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商業往來給世界造成重大影響,國家和國家之間關系逐漸緊密,全球思維模式之下要求管理人員思維全球化,同時企業要通過文化資源融合有效消除文化差異,實現文化的融合。文化融合對于企業屬于重大的考驗,只有企業樹立跨文化意識,同時建立多元化、包容性企業文化,才能夠促使跨文化管理順利開展。經濟全球化時代,對大多數跨國企業而言,都需要面臨跨文化管理問題,只有明確跨文化管理理論才能夠促使跨國企業提升自身經濟效益及市場競爭力,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激烈市場競爭當中立于不敗之地。文章主要是關于國際商務環境下西方跨文化管理理論的研究,以供專業人士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 國際商務環境 西方跨文化 管理理論
研究跨文化管理的過程當中,應明確研究重點,通過文化變量針對人員績效和行為影響進行有效解釋,研究西方跨文化管理過程當中,往往是通過某一個國家文化背景開展研究工作,但這就導致跨文化管理研究過程當中容易產生民族中心主義問題,雖然理論界對單一民族中心主義的研究很有必要,在如今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和國際化背景下,國家之間應實現更廣泛的合作,僅僅研究單一民族中心主義文化遠遠不夠,同時不利于民族之間文化的溝通和交流。所以,要進一步完善跨文化管理研究,應當擺脫傳統文化研究方式,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形成科學合理跨文化管理研究模式。
一、國際商務活動中文化沖突
國際商務活動當中會存在文化沖突,其中主要沖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母國文化和東道國文化之間會產生較大沖突,首先,文化傳統方面差異性,由于文化傳統不同,所以會導致民族思維模式、民族性格存在較大的不同,這樣常常會導致跨文化溝通和交流相對而言較為困難[1]。其次,不同民族或者不同國家之間在政治體系方面存在著不同價值觀,甚至某些企業經營活動會對民族價值觀等造成較大的沖擊,這些都會影響到文化融合。最后,民族文化會對民俗行為造成較大影響,民族文化不同會導致行為方式不同,由于民族行為方式不同會導致跨文化之間產生較大的沖突[2]。
跨國企業內部主文化以及亞文化沖突。跨國企業中會有健康主文化,同時會有健康亞文化,雖然主文化和亞文化二者都是健康的文化,但是,由于主文化和亞文化背景不同,意識形態或者表現方式不同,所以主文化和亞文化之間會產生較大沖突,雖然兩種文化都具有積極向上特點,但現實中還是會產生摩擦和沖突,所以這就要求兩種文化之間可以相互轉換及相互吸收。其次,在跨國企業當中會存在健康主文化及消極亞文化之間的沖突,例如,某些跨國公司主文化可能扼殺一些消極的亞文化,從而促使企業保持健康發展,還可能是消極亞文化侵蝕健康主文化,這樣會導致跨國公司文化整體敗落,還可能會造成正常商務活動難以實現可持續的發展。除此之外,如果跨國公司健康主文化占據弱勢,同時沒有進行修正,健康文化可能會被消極主文化所扼殺,這樣直接影響到跨國公司健康穩定可持續發展[3]。
本地員工與跨國企業沖突。對目前跨國公司而言,本地員工會和跨國企業產生沖突,這就需要針對企業和員工關系進行分析,由于東方和西方文化存在差異,所以員工對待工作的態度就有很大的差異性。例如,中國文化一般比較注重情義,注重人際關系,同時還注重心理認同,契約是作為一種缺乏信任的補充,但西方國家與中國文化不同,西方國家比較注重契約精神。西方國家契約觀念深入人心,同時滲透到企業管理諸多環節中,西方國家任何員工行為都要以契約為準繩,契約包括法律制度、規則等內容。西方國家老板通常不會要求員工放棄周末為自己干活,主要是由于周末屬于員工個人時間,老板遵守契約,但在中國不同,即使員工周末不愿意給老板干活,但只能勉強去幫老板干活,老板不能得罪,這就是中西方文化差異性,很可能會導致中西方商務活動中存在較大溝通障礙,甚至還可能會引發較為嚴重的沖突[4]。
二、國際商務活動中的跨文化管理策略
(一)尊重文化差異以及識別文化差異
國際商務活動開展過程中,應當充分了解文化差異,文化差異是現實以及客觀存在的,在面對文化差異過程中應當克服個人狹隘主義,對其他國家文化、經濟、政治、語言、法律等方面應當充分了解。首先,對于目前的工作人員而言,如果在商務交流過程中還采取自身固有行為準則、模式或者價值觀開展工作,會導致文化沖突進一步激化,甚至還會造成新的矛盾,對于國際商務開展造成嚴重不利影響,所以需要轉變思想觀念,商務活動開展過程中,要充分了解東道國文化要素,這些文化要素主要包括東道國價值取向、審美觀念、教育、法律法規、宗教及語言等,只有充分了解這些要素才有助于商務活動正常開展[5]。其次,還應當針對不同文化之間差異性進行充分研究和深入探討,對于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人員要充分認識,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溝通和交流。最后,為了有效地促進跨文化商務之間良好交際,需要相關人士明確文化之間差異性,同時要尊重他國的文化,不要以自身文化評判或者詆毀其他國家文化,只有充分尊重對方才能構建良好的溝通基礎。另外,還要深入了解其他民族行為方式、社會風俗、價值取向諸多方面,只有這樣才能使其他民族感受到被充分尊重,從而促使商務活動順利開展[6]。
(二)員工跨文化溝通能力
加強跨文化管理工作很有必要,跨文化目的是要促使不同文化相互融合,還可以促使員工行為方式、思想觀念發生較大轉變,跨國公司開展跨文化管理工作就是要促使員工價值和觀念得到有效整合,如果平時沒有開展思想溝通活動或者開展文化交流活動,由于中西文化差異,導致的文化沖突難以從根本上消除,所以對目前各大企業而言,應建立某種非正式或者正式渠道,建立相互信任、理解協調機制。目前,大多數企業在開展國際商務活動的過程中比較注重員工培訓工作,但往往忽視跨文化培訓工作,跨文化培訓是有效促使員工了解文化差異以及避免文化沖突的重要方式,所以跨文化管理過程中更加需要注重對人員的管理,促使文化管理可以發揮良好效用。
(三)推行本土化策略
開展商務活動過程中應當注重推行本土化策略,要考慮好本土市場及本土法律、政治等方面屬性,同時還應當充分考慮到供應商、合作伙伴、客戶及員工都屬于本土的基本事實,尤其是企業在其他地區或者其他國家進行投資過程中,最好招聘若干本土員工,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第一,本土員工熟悉本土生活風俗、政策法規、社會文化等等,這樣可以方便拓展本土市場。第二,雇用本土優秀的員工就可以根據本土市場快速作出反應,對于企業經濟效益、市場競爭力提升都具有重要價值和意義。第三,招聘本土員工可以有效緩解當地一些群眾對外來資本的仇視情緒。
三、結語
跨文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一方面可以有效消除文化沖突,另一方面是現實合理選擇。文化沖突及文化管理二者相互依存,跨文化管理在某種程度上是以跨國企業作為載體,因此,跨國文化管理過程中要盡量促使文化之間相互融合適應,要推行本土化策略,加強員工跨文化溝通交流,尊重及有效識別文化的差異性,這樣跨國文化可以實現進一步融合,促使企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倩妮.論高職英語專業學生的跨文化意識培養——以商務英語寫作為例[J].海外英語,2017(24):182- 183.
[2]尹子斐,張碧芳.從跨文化意識角度分析國際商務活動中寒暄語的文化差異及其口譯策略[J].安徽文學,2018(2):72- 73,76.
[3]馬玉梅,姚曉盈.國際商務環境下的西方跨文化管理理論評析[J].海外英語,2012(8):1- 2,4.
[4]張蓓.淺談文化價值理念在國際商務管理中的作用[J].金融經濟,2016(8):127- 128.
[5]趙群.國際商務管理中文化價值觀的作用[J].現代經濟信息, 2017(1):420- 421.
[6]魏薇,孫慧玲.中西國際商務談判中的文化沖突與文化融合研究[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6):100- 109.
推薦閱讀:電子商務文章投什么國內期刊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