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論文摘要:瑞典王國位于北歐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東南部,面積約45萬平方千米,是北歐最大的國家。海岸線長7624千米,從1397年起是受丹麥控制的卡爾馬聯盟成員,1523年重獲獨立,在兩次世界大戰中都宣布中立。文章發表在《祖國》上,是國家級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論文關鍵詞:地方治理,瑞典經驗,治理模式
瑞典作為當今世界典型的福利國家,同時也是世界上最穩定富裕、最民主化和法治化的國家之一。瑞典地方治理體系以其扁平化的結構,高度民主,高度自治,高度廉潔以及“從搖籃到墳墓”的公共福利體系等特點聞名于世。作為樣本,對其地方治理方面的經驗研究和探討,會給我們不少有益的思考與啟發,有助于我國找到更適合當前國情的地方治理改革與發展道路。
一、地方治理相關的基本理論與地方治理模式
(一)基本理論
“治理”(governance)一詞源于拉丁文和古希臘語,原意是控制、引導和操縱,長期以來它一直主要用于與國家的公共事務相關的管理活動和政治活動中。1989年,世界銀行提出治理理念,以后治理理論內涵得到了豐富發展。我國著名學者俞可平最早系統研究了治理與善治理論,為中國地方治理實現善治提出了諸如合法性、回應性等分析框架。作為治理理論中的一個中重要分支,地方治理由英國著名學者威廉·L·米勒、馬爾科姆·迪克森和格雷·斯托克定義為“是關于地方服務的委托、組織和控制,這些地方服務包括地方區域內衛生、教育、治安、基礎建設和經濟發展等。”
(二)地方治理模式
地方治理模式是地方政府在內部和外部治理中所遵循的一般理念和成型的工作路徑的總稱。地方治理模式是地方治理經驗的高度概括,研究地方治理模式有助于更能認清地方治理的經驗。在現代地方治理多元化的背景下,學界主要按照地方治理的政權組織形式來對其模式進行分類。其基本類型主要包括:
1.多元化的治理模式。主要指不同層級的地方政府或者同一層級不同地區的地方政府采取不同的組織形式,可根據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和方法,特點是治理主體的分權化、分散化、多中心化。美國是多元化地方治理的典型。
2.一元化或者一元化主導的治理模式。主要指全國不分地域和地方政府的層級采取同一類型或者一種類型主導的方式組織政權,地方治理由中央統一領導或主導。該模式又可分為至上而下、至下而上的組織形式兩種,前蘇聯是典型的至上而下模式,而日本是典型的至下而上模式。此外,目前我國也尚屬于至上而下的一元化主導治理模式,這種模式好處在于有利于貫徹中央政策方針和路線,缺點在于缺乏靈活性和適應性,容易導致體制僵化、效率低下等結果。
二、瑞典地方治理概況
瑞典王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國家政權掌握在國家議會和政府手中。國家行政管理機構分為三個層次:中央政府、郡政府(俗稱“醫療區政府”)和市鎮政府。全國現有20個郡,21個醫療區,290個市鎮。市鎮是地方自治的基本單位,它的權力機構是市鎮議會,所有的決策均由議會所作。
容易發表的期刊推薦:《祖國》雜志(建設版)是中華愛國工程聯合會主管、主辦,國家新聞出版總署批準的國家級綜合類期刊。國內統一刊號:CN11-5569/C,國際標準刊號:ISSN1673-8500。雜志為評職、評優、考核、晉級等提供重要依據。歡迎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