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化工產品的使用普及,化學災害事故時刻危害著人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公安消防部隊擔負著化學災害事故現場的處置工作,在處置過程中,怎樣保護處置現場官兵的安全尤其重要。
關鍵詞:化學災害,事故 ,安全 , 防護
Abstract: with the use of chemical products popularization, chemical disaster accidents endangering people's life time of the property security, public security fire control forces for the chemical disaster to the accident scene disposal work, in the disposal process, how to protect the safety of the disposal soldiers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Keywords: chemical disaster, accident, security, protection
中圖分類號: U664.1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化學物品在生活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化學物質已成為我們生活中一個不可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種不可預測的化學災害事故,時刻威脅著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危險物質主要是指化學物質,一旦泄漏或誤用,就會對我們生存的環境造成嚴重威脅。這些化學物品在工業、農業、制藥、科研和生活消費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其中,有多達50萬種產品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因而被歸類為"化學危險品"。這些危險物質以炸藥、可燃物或易燃物、毒藥和放射性物質的形式存在著。如果使用不當,就會帶來一場災難。 例如2005年3月29日在京滬高速淮安段發生的液氯泄漏事故,40.44噸液氯污染了整個淮安段,造成了29人死亡,10500名村民被迫疏散轉移,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700萬元。
公安消防部隊擔當著滅火救援的重任,為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但也因此付出了巨大代價。救援工作中,危險化學品事故的救援是一項危險性比較大的工作,公安消防部隊自組建以來,傷亡較大的幾次都是在處置危險化學品事故過程中造成的,可見危險化學品事故的處置危險性較大,極易造成意外事故,導致參戰官兵的傷亡。
(一)危險化學品事故引起傷亡的因素
1、危險化學品的毒性腐蝕性
化學物質的種類很多,而常見的、用途較廣的危險化學品約有2200種,其中有的具有毒性,像氨氣(NH3)、氯氣(Cl2)、氰化鈉(NaCN)等;有的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像硫酸(H2SO4)、硝酸 (NaOH)等。
2、危險化學品的燃燒爆炸性
可燃危險化學品如液化石油氣,爆炸濃度極限范圍大,點火能量小,爆炸威力大,爆炸后又大面積燃燒;可燃液體燃燒時常會發生爆炸,形成流淌火和大面積火災;像密度小于水且不溶于水的含水可燃液體,燃燒時還會發生沸溢、噴濺。
3、危險化學品燃燒產生氣體的毒性
可燃危險化學品主要由碳、氫、氧、氮等元素組成,因此燃燒的產物也主要是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甲醛(HCHO)、氮的氧化物(NOx)、氰化氫(HCN)等。這些氣體具有較強的毒性,像一氧化碳,只要空氣中的濃度達到11500mg/m3,5分鐘即可致人死亡,而氮的氧化物、氰化氫、甲醛的毒性更大。
(二)防止參戰官兵傷亡的措施
1、強化快攻意識
各級公安消防部隊處置危險化學品災害事故時一定要強化時間就是勝利的意識。危險化學品事故具有突發性強、蔓延速度快的特點,而事故的初期是控制和處置的最佳時機,指揮員一定要善于充分把握戰機,爭取迅速出警,迅速展開戰斗,把事故控制和殲滅在初期階段。這對保證指戰員的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2、強化程序意識
危險化學品事故的處置具有較強的專業性、技術性,處置時一定要嚴格遵循組織指揮程序,遵循處置程序,按程序處置。處置時,指揮員一定要明確先干什么,后干什么,絕不能本末倒置。
3、強化偵檢意識
處置危險化學品事故時,要強化偵查檢測意識。通過偵查檢測,明確處置的對象是什么,有多少,如何控制危險源,如何預防物質本身的危害性和潛在的危險性;禁止使用哪些滅火劑。知己知彼是保證人員安全的基礎。
4、強化陣地意識
危險化學品的腐蝕性、毒性,可燃氣體的燃燒爆炸,液體燃燒時的爆炸、沸溢、噴濺等,這些因素是造成指戰員傷亡的主要因素。因此指揮員選擇進攻陣地時應意識到以上因素的危害性,一定要把所有指戰員的安全時時系于心間,根據周圍的地形、地勢、建筑分布、水源、風向等具體情況,把力量部署在有利于處置的安全地帶,同時確定退守的路線,為必要時撤退作充分準備。一般處置危險化學品事故時,陣地要求選在上風(或側風)方向,且不選擇低洼和難以撤退的地方。
5、強化防護意識
個人防護能起到防毒、防腐蝕、隔熱等效果,是保證參戰官兵安全的根本。特別是處置危險化學品事故時,更要注意加強個人防護。目前有的同志對防護重視不夠,甚至一線戰斗的水槍手都不佩帶空氣呼吸器,可見一斑。忽略了一些化學物質的傷害具有一定的潛伏性和沉積性。因此,處置危險化學品事故時,參戰官兵必須強化防護意識,淡化個人英雄主義,在個人安全得到保障的條件下再進行處置。
6、強化戰略意識
處置危險化學品事故時,指揮員不能蠻干,不能強化個人英雄主義和人海戰術,主張科學指揮,必要時應積極地做戰略上的撤退。可燃危險化學品燃燒發生、沸溢、噴濺前,往往會伴隨著一些征兆,比如發出白光,有嘶嘶聲等。這些現象發生時,指揮員一定要下令撤退,以保證官兵和器材裝備的安全,為二次進攻和戰斗的最終勝利打下基礎。
危險化學品事故處置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各級指揮員在處置時一定要高度重視,從根本上防止參戰官兵的傷亡。
參考文獻:1、《中國消防手冊》第七卷
2、《常見化學災害事故處置規程》
3、《災害搶險救援技術》
4、《化學危險品消防安全管理規定》
5、《滅火救援防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