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根據學生的水平來編制課堂用語,使用較學生實際水平略高的外語語言來進行教學。綜上所述,臨產醫學的雙語教學為順應我國醫學教育改革及科技革命全球化的必然之舉,各大醫學院校必須基于自身雙語教學實際,不斷總結并汲取醫學雙語教學的經驗,提高雙語教學質量,不斷完善雙語教學,才能培養出真正具備國際競爭能力的高級醫學人才。
1.臨床醫學雙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法陳舊教師授課時僅僅是以英譯漢的方式來講解部分醫學科普性文章,余下一些篇章留作學生自學,文章內容要么抽象難懂,要么不具實用性,學生詞匯量遠無法滿足臨床醫學的要求。
盡管多數學生的專業英語能力測試可獲得高分,卻缺乏基本的表達與交流能力。1.2缺乏合適的教材現階段我國仍無權威的醫學院校雙語教材,多數院校仍沿用中文教材,僅在關鍵處標準英文注釋,以便于學生了解中英文表達法。
另外,應用于臨床醫學教學的教材內容均來源于各類學術期刊或專著,在取材及翻譯時具有刪減情況,無法忠實地還原原著,而選用全英文的教材又遠遠超出了學生的實際英語水平,可操作性不強。
2.臨床醫學雙語教學改進策略
2.1加強醫學雙語授課師資的能力建設各大高校建立雙語教師培訓機制,準予雙語教師通過進修及參加培訓等形式來取得學位,實施進修晉級加薪制度,對參加培訓的雙語教師給予一定的獎勵;定期為雙語教師提供形式多樣的在職培訓,如此既可以促進雙語教師間的經驗交流。
也可激發其工作熱情;在培訓內容方面,應時刻樹立現代教育觀,強化雙語、雙文化能力與素養、現代化教育手段應用能力的培訓,涵蓋英語授課教學方法、英文病例的采集評估、英文查房技巧、模擬醫院課程設置、雙語標準化病人培訓等方面的培訓。
2.2雙語教材的選擇醫學教材忠于原版為基本要求,條件允許者可采用深受國內外醫學院校好評的原版英語教材,此類教材的英文表達更為規范且具權威性,采用原版教材的另一優勢在于可便于教師借鑒國內外先進教學經驗,使學生與其他學生始終處于同一起點,有利于學生日后的溝通與交流。
2.3改革教學模式醫學雙語教學內容的設計應盡量貼合學科教學需求,注意學科知識間的交叉,及時將學科內最新的研究成果引入教學中,在臨床見習實踐教學中,由帶教老師預先根據大綱要求挑選與所學疾病相關癥狀、體征較為典型的病例資料,并準備好影像學及活檢組織報告等有關資料。
使學生掌握疾病的定位、定性診斷、檢查方法、陽性體征、解剖知識、病史采集及病歷書寫等規范[1],在教學中,教師在板書、演示、提問、留置課后作業時均應使用中英文對照法,課堂小結后,可開展單詞、短語的記憶測試,以鞏固雙語教學效果。
2.4提高學生英語技能醫學院校應在加強醫學基礎課程教學之余強化專業英語教學,如調整教學安排,增加醫學基礎知識課程外專業英語學習的課時,每次雙語課前,應要求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預習,由授課教師整理并自編涵蓋重點詞匯、醫學概念的講義發放給學生,以保障雙語教學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