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近年來,我們中國的文化創意產品發展趨勢愈發強勢,各種文化產品也不斷呈現出多元化,其中陶瓷產品就是一種。陶瓷是我國在人類文明史上的輝煌成就之一,它通過海上絲綢之路進行交流與傳播。而海上絲綢之路是東西方之間進行海洋融合、交流與傳播之路。在全新的海洋文化時代,以海洋文化為主題的海洋視覺元素在陶瓷產品設計中也不斷興起。
關鍵詞:海上絲綢之路;海洋文化;陶瓷產品
一、海上絲綢之路與海洋文化
海上絲綢之路是東西方各國之間通過海洋的融合和交流之路。21世紀是海洋文化的世紀,各國紛紛提出海洋發展戰略,中國自十八大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重大戰略部署后,海洋發展也進入了新階段,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印尼國會演講中提出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構想,2014年李克強總理也提出:“我們愿同世界各國一道,通過發展海洋事業帶動經濟發展,努力創建出一個和平、和諧的海洋。”也就是說,在經濟上,要發展海洋經濟,合理利用海洋資源。在文化上,推動文化發展,使文化和諧共處,中國海上絲綢之路沿縣、市和省和各個行業,抓住機遇,積極行動發展海洋經濟,共同走向光輝的愿景。
二、陶瓷藝術
水是萬物之源,土是萬物之根,火乃人間希望,當這三者碰撞在一起,歷經數十道工序承載著人類智慧與汗水的歷練,終究煉成了千年不變的藝術珍品——陶瓷。在英語說法中,“瓷器”與“中國”為相同的拼寫方式,昭示這我國陶瓷文化發展的悠久歷史,陶瓷在人們的印象里,應該是質樸中帶著細膩,隨意但是很有觸感,擁有者別樣的美,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實體物品,更是具有生命力的活物。
陶瓷發展歷史悠久,在唐代,瓷器就作為了唐朝文化的代表。并伴隨著陶瓷市場的需求不斷擴大,唐中期燒制陶瓷的新窯就不斷地涌現出來,使得晚唐、五代和宋朝形成了中國瓷器外銷的高潮,從而形成了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
陶瓷也是我們國家物質與精神的結合,陶瓷業既是創造也,也是一種文化產業。而現代陶瓷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精神追求,二是手工藝技巧方面,而手工藝技巧是現代陶瓷工藝最直接的表達方式。
三、海洋元素提取
(一)海洋動物
海洋文化可以設計到多個方面,在海洋元素提煉和運用上進行新的嘗試,以精煉海洋特色,發展海洋文化為特點進行設計,而提到海洋,必然想到的就是海洋生物,其中的海洋動物也可以設計到陶瓷中去,比如海豚、鯨魚、海星這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動物。
海豚有著看起來友善的形態和愛嬉笑的性格,在人類文化中一直比較受歡迎。鯨魚有兩種類型,除了少部分生活在淡水外,其他均棲息于海洋,并且鯨魚并不屬于魚類,而是屬于哺乳動物類。而海星也是很常見的一種海洋生物,外觀形似五角星,極其好看。(見圖1)
(二)海洋植物
海洋植物種類繁多并且外觀十分好看,吸人眼球,也有很多的陶藝用海洋植物做出來的陶瓷制品作為紀念品,非常有創意和紀念意義。(見圖2)
(三)海事學院
海事學院中也有許多體現海洋文化的景物,建筑等風格。首先海事學院的正大門的設計就采用了海浪形狀,學校主色標為海藍色。學校的校徽也是有海鷗和船錨海洋特色。因為是海事學院所以校訓也是釋義為有大海般的寬闊胸懷,有大地一般的承載和擔當。食堂里墻畫也是海上景色,也有船舵,船錨,救生圈等海洋特色。海院里還有各種有關航海元素的雕塑,漫步在校園里,隨處能感受到濃郁的海洋文化氛圍。
四、基于海洋文化發揚傳統手工藝
在近幾年的走向海洋文化實踐中,海洋文化新理念的孕育,海洋事業發展蒸蒸日上,產品是文化傳播的有效載體,陶瓷工藝的運用豐富了海洋文化產品的技能與手段,提升其歷史內涵和文化自信,而海洋元素的創意為陶瓷產品增添了新的人文情懷和自由的品質,海洋是生命誕生的搖籃,是地球最大的生態環境系統,是人類文明重要的發祥地,也是各國經濟貿易文化交流的天然紐帶。
五、結語
文化創意產品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與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海洋文化是鮮明的文化,21世紀的海洋文化具有多元化的特征,基于陶瓷工藝的海洋文化創意產品具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劉志哲,王瑞.“一帶一路”背景下我國傳統陶瓷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8(06):138-139.
[2]周乃復.從陶瓷文化看中國海洋文化的若干特征[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2006(04):19-23.
[3]肖凡.“一帶一路”下消費觀念轉變對陶瓷文創產業的影響[J].藝術科技,2016(06):122.
[4]楊國楨.海洋絲綢之路與海洋文化研究[J].學術研究,2015(02):92.
推薦閱讀:藝術沙龍雜志堅持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為指導,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方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