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電影文學作為電影藝術的獨特美學展現在推動電影文化交流和藝術進步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電影藝術不僅表達著人們的價值訴求也反映著人們對美好藝術生活的向往,獨特的藝術價值表達人們的審美觀,即實現了人文美學的獨特表達,也將傳統的人文思想全面體現出來。中西方電影在美學結構和表達方面存在著差異,電影文學作為特殊的文化藝術承載,是構建電影與文學的完美橋梁,電影導演通過加強對電影文學的了解創造出獨屬于自身特色的電影文學,進而創造出獨特的藝術作品。鑒于此,本文就中西方電影文學中的美學思想及其表現展開詳細分析,并提出具體的研究思路,供廣大讀者借鑒。
關鍵詞:中西電影文學;美學思想;表現;問題研究
引言:
中國電影迄今為止誕生了110年,也凸顯出電影作為有效藝術形式的良好成績。無論是商業電影,還是藝術性的紀錄電影,伴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都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但是,中國電影逐步形成的“井噴式”發展趨勢僅僅在國內具有良好的市場發展前景,與西方電影藝術尚存在著較大差距,中國電影要想成功進入國際渠道還有眾多發展局限。電影文學元素作為電影藝術的獨特思想精華,在逐漸豐富電影藝術表達形式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如何串聯美學思想與中國傳統文化,并與西方美學思想完美融合,還需要從傳統文化中有所借鑒,分析電影文學中的美學思想,提高電影文學的藝術表達色彩。
一、中西電影文學的美學思想系統
早在18世紀,由文藝復興引發的西歐美學創作熱潮,促進英法等國形成了完善的美學體系,并對近代歐洲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影響。由于西方學者進一步對美學思想的深刻挖掘,這使西方的文學藝術在人文領域超越了中國文化思想的發展速度,形成了豐富思想藝術體系。西歐國家在文化領域更強調“個體”的作用,并以個體的價值表現作為衡量文學藝術的關鍵指標,特別突出維護人們自由平等之權利以及人思想行為的環境適應性,并積極提倡作為個體的人要具備獨立思考能力,特別注重強化個人利益。因此,西方美學思想中個體利益及實用主義占據主流。
(一)中西方電影文學思想的本質差異
單就文化哲學層面來看,在中國與西方國家的傳統文化中,二者的文藝思維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受到傳統儒家文化的影響,中國文學的思想模式突出思維的決定性作用,想象力和創造力對于現實生活和藝術創作具有深遠影響。中國人上千年生活在以儒家文化為代表的傳統封建文化中,思維模式趨向于傳統,藝術表達也以文化包容性、多元性為主。西方的主流文學思想強調個人的存在和個人價值的發揮,注重對世界本源的討論,由此產生了眾多思想家。西方從辯證視角分析美學的價值作用對于當代美學的發展產生了決定性的作用,更為重視對美學的產生和創造,以美學的合理性分析美學對人類思想進步的優勢。西方頂尖文學家莎士比亞在文學中合理融入美學思想,創作出多部流傳后世的名作。此外,西方國家體現出的美學思想不是邏輯性與嚴謹性,并在于進了將深層次上具有相似的比較特性。中國傳統思維則重視對個人情感表達,如傳統的詩歌、國畫都有特定的表達形式。
(二)中西方電影文學表現存在的差異
西方大多出于實用主義對自然事物深刻臨摹,通過模仿自然事物的形態與功能創造出獨特的藝術,導致西方藝術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在西方的藝術思想中,模仿是創造力的重要來源,甚至模仿具有極高的藝術位置,創作是模型,通過不斷提高模仿的程度,更為深刻分析世界內涵的本質美,使人們更注重世界帶給人的美學感受,由此西方的藝術思想更為偏重寫實,關注自然的表達與描述。中國的思想文化與西方的美學思想有著本質的不同,中國美學思想關注神韻,這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思想表達,盡可能的運用藝術手法描繪出最有效的審美感受,筆墨表達也注重事物獨特的意韻,通過意韻再現事物的直觀審美感受。因此中國傳統的電影文學“武俠”為題材進行藝術創作,通常重視小人物成長為一代大俠故事的塑造,通過波折的人生經歷和一系列的艱難險阻以強化小人物的艱辛歷程,最后通過隱居的方式,表現小人物提高個人修養和追求。而西方國家的電影文學更加強調個體,通過一系列的模仿,使電影的創作形式貼近西方的一般生活。西方的實用主義使個體過于追求名利,因此獲得成功英雄人物往往會深陷名利陷阱,導演為了推動這種情節發展也會在創作上有所改變。
二、中西方電影文學的美學思想沖突
中國著名電影導演李安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到:“與好萊塢的電影相比,中國傳統電影在市場上缺乏敏銳的商業嗅覺。”因此每當暑期熱檔,好萊塢的電影就會出現在中國的電影屏幕上,這在一定程度上嚴重影響中國的電影市場。但隨著文化部一系列本土文化保護政策的推行,對于國產電影的保護,電影文學創作者更應從自身層面著手,要逐步提高電影的創作和藝術表達水平。對全球的電影市場而言,好萊塢電影在全球范圍內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力,對于全球影壇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在電影文學領域,好萊塢呈現的重要特征便是電影題材的豐富性與表達形式的多樣性,并且在逐步深化創作中形成了獨特的品牌標簽,并在此過程中多方面研究受眾需求,根據受眾需求變化逐步調整,以此表現出電影文學具有的包容性。中國與西方國家電影文學具有的不同之處在于中國電影文學有著獨特的思想內涵,創作領域多樣,從仙俠小說到武俠文化,從歷史傳統到現代都市,中國的電影文學博大精深,有著更為豐富的題材選擇空間,具有更強的文化活力。
三、結語
中國電影文學與西方電影文學存在思想內涵、藝術形象塑造上存在著極大的差異,在表現形式、表達手法、創作手段上也各有千秋,分析中西方電影文學的美學思想及其表現更能強化我國電影的藝術創造力,提高電影藝術水平,強化電影表現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海奮,王朝.西方電影文學在華傳播的意識形態話語分析[J].延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38(02):78-80.
[2]曠誼.從《暮光之城》看西方電影文學[J].中國報業,2011(18):101-102.
推薦閱讀:《書法》雜志被列為國家中文核心期刊,是新中國大陸首家創辦的書法專業期刊,在書法界具有廣泛而深遠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