時,應根據最新的COPD診治指南,選取合適的西藥對照藥物,使研究成果具有更強的可信性,提高中醫藥在COPD治療中的地位。
【參考文獻】
[1] 要全保.慢阻肺從脾論治初探[J].中醫研究,1999,12(6):4-6.
[2] 何慈勝,李映霞.培土法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機理淺析[J].江西中醫藥,2004,35(10):42.
[3] 史鎖芳.應用“四季脾旺不受邪”理論治療慢阻肺探微[J].國醫論壇, 1999,14(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