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長期以來,人們普遍對檔案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認為檔案工作可有可無。在高校中,一些同學甚至老師對檔案的概念模糊,簡單地認為只是學生或教師的個人檔案,檔案意識薄弱。隨著檔案事業的發展,高校檔案管理有了進一步提高,但對檔案信息化的認識不準確,有的單純地認為只要購置和使用現代化的計算機設備,就代表實現檔案信息化,這些都是影響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根源。
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現代信息化的軟硬件設施、專業的管理人員等各方面人力、物力的大力支持,由于高校對檔案工作不夠重視,對檔案工作舍不得投入,檔案基礎設施投入不足,使用現代化管理需要的技術設備配置不到位,大部分高校只是配備了計算機、打印機等硬件設施,只能做一般的文字處理工作,完全不能適應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需要。
高校在檔案人員配備方面,普遍都存在問題,一方面人員配備不足,專業技術人員偏少,其次,高校檔案管理人員整體水平參差不齊,特別是在知識結構、人才結構和能力結構方面存在嚴重問題,比如有的高校檔案管理人員知識嚴重老化,特別是缺乏計算機知識和技能;有的高校檔案管理人員大部分年齡較大,學歷層次低,還有好多高校為了吸納人才,將檔案室作為解決家屬就業問題的崗位,導致檔案室成了“家屬收容所”或“老弱病殘收容所”,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檔案工作的開展,阻礙了檔案信息化建設進程。
雖然現在高校檔案室普遍配備了計算機,但大多數高校僅限于用其進行檔案目錄的管理,而缺乏對檔案信息進行網絡化建設,無法做到信息資源共享,這樣必然影響檔案信息資源有效的開發和利用。
首先是領導要轉變思想,其次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和增強學校全體員工對檔案重要性的認識,提高建立檔案信息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強化信息觀念,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與工作效率高低有著密切關系,作為檔案工作人員,必須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專業素質,建立一支高素質的檔案管理人才隊伍是檔案信息化建設的重要環節,為適應信息化的需要,檔案管理部門要培養既懂信息技術又精通檔案業務的復合型人才,可以采取多種方式加強對在職檔案人員進行網絡知識、計算機技術的教育和培訓,優化他們的知識結構,提高業務水平。
檔案信息化的目的就是為了利用,“死檔案”只有通過開發才能成為“活信息”,檔案人員要有強烈的參與意識和效益意識,發揚“擠”和“鉆”的精神,及時根據學校中心需要開發檔案信息資源,主動為學校提供有用的檔案信息服務,充分運用信息工具,逐步實現檔案工作的開放性發展,提高檔案信息化建設進程。
經費投入是做好檔案工作特別是實施高效檔案信息化建設的保障,高校領導應高度重視檔案信息化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保證高校檔案機構能夠有效的購買和配置檔案信息化所需要的硬件和軟件設施,為實現檔案信息化建設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