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當前,我國高速公路建設發展迅速,隨著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迅速增多,給公路養護工作也帶來巨大壓力。本文針對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存在問題,提出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關鍵詞:高速公路;養護與管理;問題與對策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公路運輸的發展更可謂突飛猛進,公路運輸車輛大型化、重型化發展的趨勢,給公路養護帶來嚴峻挑戰。那么如何加強高速公路的養護與管理,是每個公路管理者應該思考的問題。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國高速公路橋梁養護管理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分析了我國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本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應采取的措施。
一、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的特點
由于高速公路設計標準、建設質量、運營方式與一般公路有很大不同,其養護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特點:
1、實施養護作業的強制性。高速公路在國家綜合運輸網絡中所具有的地決定了對高速公路的養護應當是建立在法律法規基礎上的強制性養護。
2、養護對象的廣泛性、全面性。高速公路的養護對象:除道路、橋涵及沿線附屬設施外,還包括交通工程設施、綠化環保設施、生活服務設施等各個方面。
3、養護作業方式的機動性與時效性。與一般公路養護相比,高速公路的養護更要求快捷機動、實用高效,養護工藝、操作規程程序性強,養護作業實施時需特別設置交通安全管制區段。
4、養護技術的專業性和復雜性。高速公路的養護除需要具備機械化、專業化外,還需不斷探索和發展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的使用。在養護檢測手段上,需具備現代化綜合檢測設備。養護工作涉及的學科領域比較寬泛,科技含量高、技術工藝復雜。
5、綜合養護成本高、人員素質要求高。高速公路養護對象自身價值高,為保持或恢復養護對象的使用功能和服務水平,必須付出高成本。從事養護的作業人員、管理人員必須對養護對象的技術構成十分熟悉,必須具備高素質。
二、我國高速公路養護管理存在的問題
同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高速公路建設起步較晚,盡管近幾年來我國高速公路建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高速公路養滬大部分仍處于傳統養護方式,仍受計劃經濟和小生產的嚴重影響,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和不足。
1、機構設置不盡合理
目前我國高速公路養護管理仍沿用普通公路管理模式,機構設置形式多為高速公路管理局(公司)、線路管理處(公司)、管理所三級管理體制。機構臃腫,人員龐大,業務繁雜,鐵飯碗大鍋飯思想嚴重,職工積極性不高,責任心不強,缺乏競爭意識。生產效率低下,養護成本高,浪費大,經濟效益十分低下。嚴重影響養護管理的專業性、規范性、科學化的進程,阻礙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
2、養護機械化進程緩慢
面對新的公路養護要求,以人工為主的傳統養護作業方式己不能適應現代交通運輸的需求,必須采用先進的養護機械設備、不斷改進技術及提高養護作業方式和施工工藝。我國由于養護體制的僵化和養護經費的不足,使高速公路養護機械化程度遠低于社會總體發展水平,目前,除了部分瀝青路面養護實行機械化施工外,其它養護作業大多是人工操作,工作效率低,質量不高,安全隱患多,嚴重影響高速公路的使用性能。
3、公路管理與養護作業不分,缺乏專業化養護隊伍
由于我國高速公路管理和養護作業不分,所有養護作業由內部單位行政管理,所以養護生產單位小而全,業務繁雜,最終形成每個管理所都有養護作業隊伍,但每支隊伍都是技術水平低下,缺乏較強的專業性。
4、管理手段相對滯后,科技含量較低
目前我國還沒有一套科學的、權威的、有推廣價值的路面養護管理系統,這主要是由于目前我國不論是從路面檢測,還是從數據采集、計算機處理水平等方面,還處于初級階段,各方面數據積累的不夠,檢測手段精度和效率不夠高,費用大,效率低。從而在指導養護管理上還處于必然王國,主管傾向大,管理相對滯后。同時養護維修的材料、工藝、設備等綜合研究上還較低,一些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應用十分緩慢,比如廢舊瀝青再生這一得到發達國家認可的技術,在我國應用還是很緩慢的。
5、預防性養護工作開展的不夠,“重建設、輕養護”的現象仍然存在由于我國高速公路仍處于建設的高峰期,大量資金投向公路建設,所以人們對公路養護的關注還沒有被調動起來,估計這種現象隨著高等級公路建設得逐步完成和養護工作量的加大會得到改善的。有系統地實行預防性養護是延長公路壽命,減少壽命周期費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在這方面還做得不夠。
三、提高我國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的對策
1、實行管養分離
為實現養護市場化運作,實行管養分離,興安盟公路養護管理公司對養護中心進行市場化運作,使其逐漸適應市場化管理,并逐步將其從公司剝離出去,完全推向市場,最終實現管養分離。工程資產部、工程資產科轉化為單純行使公共管理職能的管理機構,其主要職責定位為養護計劃管理、核定養護工程量,確定投資額度,進行招投標工作和合同管理、路產管理以及統籌規劃、掌握政策、信息引導、提供服務、檢查監督、指標考核等。各管理處作為公司的派出機構主要行使對公路路產的管理和維護管理,對公路路況、交通量自然災害造成公路毀損情況的調查統計,而公路的具體養護工作則由具有相應資質的養護企業實施,初期可以重點培育養護中心的市場化管理適應能力。
2、加強專業化養護隊伍建設
高速公路養護工程的特點是技術性強、人員素質全面、機械化程度高、維修反應迅速、安全措施嚴格,因此需要養護隊伍要做到人員精干、技術全面、訓練有素、機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備,才能完成高速公路各種常規養護和應付各種突發事故的搶修工作。為此,加強對養護隊員培訓,提高他們素質,使他們勝任本職工作。
3、加強政府行業監管力度
由于高速公路的養護和維修對公眾安全具有重大影響,因此必須對其進行規范,并體現養護的強制性。經營公司只有在依法履行了養護、維修義務和責任的前提下,才具有合法的收費、經營的權利。養護的強制性是通過政府交通主管部門來實施或委托實施的,所以加強監管非常必要。
4、加快養護作業手段機械化進程
高速公路車速快、交通量大,晝夜不間斷,應避免因道路養護工作而造成交通阻塞,這是實行養護機械化的主要原因。此外維修質量、作業安全、勞動效率等方面的要求也是實現機械化的重要因素。養護機械化是確保高速公路具有良好、快速和安全運行的必要條件,是充分發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保障。高速公路的養護作業處于全封閉、大交通量、高車速的環境下,作業時間越長,對交通的影響和干擾越大,養護作業人員和過往車輛的不安全因素就越大,只有實現了機械化作業,合理科學安排施工工序、流水作業,才能實現高效、安全、暢通的基本要求。養護機械化是公路養護走向專業化、社會化的重要條件,是公路養護現代化的必由之路。
5、提高養護質量評價標準和評定方法
養護管理目標和養護質量評定方法對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組織方法、實施措施、裝備配置都會有明顯的導向作用,評價標準中所采用的方法、各項指標涵蓋的內容及在指標體系中所占的權重也將會對養護組織、裝備配置和資金的投向具有導向作用。高速公路養護的目標應是最大限度地滿足用戶的需求,提供優質的服務,除了路況評價之外,還應包括安全、經濟、舒適、快捷四個方面的內容,是由公路線形、道路斷面、路面性能、安全設施、牛護組織、綜合服務等多方面內容組成的綜合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