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論文摘要:馬克思1818年公歷5月5日生于德意志聯邦普魯士王國萊茵省(現屬于德國萊茵蘭-普法爾茨州)特里爾城一個律師家庭。文章發表在《云南社會科學》上,是政法論文發表范文,供同行參考。
論文關鍵詞: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群體本位,個體本位,人類本位
1814年2月14日,燕妮·馬克思誕生于特利爾一個名門望族。燕妮·馬克思 (1814年2月12日——1881年12月2日 原名約翰娜·“珍妮”·貝爾塔·朱麗葉·馮·威斯特華倫(Johanna "Jenny" Bertha Julie von Westphalen)是一位德國社會學家。燕妮·馮·威斯特倫的家離馬克思的家只有幾分鐘的路程。
馬克思的“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理論,是構建未來共產主義社會的基本原則和最高價值追求。實現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是未來社會的終極目標,同時又是一個歷史的、現實的過程。本文在重點闡述“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的理論內涵的基礎上,提出了現階段促進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具體措施,希望對社會實踐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一、“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理論的基本思想
“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是人的個性發展的最高形態,是人從自然、社會和人自身中獲得解放而對自己本質的全面占有、豐富和完善。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第一次明確宣布,“代替那存在著階級和階級對立的資產階級舊社會的,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里,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每個人”是這一思想的基本著眼點和出發點,也是這一思想的一大亮點。首先,馬克思、恩格斯研究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問題是以每一個個體為著眼點的,而不是一群人或人類社會整體。從馬恩的經典論述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馬克思、恩格斯在談到“全面發展”、“自由發展”或“自由而全面的發展”時,都在前面冠以“個人”一詞。
其次,“每個人”又體現了這一思想的偉大光輝點。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人的發展程度已經超出了人類歷史上任何一個階段所能到達的發展水平——“每個人的自由而全面發展”,而不是某個人、某些人或某個群體的自由全面發展。人類歷史是“個人本身力量發展的歷史”;“人們的社會歷史始終只是他們的個體發展的歷史,而不管他們是否意識到這一點。他們的物質關系形成他們的一切關系的基礎”。因此,隨著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必將為“每個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提供豐富的物質基礎及社會關系基礎。
二、“人的全面發展”的概念不能替代“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概念
當下,對馬克思關于“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的理論有多種不同的表述,其中一種普遍流行的提法是:“人的全面發展”。我認為這種表述不利于正確理解馬克思的這一思想,因為在馬克思的提法中,“每個人”和“自由”并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加語,而是有著豐富的內涵和科學規定的。這里涉及到對于現實存在的人的不同歷史形態的理解問題。
(一)現實的人存在的歷史形態
“現實的人”是馬克思恩格斯創立唯物史觀的基本前提,也是馬克思恩格斯考察人類歷史發展的根本出發點,而不是籠統地、抽象地講“人”的發展。現實的人是活生生的存在于歷史中的人,是隨著歷史發展而逐步生成的人。這種人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具有不同的存在形態。
大體說來,在人類歷史的早期階段,是人的原始豐富性發展階段,我們把這個歷史階段稱為社會群體本位時期;近代以來是人的片面發展階段,這時人的發展處于個體本位時期;未來的發展必將是人類本位時期,那時才會生成“現實的人”,因為現實的人必須是人類全體、社會群體和人的個體的統一,在社會群體本位和個體本位時期,人的發展都是不全面的,都是人的片面存在形態。
(二)“人的全面發展”與“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的本質區別。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人的個體發展與類的發展不是直接統一的,而這種不統一的狀況直接由社會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在生產力低下的原始社會、封建社會,甚至已經取得相當程度發展的資本主義社會,類的發展是要以犧牲個體的發展為代價的,個體為了獲得繼續發展的機會只能在類的庇護下以片面的、低水平的、漸進的形式維持著自身的存在與發展。個體就是這樣在類的羽翼保護下逐漸獲得發展的空間而一步步達到個體與類的發展的統一的。
馬克思對哲學的最大貢獻是將實踐概念引入哲學,使哲學同現代無產階級(工人階級)的解放聯系起來了,將這個哲學徹底運用于社會歷史領域導致了唯物史觀的產生,在唯物史觀的指導下,馬克思分析和研究了資本主義社會的經濟基礎從而發現了剩余價值,指出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階級斗爭必然導致無產階級專政,而這個專政又是從資本主義到共產主義的過渡、演變而來。
政法職稱論文投稿須知:《云南社會科學》是云南省社會科學院主辦的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社會科學綜合性學術理論期刊,于1981年5月創刊。其較強的學術性、理論性以及可讀性一貫為學界所目,倡導嚴謹的學風和樸實的文風,選用具有真知灼見、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論證周密、講究章辭、符合語法的學術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