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隨著數字化時代的來臨網絡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互聯網逐漸深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思想和心理。處于青春期的大學生作為網絡的主要使用者,其心理健康問題也越來越被重視?;ヂ摼W的快速發展也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嶄新平臺。高校應充分分析并利用好網絡的特點開展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本文根據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歸納出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從豐富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健全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實現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線上線下相結合、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建設和維護四個方面提出解決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問題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
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教育工作者運用科學技術,利用互聯網平臺使大學生了解網絡虛擬世界,培養大學生的心理素質、向其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分析心理問題出現的原因、引導其掌握自我調節的能力,從而樹立正確的自我概念,促進其身心的健康成長。立足新時代,高校需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各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其中德育里包括心理健康教育,而擁有健康的心理狀態也成為大學生全面發展中的不可或缺的內容。提高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成為當代高校的一項重要工作。當前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經取得了很大成效。與此同時,隨著互聯網深入滲透到大學生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網絡也對大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如何利用發揮網絡平臺的優勢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就顯得至關重要。
1 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點
1.1 教育過程的隱匿性
教育過程的隱匿性是指在由于網絡的虛擬性,大學生可以在教育過程中隱瞞自己的真實姓名或者隱藏起自己不愿透露的信息。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主要呈現出隱匿性、自助性。網絡心理健康教育過程的隱匿性主要體現大學生在接受教育時可以選擇匿名進行,自由選擇是否提供真實的個人信息,可以消除接受線下心理健康教育時的一些心理顧慮,使受教育者都能夠通過網絡平臺向心理疏導工作者毫無隱瞞地吐露心聲,暴露自己的真實心理狀態。有利于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更好地掌握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況,分析其存在的心理問題,快速地做出符合大學生實際需要的疏導和處理。
1.2 教育環境的開放性
教育環境的開放性指的是教育的內容和受教育對象不受任何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現如今我國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已經獲得了一定的成效,很多教育者把部分成熟的研究成果在學校網站進行展示,這方便各工作單位間互相借鑒,有利于推進全國大學生的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網站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可以被訪問者無限次地反復瀏覽使用,這樣的教育形式節省了大量的人力資源。不僅有效地緩解了目前高校普遍存在的專業心理健康教師缺乏的問題,也為大學生自身學習心理健康知識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大學生可以在開放性的網站上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和問題進行討論和咨詢,這樣部分來訪者可以就心理健康有關話題進行互動。表達自己真實的心理狀況和想法,最后達到部分來訪者心理互助的效果。
1.3 教育主客體的交互性
教育主客體的交互性是指互聯網作為教育的平臺,完全打破了對教育者和受育者因地位和身份所受到的限制,使教育者與受教育者可以處于平等的位置進行思想上的交流互動。在網絡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教育的主客體是平等的,教育工作者提供的不再是“灌輸”“說教”,而是“選擇”和“引導”,這不僅體現了教育者的人文關懷,而且使教育者更具親和力。但網絡這種新的科學技術、教育方式并不會影響教育者的地位和作用,反而是建立了一種新的師生關系,從以往教育過程中以教育工作者為主體過渡到以大學生為主體,教育工作者不再是單純的灌輸傳授書本知識,而是通過信息技術引導、幫助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好奇心,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主動探索知識、參與學習的過程。這種線上的教育形式,不僅可以使心理健康工作者通過網絡以網友的身份與受教育者進行平等的交流互動,還可以及時預防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1.4 教育活動的網絡性
教育活動的網絡性是指,網絡技術和資源的優勢使網絡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能達到高校傳統課堂中可以達到的效果,也能達到其無法達到的效果。首先,高校的傳統心理健康教育受時間空間的局限性,需要在固定的課堂教授固定的教學內容。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則突破了這一限制,大學生只要根據需求點開相關的網站就可以進行心理知識的學習和心理咨詢,心理健康教育者工作者可以和受教育者進行零距離的交談。尤其當大學生的消極情緒不受主觀控制,出現在午休或深夜需要及時心理輔導時,網絡就可以發揮其獨有的特質,隨時隨地的為大學生提供相應的心理疏導。其次,網絡可以提供更多的教育信息內容的同時還賦予了大學生自主選擇的權利。當大學生需要查找心理健康知識時,可以在網站找到專門的欄目進行關鍵詞搜索查詢。或者當其需要針對自身出現的心理困擾進行心理咨詢時,可以選擇自己情況的網站,再有針對性地在網站內進行相關搜索信息,也可以選擇符合自己情況的專家進行心理咨詢。最后,網絡信息的傳遞具有迅速擴張性,只要大學生進入心理健康教育網站界面,服務信息就不會受人為影響可以迅速發揮作用,尤其是針對突發性的心理狀況,網絡能提供即時幫助,可以對大學生的消極情緒進行有效干預,減少心理問題的產生。
2 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2.1 心理健康教育網站功能發揮不足
心理健康教育網站是高校開展網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陣地。通過網絡平臺可以現實心理健康教育中達不到的教育效果。一般高校設立的網站中主要包括心理健康知識書籍推薦,心理輔導與咨詢、心理健康教育視頻課堂、心理健康小測試等相關欄目。高?,F有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反映出功能發揮不足。首先,很多高校雖然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網站但是網站頁面的設計不是過于花哨就是過于單調,缺少設計感和創新性,沒有充分結合當代大學生的審美需求,沒有體現出心理網站應有的特色無法吸引大學生的注意力,就導致其網站流量少點擊率不高。其次,心理健康教育網站的內容更新速度較慢,沒有考慮到不同年級的大學生會出現的心理問題,對不同群體的不同屬性來安排教育內容。最后,在心理健康教育網站交流溝通方面,其互動功能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缺少對網絡平臺的有效利用,大學生和教育工作者、大學生彼此之間缺少有效的交流溝通。
推薦閱讀:心理與行為研究投稿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