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一個城市的設計應該體現其城市特點,在不同的區域有不同區域的特色,在城市的景觀建設方面應該緊密結合歷史元素,根據城市建設進程對未來景觀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安慶是中國著名的歷史古城,環境宜人,而且名勝古跡數不勝數,城市的文化底蘊十分深厚,具有巨大的開發潛力與市場前景。不過這座歷史文化名城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會面臨一些問題,如:經濟的發展對城市文化的影響,社會發展產生的生態問題以及人們傳承歷史文化意識逐漸單薄等問題。文章研究如何在當代更好地傳承城市歷史文化,轉變經濟發展模式以及如何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并提出了新想法,例如:保護城市的歷史文化遺產、使社會發展與生態保護共同前進、增強城市建設的鮮明性和歷史性等等,以此讓城市的競爭力得到顯著增強的目的。
關鍵詞:景觀文化;現代傳承;建設創新;可持續發展
在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引導下,中國的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城市化水平越來越高,很多人口向城市轉移,城市文化和發展模式出現了新的特點。城市的發展規模越來越大,發展速度又十分迅猛,很多城市在進行景觀建設時容易出現忽視保留城市特點的問題,導致城市景觀形式缺乏多樣性,城市的布局和城市的環境呈現出單一化的趨勢,城市的景觀無法將自身的文化內涵、歷史底蘊以及人文氣息完美地表達出來,十分不利于增強城市建設的綜合競爭力[1],因此在城市的建設i寸程中要注意凸顯顯自身的特點,在創新發展的基礎上保留歷史文化底蘊,為實現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保證。
1 安慶古城景觀的現存問題
安慶有將近八百年的歷史,是一座歷史古城,又名宜城。安慶有著別具一格的區域文化特色,城市的景觀建設中有效地融合了歷史元素與現代元素,其中歷史元素有古皖文化、佛教文化、桐城派文化以及戲曲文化等等,現代元素則包括現代科技文化、當代美學文化以及工業文化,怡人的景點更為安慶增添了不少的樂趣。現如今,安慶不僅擁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而且眾多園林坐落其中,還被評為國家級旅游景點。但在游覽安慶風光,感受人文氣息的同時,也發現了安慶在景觀建設和設計理念中存在一些的問題,值得人們去思考。
1.1 缺乏地域文化內涵
安慶在進行景點建設時注重對景點的整體設計,形成了以向東部開發方向為主,向北部不斷擴大規模為輔,帶動西部協調發展,實現安慶地區跨江理念。在城市的建設中,側重于擴大規模,對量的要求較高,主要的任務為建設景觀大道并且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修繕,并修建公園以及設置綠色景觀帶,在實現規模效益、提高景點發展速度和保護生態上等方面都顯示出一定的優越性,但是這種設計理念以及城市景點設計會使城市景點缺乏區域特點,給人以干篇一律的感覺,而且在擴大規模的同時忽略了結合當地人文氣息及歷史特點,不能讓城市以其獨特的魅力吸引游眾,游客在游覽過程中缺乏審美體驗,單一化的設計理念也有可能引發游客審美疲勞,不利于城市綜合競爭力的提升。
當然問題的核心并不是資金不足,也不是設計人員缺乏相應的能力,而是城市的管理者對發展規模和控制效益之間沒有很好的權衡,缺乏對城市設計的創新理念和結合地方特色的系統理念,片面地宣傳安慶的景觀符號,卻對內容的創新以及文化的理解少之又少。
1.2 缺乏明確的主線引導和輔線串聯
雖然安慶歷史文化底蘊深厚,但是沒有一條清晰的主線將地方特色聯系起來,讓安慶的歷史文化更具有立體感與層次感,景點與景點之間沒有文化的串聯點,缺少文化的相互呼應,對游客的感染力不強,游客在游覽的過程中容易感到景點之間缺乏歷史的融合性,景點文化散亂、零碎,無法引導游客形成對景點的整體感受,讓游客在觀景的同時真正地融入文化氛圍之中。
1.3 缺乏鮮明特色和創新思路
干城一面已經嚴重阻礙了我國景點建設的發展,一方面是由于國家在發展經濟的過程中忽略了對城市文化、尤其是對地區文化的保護;另一方面是由于房地產在開發的過程中為了打造地域特點,過分地對傳統的元素進行宣傳而無法感受新時代城市發展的脈搏,不能從根本上把握歷史文化與社會發展的結合點。只知道對傳統文化的宣傳和使用,而無法真正汲取優秀的傳統文化并對其內容和形式進行創新,讓地域特色凸顯出來。
1.4 無法高效利用資金
在景點的保護和開發上力度不夠。當今,由于管理不善和自然環境的變化,很多文物和重要的景點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并且引進先進的歷史文物保護技術和高科技設備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還需要培養大量的專業性人才,所以,如果不能讓資金得到更加有效地使用,便會導致專業技術性人才的缺失,從而影響城市景點的建設進度,如歷史上著名的太平天國英王府的維修工作不僅要求工作人員有專業的維修技術,還需要對王府的文化底蘊有深刻的了解,缺乏相應的技術和專業的知識都會使王府維修面臨二次損害的危險,不僅會對維修的進度造成不利的影響,更會讓歷史文物遭到損失[2]。
1.5 宣傳力度不夠,公眾環境意識淡薄
近年來游客破壞環境,使城市景點風貌受到影響的事情時有發生,如游客未經允許站立在需要維修的建筑物上拍照或者在建筑物上隨意刻畫符號,對保護歷史文物十分不利。這一方面是由于相關管理人員沒有對文物和古建筑做好保護措施;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對文物保護的宣傳力度不到位,很多人缺乏保護環境和保護文物的意識。除了游客之外,居住在安慶這座歷史古城的居民也相對缺乏保護景點的意識,當看到游客違反相關規定時為了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常常會選擇視而不見,這間接助長了只顧享樂而不顧公眾感受的歪風邪氣,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沒有積極動員全體人民參與到保護文物和保護環境的行動中。
安慶古城在不斷擴大發展規模的同時,暴露出了文化傳承、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相關管理人員已經遏制了破壞文物、建筑的現象,但是要解決好文化傳承問題不僅需要將優秀傳統的文化發揚光大,還需要在此基礎上做出延伸,使文化內涵更加飽滿,這樣才能推動城市建設的綜合發展,推動歷史不斷進步。
推薦閱讀:《國際博物館》是一個交流有關博物館和文化遺產的科學和技術信息的主要論壇。這是一個獨特的空間,在這里讀者和撰稿者可以通過遍布全世界的遺產分享文化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