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本文論述了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由來,分析了其政策背景和建設意義;在此基礎上以高職院校食品加工類專業為例,深入分析了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類型及功能、運行模式及存在問題;并從擴大規模,深抓內涵、校企合作,利益共贏和積極認證,多重效益兼顧三個方面闡述了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改革的方向,是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實現良性運行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高職院校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 運行模式
1.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
1.1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由來與政策背景
根據教高16號文件我們可以看出,我國首次明確提出了高職院校應當根據實際需求及專業特征,建立起相應的生產性實訓基地,加強與企業的深度合作,建立起良好的校企合作模式。具體而言,高職院校可以根據校內資源提供相應的實訓場所及基地,而企業則投入相應的運行設備或是技術技巧,整個過程由高職院校牽頭,企業積極參與并發揮主要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生產性實訓基地的有效建設必須充分立足于企業的生產經營環境,按照相應的設計布局進行完善,同時企業也可以有針對性地在院校中開展教師培訓,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一系列實際工作過程中,以此實現高職院校與企業的共同發展[1]。
國家相關教育部門就我國教育改革及發展規劃進行了明確的要求,進一步強調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重要現實意義及其對學生的促進作用。加強工程實踐中心、實訓基地和企業實習基地的建設,保障學習者有質量的實習實訓需求[2]。職業院校和合作企業要不斷完善知識共享、課程更新、訂單培養、頂崗實習、生產實訓、交流任職、員工培訓、協同創新等制度。推動學校把實訓實習基地建在企業,企業把人才培養和培訓基地建在學校。探索引校進廠、引廠進校、前店后校等校企一體化的合作形式。
1.2 高職院校積極建設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重要現實意義及作用
第一,加強校企的深度合作,從真正意義上培養出高素質、技能型人才,解決社會發展實際需求。實訓基地的生產性從本質上來講是為了結合企業需求,生產制造相應的產品,通過這樣的方式為院校中的學生提供更為真實的實訓氛圍及場所,并且嚴格按照企業工作流程及生產工藝,百分百還原全過程,通過這樣的方式將傳統的模擬操作轉變為親身實踐,引導學生提前接觸社會需求,掌握崗位能力[3]。
第二,加大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建設高素質團隊。隨著生產性實訓基地的有效建設,對高職院校中的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教師必須深入一線了解項目生產的全過程,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掌握相應的技術原理并靈活運用于實踐操作過程中。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必須加強與院校之間的溝通協作,與優秀骨干人才進行對接。在情況允許的情況下高職院校可以組織專業教師深入企業一線參與到項目生產、研發過程中,不斷積累先進的工作經驗,而對于企業而言,也可以派遣優秀的骨干人才深入院校,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體系,完善知識結構。
第三,通過建立起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實現院校實踐實訓的可持續發展。具體而言,生產性實訓是基于真實的生產過程而開展的項目活動,在一定程度上為企業創造了一定的經濟價值和生產效益,通過長期的深度的校企合作實現持續發展。
2.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類型及功能
2.1類型
高職院校校內實訓基地主要有生產型、教學服務型、科研服務型、企業主導型、自主創業型。針對不同的專業,高職院校應當建立起差異化的實訓基地,采購不同的設備設施及相應儀器,從而更好地為科研教學提供基礎和前提,輸出更多的職業人才[4]。例如,對于食品加工類專業而言,生產性實訓基地如表1所述,主要有烘焙類、飲料類、發酵類等。
表1 食品加工類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
2.2功能
以食品加工類專業為例,高職院校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功能概括起來包括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實習實訓功能。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有針對性地對學生所學習的一系列理論知識進行了實踐認證,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培養其技術技能。從一定意義上來講,通過實訓實習功能的凸顯,高職院校中的學生可以根據專業特征及時了解行業發展的具體趨勢及動態,掌握一定的就業能力。
二是再現真實的職場環境。比如葡萄酒生產性實訓基地,可以做到以生產葡萄酒為主,蘋果酒、獼猴桃酒等不同果酒為輔。高職院校在開展實訓過程中,首先了解企業的生產加工工藝、方式方法及具體的流程,嚴格按照企業要求開展生產活動,并且引導并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其中,直到能夠獨立地完成各項工藝。例如,在生產葡萄酒的過程中,前期學生應當集體參與到生產環節的展示過程中,通過1~2輪的反復觀摩學習,逐漸了解破碎、發酵、過濾、罐裝等等相應的流程及工藝中的注意事項。通過這樣的方式,在后期就業時才能快速上手工作內容,適應生產、檢測等等相關的崗位工作內容。
三是加快院校重點競賽項目的建設力度及進程。對于企業而言,要實現其可持續發展,首先應當提高專業核心競爭力,而要提高其核心競爭力,則應當積極開展食品加工類生產性實訓基地的快速建設和有效運用,在后期為競賽項目的有效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提供相應的基礎設備設施。通過這樣的方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對其他項目起到一定的榜樣示范功能,從而推動高職院校食品加工類專業的可持續發展,從真正意義上實現課程的改革創新。
四是有效對研究成果進行吸收轉化。從一定意義上來講,生產性實訓基地不僅僅能夠推動教學改革,實現人才培養,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為院校開展科研活動、研發技術產品提供相應的基地。比如食品加工類專業生產性實訓基地,可以承擔教師烘焙、發酵、果蔬新產品、肉類新產品研發及功能性食品研發項目。通過項目研發,可使教師本身技術水平得到提升,參與的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提高[5]。
推薦閱讀:食品加工申報什么系列的職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