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云南是玉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長期占據寶玉石零售市場的“霸主”地位。云南寶玉石產業具有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地緣區位優勢、寶玉石資源蘊藏豐富和發達的現貨消費交易市場等優勢,但云南寶玉石生產與交易現狀與世界級別的寶玉石生產與交易市場差距較大。本文認真研究分析了云南寶玉石生產與交易的現狀,發現了當前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科學的解決對策,旨在為政府、企業、市場管理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和現實指導作用。
關鍵詞:云南;寶玉石;市場;問題;對策
一、云南寶玉石生產與交易的現狀
云南寶玉石產業已形成一個以昆明為中心,西南延伸到普洱、西雙版納,西北延伸到大理、麗江、香格里拉等風景旅游區終端零售市場,面向東南亞和南亞的瑞麗、盈江、騰沖、麻栗坡等口岸和加工、銷售基地,一舉成為繼煙草、旅游、電力等支柱產業的又一新興優勢特色產業,在維護邊疆穩定、民族團結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
云南是玉石文化的發祥地之一,長期占據寶玉石零售市場的“霸主”地位。“玉出云南”的美名蜚聲中外。繼2008年全省珠寶玉石銷售總額超過150億后,2009年銷售總額超過184億元人民幣。2010年全省珠寶玉石銷售總額超過250億元。2011年全省珠寶玉石銷售總額達303億元。2012年全省珠寶玉石銷售總額達317億元。其中,翡翠占我省珠寶玉石銷售數量的近90%(占全國翡翠銷售量的大約40%),云南寶玉石企業、經營戶已超過14500戶,從業人員逾60萬人,集生產、加工、銷售于一體,是我省珠寶產業發展的支柱,其中銷售成為重中之重。云南寶玉石產業具有以下優勢。
(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
云南自古就和石頭結下了不解之緣??脊虐l現,距今170萬年以前的元謀人時代,云南就出現了用石英石等打制磨就的精美石器;600多年前,云南人率先發掘了翡翠玉石的文化價值和極高的商業價值,以騰沖為中心的翡翠大規模開采、加工和銷售蓬勃發展,使翡翠名揚海內外;明清時期,緬甸翡翠,印度寶石等原料和成品大量由云南加工、銷售,形成了“北上京城,東去蘇杭,南下粵港”的寶玉石銷售格局??梢哉f,云南在世界寶玉石的開發利用、發揚光大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特別是對翡翠的開發及走向世界發揮了基礎性作用,世人把翡翠稱作“云南玉”,“玉出云南”由此得名。
(二)地緣區位優勢明顯
云南地處我國西南邊陲,與世界高品質寶玉石產地緬甸接壤,處于東南亞、南亞寶玉石成礦帶的中心,與其他省份相比,發展寶玉石產業,在文化底蘊、地緣區位、資源潛力、消費市場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緬甸是世界優質翡翠的唯一產出國,也是世界最優質紅寶石的產地。泰國、越南、柬埔寨、印度、阿富汗、斯里蘭卡等國家是紅、藍寶石等寶玉石的重要產地。云南作為中國聯接東南亞、南亞的重要樞紐和橋梁,一直是寶玉石的重要集散地和東南亞各國原料的傳統貿易市場,處于中國與東南亞、南亞地區寶玉石產業發展的核心地位。特別是2010年以來,緬甸翡翠原料公盤從仰光遷到離云南更近的新首都——內比都,大批翡翠原料進入中國。2011年3月至2013年底,內比都公盤成交的翡翠原石有近60%進入云南。云南作為翡翠毛料集散、加工銷售的傳統優勢得到進一步加強。
(三)寶玉石資源蘊藏豐富
云南地處世界南北向和北西向兩大寶玉石成礦構造帶的北延交匯部位,特殊的地質構造形成了豐富的寶玉石資源,是國內少有的寶玉石資源富集省份,素有“中國寶玉石博物館”之稱。目前,全省已勘查發現哀牢山、高黎貢山、瀾滄江、滇東南、滇西南、滇中等6個寶玉石資源富集帶、201個礦床(點)、寶玉石45種。麻栗坡所產的祖母綠被稱為“中國祖母綠”;元江的紅寶石,麻栗坡、元陽的海藍寶石已蜚聲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高黎貢山盛產的雙色碧璽,堪與巴西碧璽相媲美。云南是我國名副其實的“寶玉石王國”。隨著地質勘查工作的不斷深入,更多的寶玉石資源將得到開發、利用。
(四)具有發達的現貨消費交易市場
1、旅游市場
云南旅游資源豐富,屬我國旅游大省之一。2010年,云南共接待國內外游客1.42億人次,旅游總收入1007億元,海內外游客數量年均增速達15%以上,居全國第一。云南旅游業的快速增長,極大地帶動了寶玉石產業的發展。加之,云南寶玉石產品質量監管措施得力、管理規范,上柜產品質檢率、合格率全國領先,云南寶玉石市場在全國具有良好的信譽,大量中外游客紛紛到云南選購寶玉石,“玉石之旅”盛行中外,形成了“美玉出云南、真玉在云南,買玉到云南”的市場氛圍。旅游翡翠珠寶購物總體保持穩定增長,但開始向注重景區一體化經營的少數企業集中;一些將注重“貨真價實”和品牌塑造的企業快速成長;秉承傳統經營理念的中小珠寶企業數量迅猛增加,分化了成交數量,使得企業感覺到生意“掉了一半”。
2、大中型購物商場
大中型寶玉石購物商場遍布整個云南以中心城市為主,包括次級地級市的中心城市及區市縣經濟文化中心。這樣的商場以誠信經營、品種多樣、品牌建設、質量承諾、優質服務為主營思想,主要針對廣大的當地各式各樣的消費者滿足其對寶玉石不同檔次、不同品種的需求,其經營成交數量因消費群體穩定而穩定發展,逐年提升。
3、批發零售市場
批發零售市場沒有固定的模式,多以區域性質小企業集中經營、分散經營為主,其寶玉石交易面對的消費群體多樣化、多元化,消費模式集中了旅游企業、購物商場的優秀品質。今幾年來,高端會所、私人訂制隨之出現,同時,隨著電子商務信息化的迅猛增長,通過網絡商城、微博、微信銷售的寶玉石快速增長,消費潛力巨大,個體單量看似不足,但總體總量不可估量。
4、寶玉石品種市場多樣化
以云南歷史文化背景來說,“玉出云南,買玉到云南”主要是以翡翠為主的玉石自有史料記載至今,一直占據主導地位不動搖。隨著翡翠原料資源渠道的緊縮,特別是2013年6月15日至27日的緬甸翡翠公盤后,緬甸政府對原料出口采取了限制措施,造成了國內翡翠市場上出現了較大的波動,僅高檔翡翠價格上漲,成交量稀少,大部分中低檔翡翠,也就是多年來翡翠行業銷售的“中流砥柱”部分出現“面粉價格比面包貴”的現象,價格雖說也上漲了50%左右,但成交易量卻大幅度下滑,整個寶玉石消費市場出現了大家認為的“熊市”。但筆者認為,事實并不是這樣,從云南寶玉石市場上品種多元化的經營角度上分析,整個市場雖然受國內經濟增長緩慢一定程度的影響外,整個寶玉石行業的市場發生了消費結構的變化,市場仍然存在,消費依然強勁。
推薦閱讀:《中外文化交流》(月刊)創刊于1992年,系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主管,中國對外文化交流協會主辦的全國惟一以世界文化藝術交流和傳播為主要內容的大型國際性文化刊物,擁有中文和英文兩個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