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 目的:探討飲食運動指導對孕前超重肥胖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的預防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產科70例孕前超重肥胖孕婦,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實施常規孕期檢查,觀察組實施飲食運動指導,比較兩組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血糖指標、血脂指標、分娩方式、產后出血情況、妊娠不良結局、新生兒Apgar評分。結果:觀察組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為2.86%,低于對照組的17.14%(P<0.05);觀察組干預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陰道自然分娩率、新生兒Apgar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產后出血量、產后出血率、妊娠不良結局發生率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飲食運動指導可有效降低孕前超重肥胖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有利于改善妊娠結局。
【關鍵詞】 產科; 妊娠期糖尿病; 飲食; 運動; 預防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妊娠期合并癥,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易增加妊娠風險,對母嬰結局較為不利,故臨床需對妊娠期糖尿病予以積極預防,尤其是糖尿病風險較高的孕前超重及肥胖孕婦[1-3]。本研究針對70例孕前超重肥胖孕婦展開研究,分別實施常規孕期檢查、飲食運動指導,以探討飲食運動指導對孕前超重肥胖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的預防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產科70例孕前超重肥胖孕婦進行前瞻性研究,納入標準:BMI≥24 kg/m2即超重,BMI≥28 kg/m2即肥胖;單胎妊娠;神志清醒。排除標準:存在其他合并癥;中途脫落研究或失訪。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研究對象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經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1.2 方法 (1)對照組實施常規孕期檢查,定期對其血糖水平進行監測。(2)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飲食運動指導,具體如下,①飲食指導:向孕婦強調“飲食對妊娠期糖尿病預防、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再為孕婦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在妊娠28周前,孕婦每日攝入營養需較妊娠前增加20%熱量、15%蛋白質,盡可能選擇葉酸、鐵、鋅等豐富的動物性食物;在妊娠28周后,孕婦每日攝入營養需較妊娠前增加30%熱量、20%蛋白質,盡可能選擇蛋白質、鐵、鈣等豐富的食物,注意補充維生素B。②運動指導:根據孕婦運動耐受度、個人偏好,在餐后90 min指導孕婦進行慢走、孕婦操等活動,保持適宜運動量,待孕婦感到身體微微出汗,可停止運動,每周至少運動3次,根據孕婦實際情況對運動量進行調整。
1.3 觀察指標 比較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血糖指標(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脂指標(包括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分娩方式(包括陰道自然分娩、陰道助產、剖宮產)、產后出血情況(包括產后2、24 h出血量及產后出血發生率)、妊娠不良結局(包括胎兒窘迫、早產、巨大兒、酮癥酸中毒)、新生兒Apgar評分(于新生兒出生后1、5 min時評估,總分10分,新生兒窒息風險越低,得分越高[4])。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9.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以α=0.05為檢驗標準,即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對照組年齡21~36歲,平均(28.67±4.37)歲;孕周27~35周,平均(31.02±2.49)周;初產婦31例,經產婦4例。觀察組年齡20~35歲,平均(28.15±4.58)歲;孕周27~35周,平均(30.97±2.54)周;初產婦30例,經產婦5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2 兩組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為2.86%(1/35),低于對照組的17.14%(6/3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3.968,P=0.046)。
2.3 兩組血糖、血脂指標比較 干預前,兩組血糖、血脂指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4 兩組分娩方式比較 觀察組陰道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陰道助產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5 兩組產后出血情況比較 觀察組產后2、24 h出血量均少于對照組,產后出血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6 兩組妊娠不良結局發生率比較 觀察組胎兒窘迫、早產、巨大兒、酮癥酸中毒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7 兩組新生兒Apgar評分比較 觀察組1、5 min的Apgar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5。
3 討論
妊娠期糖尿病是一種特發于妊娠期的特殊型糖尿病,一旦產婦在妊娠期發生糖尿病,其機體內代謝往往會發生改變,血糖水平異常增高,導致其機體免疫能力低下,內分泌失調,對產婦結局及新生兒結局均較為不利,易引發早產、巨大兒、產后出血等不良事件[5-7],因此,臨床上需對妊娠期糖尿病予以積極預防,尤其是孕前超重肥胖孕婦,其妊娠期糖尿病風險更高[8]。
控制血糖是預防妊娠期糖尿病的主要手段,理想的血糖狀態是保障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安全的關鍵[9-11]。有研究指出,血糖與體重密切相關,而體重主要可從控制飲食、堅持運動進行控制,故控制血糖還可從飲食、運動方面著手[12-14]。本研究中觀察組開展飲食、運動指導,一方面,通過對孕前超重肥胖孕婦在妊娠期的飲食進行嚴格控制,對其每日攝入的熱量和蛋白質進行嚴格控制,力求達到良好的均衡狀態,既可有效保證孕婦妊娠期的營養攝入充足,又可對其熱量攝入予以控制[15-18];另一方面,通過對孕前超重肥胖孕婦實施科學的運動指導,使孕婦在妊娠期進行合理運動,可有效控制孕婦在妊娠期的體重,降低其血脂水平,改善其心血管儲備能力,避免其血糖異常增高[19-20]。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率為2.86%,低于對照組的17.14%(P<0.05),且觀察組干預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均低于對照組(P<0.05),充分說明飲食運動指導可有效降低孕前超重或肥胖患者的血脂和血糖水平,有利于減少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觀察組陰道自然分娩率、新生兒Apgar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剖宮產率、產后出血量、產后出血率、妊娠不良結局發生率均少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主要是因為飲食運動指導可降低孕婦血糖水平,降低其妊娠風險,從而減少剖宮產、產后出血、早產等不良事件發生。
綜上所述,飲食運動指導可有效降低孕前超重肥胖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率,降低其血糖、血脂水平,有利于改善妊娠結局。
參考文獻
[1] Sugiyama T,Nagao K,Metoki H,et al.Pregnancy outcomes of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according to pre-gestational BMI in a retrospective multiinstitutional study in Japan[J].Endocr J,2014,61(4):373-380.
[2]陳妮,謝立華,焦杰華,等.飲食運動指導對孕前超重肥胖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的預防作用[J].中國婦幼保健,2017,32(19):4616-4618.
[3]許小敏,林婕華,江美嬌.飲食運動指導對孕前超重肥胖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的預防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8,21(14):39-40.
[4]陳紅.綜合護理措施對孕前超重肥胖孕婦妊娠期糖尿病預防效果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7,25(4):250-253.
[5]張亞琴.飲食運動指導對孕前超重、肥胖孕婦妊娠糖尿病的預防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6):20-21.
[6] Shek N W,Ngai C S,Lee C P,et al.Lifestyle modifica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metabolic syndrome in Chinese women who had 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A randomized interventional trial[J].Arch Gynecol Obstet,2014,289(2):319-327.
[7]李國娟,郭慧,李晶,等.強化生活方式干預有利于妊娠糖尿病婦女的體質量控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4,24(12):72-74.
[8]林麗妮,莫琴,胡翔.孕期飲食與運動干預減少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7,15(10):1275-1276.
[9]張娟峰,張琳.妊娠期糖尿病與孕前體重指數、飲食習慣和孕期運動量的關系研究[J].當代醫學,2014,20(36):33-34.
[10]顧月紅,潘君.心理護理結合孕期飲食及運動干預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研究[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8,32(5):83-84.
[11]邢惠卿,蔡婉靜,盧敏,等.運動療法與中醫飲食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結局影響[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5,31(17):1713-1715.
[12]王穎,顧平,朱珠.運動和飲食控制法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血糖和妊娠結局影響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21):3575-3577.
[13]賈曉煒,趙鑫,張穎,等.妊娠糖尿病患者飲食自我管理與個體化干預研究[J].重慶醫學,2015,44(3):327-328,331.
[14]高宇,折瑞蓮,黎燕.飲食和運動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漿脂肪因子調控的實驗研究[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4,18(4):598-600.
[15]劉桂芳.孕期飲食和運動護理干預在妊娠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14,21(35):115-117.
[16]張秋菊,蘇麗英.孕期飲食和運動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病率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7,23(3):475-477.
[17]王秀梅,李微.飲食運動指導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7,39(3):397-399.
[18]鄧翠艷,向雪雯,崔風云.飲食運動管理對妊娠期糖尿病的應用研究[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12):1488-1490.
[19]孫宇,趙紅,李蕊.個體化飲食運動指導對孕前超重和肥胖者妊娠期糖尿病預防效果的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5,21(28):3377-3380.
[20]孫宇.飲食運動指導對孕前超重肥胖孕婦妊娠期糖尿病預防效果的研究[D].北京:北京協和醫學院,2014.
(收稿日期:2019-02-18) (本文編輯:董悅)
推薦閱讀:醫學臨床研究方面2分的sci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