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我國發改委曾發布了一項通知,即《關于放開建設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整項目服務價格的通知》,決定放開目前實行的政府主導管理的五項建設項目,并在2015年3月1日開始實行。國家發改委推行的項目服務價格最終被確立。這次調整之后,我國的項目服務價格將被市場競爭影響,市場價格的放開,是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作用的重要體現,是行業發展的最新也是最迫切的形式。
關鍵詞:監理行業;新常態;監理企業;轉型升級
1 前言
盡管我國的建設監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程度的進步,但是我國工程監理行業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妥善地處理,對我國建設工程監理的可持續發展會造成嚴重的影響。為此,優化建設工程監理模式成為當下亟需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
2 目前我國監理企業面臨的主要形勢
監理在認真履行“三控、兩管、一協調”職責,確保建筑工程質量和安全,充分發揮社會監督職能等方面盡職盡責,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得到了全社會特別是業主的認可。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以后,國家在政治體制改革上以反腐倡廉為突破口,不斷地深化;在行政管理體制上不斷地簡政放權,政府工作的重心逐漸轉移到監督指導、社會自律管理體制上。發改委宣布從2015年3月1日取消監理及招投標取費標準,首當其沖的將監理推到了建筑行業改革的風口浪尖上。我國的建筑行業經過20多年的高度發展已趨于穩定,依靠大規模投資拉動經濟發展模式很難再現,快速發展的紅利逐步消失[1]。一些監理企業不規范經營,搞惡性競爭的局面將難以維持。可以預料的是監理企業之間的競爭更趨于白熱化。一些實力較弱,單純靠政府政策傾斜的監理企業將在競爭中被淘汰。監理企業下一步如何發展,如何應對新形勢、新環境、新變化,已經擺在臺面上,需要每個監理企業認真加以思考。全面放開監理取費標準,推進工程咨詢業的市場化,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實行優勝劣汰,監理企業要主動接受市場的洗禮和檢驗。這就是我國監理企業當前所面臨的形勢和困境。
3 監理行業面臨的新常態
3.1 專業類別、企業從業資質新常態
建設工程的專業類別固化,企業從業資質分類過多、注冊執業人員資格分割過細的狀態不會因縮減而改變。原建設部2007年6月26日以第158號部令發布的《工程監理企業資質標準》中明確建設工程領域包括房屋建筑工程、冶煉工程、礦山工程、化工石油工程、水利水電工程、電力工程、農林工程、鐵路工程、公路工程、港口與航道工程、航天航空工程、通信工程、市政公用工程、機電安裝工程等14個專業工程、68個專業類別。2014年9月5日住建部發布《工程監理企業資質標準》[2]征求意見稿,擬將14個工程類別縮減為9個,擬取消機電工程、農林工程、通信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監理資質,擬將礦山工程和冶煉工程合并為礦山冶煉工程。國務院積極簡政放權,先后取消了200多項職業資格,涉及咨詢工程師、公路試驗檢測工程師、水利監理工程師等。隨后,相應監理行業協會又發文稱并不是取消,而是由準入類改為水平評價類,也就是說相近專業的和不相近專業的12個“資格師(注冊建筑師、土木工程師、電氣工程師、結構工程師、咨詢工程師、造價工程師、監理工程師、投資建設項目管理師、設備監理師、招標師、環境影響評價工程師、一級建造師)”還將長期分割。
3.2 經濟形勢面臨新常態
在2014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同志說:“認識新常態,適應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這意味著我國經濟已經進入到一個與前30年高速增長期不同的新時期。監理企業作為投資依賴型企業,隨著經濟減速,依靠大規模投資拉動經濟發展的模式不再延續,快速發展的紅利逐步消失,市場環境變化對監理企業業務量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勢必加快了監理企業之間的競爭。
4 基于監理行業新常態下的監理企業轉型建議
4.1 以人才培養促進企業轉型
(1)高度重視監理人力資源的開發與管理工作。優化人才結構,加強人才創新能力的培養,改革和完善監理人才的選用機制。要在用人制度上創新,在用人結構上調整;要注重人才的全面發展。(2)完善企業人才培養機制,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大力加強人才能力建設,著力提升整體素質,強化繼續教育;要采取走出去戰略,加強與國內外工程咨詢企業的交流與合作,學習借鑒國內外各類先進管理理念、方法和技術,不斷提高工程監理人員的業務素質和執業能力;培養知識型、技能型、管理型的復合型員工,形成本企業的核心骨干隊伍。(3)建立監理企業人才激勵機制。人才是監理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要探索崗位薪酬制度,建立以人才資本價值實現導向的分配激勵機制;要完善人才獎勵機制,調動人才的積極性,堅持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充分發揮其雙重獎勵作用。
4.2 以信息技術促進企業轉型
在“互聯網+”的科技浪潮下,近年來,信息技術對傳統行業改造的勢頭很盛。重視信息技術研發和應用歷來是江南管理的優良傳統。早在1998年,江南管理就實行內部辦公系統的電子化辦公。2010年后,江南管理對內部辦公系統進行改版升級,且之后不斷豐富功能板塊。知識地圖、在線技術咨詢、技術論壇、安卓及蘋果系統APP軟件開發等相繼實現自主化研發。借助信息和網絡技術,進一步深化技術資源的整合工作,豐富企業知識管理手段,加強對各類建筑行業前沿技術的探索和儲備,極大地提升了企業后臺技術支持的能力。根據BIM技術在工程建設管理的應用趨勢,江南管理于2013年組建BIM技術開發小組,組織開展BIM培訓和研發[3]。截至目前,BIM技術研發初步從學習掌握走向實際應用。通過多個項目實踐,公司BIM技術組已經能夠對各類BIM模型進行技術審核,并提出意見建議;初步形成模型繪制和設計能力,多名小組成員取得建模師資格;立項浙江省建設科研項目《BIM技術在施工監理階段應用研究》;逐步建立建筑、結構、機電等BIM族庫,完善BIM標準化操作流程。
4.3 監理企業向綜合型企業發展
目前,在全國范圍內,監理企業人數超過1000人的企業不多,大部分企業人數在200~400人左右。小的監理企業就和其他小企業一樣存在著一些弊端,具體表現為:一是企業管理混亂,企業內部缺少必要的管理人員,企業對項目的管理不到位;二是企業缺乏長期目標和戰略,只注重眼前利益,沒有長遠的技術、人才、管理等發展戰略;三是難以留住高素質人員,企業對項目的技術支撐不足、為業主的服務不到位,難以滿足日益復雜的項目建設需求等等。總體來說,現有狀況不利于監理行業的健康發展,監理對項目的管理缺位,也不利于建筑業的健康發展。
5 結語
企業要提高自律能力,加強對企業自身和社會的責任感,明確企業的戰略目標。要堅持優化企業內部結構,開源節流,不斷的進行創新,對企業的項目負責,不僅要做好,還要做大做強做精,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挑戰,投身于現代市場的競爭中。同時擴大服務范圍,不斷向他人學習,增強企業內部的軟實力,同時也要懂得把握機會,大力發展優勢行業,要把握好每次轉型升級的機遇,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實現企業的整體發展,同時企業還要不斷完善自己,讓客戶放心,達到服務社會的總目標。
參考文獻:
[1] 郭海亮.淺議監理服務企業如何在“新常態”下轉型升級[J].建設監理,2018(4):1~2+26.
[2] 紀添成.規范服務轉型發展提升監理工程管理績效[J].建設監理,2018(6):12~14+17.
推薦閱讀:《設備監理》雜志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署批準,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主管,中國質檢出版社、中國設備監理協會主辦,國內外公開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