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本文分析了路塹高邊坡施工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出了應對的措施,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路塹高邊坡;施工;安全管理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ecurity risks in the high slope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answer measures, for your reference.
Key words: high slope; construction; safety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7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2095-2104(2012)
隨著我國公路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安全生產技術也在不斷完善和提高。尤其是在路基高邊坡施工安全控制技術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的進展。路基施工中,高邊坡的安全控制技術始終是作為安全控制中的重要一環,以路基高邊坡施工安全專項施工方案探討路基高邊坡施工應該注意的問題。
1 路基高邊坡施工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在制定安全施工方案時首先要以交通部《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術規程》、《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
393號、《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范》為編制依據,然后制定施工技術方案。
路基施工中深挖路塹較為普遍,在地形起伏較大路段,挖方一般較深,且挖方集中。工作面較小,技術要求高,施工環境復雜,施工難度大,必須做到精心組織,精心施工。施工中應注意:
1.1深路塹開挖除要求符合土石方開挖的要求外,在施工前應詳細復查設計圖紙所確定的深挖路塹地段及路塹邊坡的工程地質資料,編制實施性施工方案。
1.2 由于深挖路塹的邊坡較高不易控制坡率,因此在施工前必須在坡口位置,先測量放樣出坡口樁,經復核后沿坡口開挖出一條0.2m×0.2m的坡口溝(若巖石裸露則采用紅油漆等標注),以防施工中邊坡錯位。
1.3 施工時及時做好排水工作,按設計要求開挖截水溝,盡量完成鋪砌工作,攔截地面水。對易滑坡、坍塌地段,加強觀測并及時作好防護措施。
1.4 根據現場的地形,采用以下兩種開挖方案:
1.4.1 當深挖方地段沿路線縱向地形相對較緩,則采用自卸汽車配合挖掘機直接開挖。沿路線方向開施工便道,便道縱坡應保證自卸汽車空車在正常情況下能順利爬到坡頂,為施工安全,在路線左右幅各開一條施工便道,上下汽車分道行駛。挖掘機從高至低分層分幅開挖,每層開挖深度控制在3~4m,每幅寬度控制在8~10m。
1.4.2 當深挖方地段沿路線縱向地形相對較陡,汽車無法抵達時,則利用推土機將山頂降低5~6m,再利用挖掘機開挖;在汽車可以抵達的位置處設一工作平臺,用推土機將山頂的土推至平臺處,挖掘機或裝載機裝車。挖至挖掘機能夠裝車的位置后,再用第一種方法施工。
無論采用那種方法,施工都必須嚴格控制邊坡坡率,在坡口處設置明顯標志,以防侵線。邊坡修整時預留0.3m用人工修整。每降低兩層重新測量放樣。在開挖過程發現土質變化較大時,應暫停施工,并及時報告監理工程師是否進行地質補勘或修改邊坡坡率。
1.5 挖至土石分界線時,經監理工程師現場確定后,按石方爆破施工。
1.6 當挖到邊坡平臺位置時,采用機械整平后,在施放的坡口樁位置往下繼續開挖。
1.7 深路塹路基施工遇到雨季時,對已開挖的邊坡及時用防水材料覆蓋,并修建一部分臨時排水設施,防止邊坡被沖刷。
1.8 土方調配:施工線路較長,施工場地窄,土方調配數量大時,在施工前,應制定好合理可行的土方調配方案,根據調配方案配置好施工機械和施工順序。施工時能在本工段內解決的,盡量在本段內解決,盡量減少土方運距,避免大量的借方及棄方。土方調配按以下原則進行:
1.8.1 挖方和填方基本達到平衡,盡量減少重復倒運。
1.8.2 在滿足填土質量的要求下進行經濟調配,做到挖方量和運距的乘積最小,即總運輸量最小。
1.8.3 選擇恰當的調配方向和運輸線路,避免對流和倒流,便于機具調配和機械化施工。
2 安全施工專項措施
2.1 必須按設計規范施工。
2.2 全部作業過程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2.3 路基施工準備,包括機械設備配備、安全防護用品配備。
2.4 開工前檢查,主要檢查各種機械設備是否處于良好狀態,各項制動是否有效,電纜線有無破損等情況。
2.5 施工安全注意事項。
2.5.1 在靠近公路、街道、交通繁忙地段或附近施工,需安排專人進行警戒。
2.5.2 車輛通過較多、運輸較繁忙的便道,彎道半徑小于15m,特殊地段小于10m須掛安全隔離標志帶及警示牌。
2.5.3 施工現場便道急彎處、陡坡地段要求懸掛標志標識牌。
2.5.4 嚴禁穿硬底、帶釘子、易滑、高跟、拖鞋或赤腳進入施工現場。
2.5.5 施工現場材料、設備擺放整齊有序。
2.5.6 施工翻斗車不能行車載人及超載超速。其它施工機械不得超速行駛及違章作業。前后兩車(機械)間距不應小于10m。
2.5.7 路塹開挖嚴禁采取掏底開挖(忌挖神仙洞)。以免坍塌。
2.5.8 嚴禁在松動危石下、未熄火的大型機械旁作業和休息。
2.5.9 棄土場的選址需避開泥石流溝。
2.5.10 嚴禁在山坡上同一地段的上下同時作業。
2.5.11 人工挖掘作業人員橫向間距不應小于2m,縱向間距不應小于3m。
2.5.12 滑坡地段開挖,須從兩側向中部自上而下開挖。禁止全面拉槽開挖。
2.5.13 根據設計橫斷面及規范要求的超填寬度,精確放出路堤坡腳。地面橫坡較陡時,按路基縱向、橫向銜接部設計圖組織施工,以防止路基填筑產生縱、橫向裂縫。
2.5.14 嚴格控制好每層的松鋪厚度不大于30cm。控制最佳含水量偏差為+2%,嚴格按照試驗路得出的壓實方法進行壓實。
2.5.15 斷面分層填筑,連續壓實,強振碾壓,以防止路基不均勻沉降、開裂。
2.5.16 根據坡比變化,每填筑好一級后,及時修坡防護,以防止雨水對邊坡的沖刷。在雨季施工時,注意排水工作,在路基頂面做成2%~4%的雙向橫坡。防止積水,邊坡上做臨時泄水槽,排泄路基頂面積水,防止沖刷邊坡。在填挖交界處,挖一些臨時排水溝,以便雨水集中排出,避免雨水對整個邊坡的沖刷。
3 危險因素及應對措施
3.1 重大危險源的識別
高邊坡的施工因地形和地質水文條件的復雜,從業人員的素質較低,因此它是高風險和易發生安全事故的施工作業。從各因素綜合分析,可能造成人員傷害、財產損失的危險源為:機械傷害、爆破傷害、觸電傷害、坍塌和滑坡。
3.2 對重大危險源的評價
3.2.1 機械傷害:機械運轉工作時,因機械意外故障或違規操作可能造成人身傷害或機械損害。
3.2.2 爆破傷害:爆破施工時,因違規操作而引起的人員和財產損害。
3.2.3 觸電傷害:工程外側邊緣距外電壓線路未達到安全距離,用電設備未做接零或接地保護,保護設備性能失效,移動或照明使用高壓,違規使用和操作電氣設備,對人身造成傷害或損害。
3.2.4 坍塌和滑坡:路基開挖時因施工方法不當,機械使用不當,造成的坍塌和滑坡,對人身或機械造成傷害或損害。
3.3 預防措施
3.3.1 對重大危險要采取“兩個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過程控制。
3.3.1.1前期控制:工程開工前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方案時,針對工程的各種危險源,制定出防控措施。
3.3.1.2 施工過程控制:在工程施工過程中,嚴格按照各項操作規程和專項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和監督檢查,認真落實整改。
3.3.2 加強安全生產的綜合管理。
3.3.2.1 認真落實各級安全生產責任制,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杜絕一切人為事故的發生。
3.3.2.2 加強對員工隊伍的安全教育,提高作業人員素質和安全生產自我保護意識。
3.3.2.3 增強各級管理人員安全責任意識,加強安全專業知識培訓。
3.3.2.4 嚴格加強各種危險源預防管理工作,結合工程特點,針對確認的危險源實施相應的預防,控制措施。
3.3.3 切實加強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實
3.3.3.1 交底必須在施工作業前進行,任何項目在沒有交底前不準施工作業。
3.3.3.2 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現場項目部實施。
3.3.3.3交底必須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簽字模式,書面交底一式二份,一份交底給被交底人,一份附入安全生產臺帳備查。
3.3.3.4 被交底者在執行過程中,必須接受項目部的管理、檢查、監督、指導,交底人也必須深入現場,檢查交底后的執行落實情況,發現有不安全因素,應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絕事故隱患。
3.4 危險源的具體預防措施
3.4.1 預防機械傷害事故的防護措施為保證作業人員的安全,防止機械對人體的傷害事故,制定措施。對所有各種機械設備進場后,必須由設備部負責人會同安全員和使用機械的人員共同對該機械設備進行進場驗收工作,經驗收發現安全防護裝置不齊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應退回設備保障部們進行維修和安裝。使用前要對設備使用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技術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交底內容及操作規程操作。3.4.2 預防坍塌和滑坡事故的防護措施為防止高邊坡開挖出現坍塌和滑坡事故,施工過程中,對施工開挖的地質情況,施工情況等信息進行動態監測。對地質有出入的應聯系設計部門進行相應設計修改。高邊坡監測:用于穩定性監測的位移邊樁設置一般縱向每隔50~100m左右設置一個觀測斷面,對于一些特殊可酌情增設觀測斷面。
充分考慮季節性氣候對高邊坡施工的影響,盡量避免安排在雨季施工。所有高邊坡的施工必須提前做好截水溝和捧水溝,截斷山體水流,確保雨季排水暢通,不積水。嚴格執行分級開挖分級防護,對不穩定的邊坡采取開挖和防護相結合,避免開挖邊坡暴露時間過長,使邊坡松弛范圍變大,造成新病害。如有地下水露出,應將地下水排出引入排水系統,不可堵死。
嚴格按照批準的施工方案施工,特別是爆破施工,必須嚴加控制,嚴禁有大藥量爆破現象出現,并按照要求做好各種防飛石措施。
參考文獻:
[1]羅云.現代安全管理[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
[2]方東平,等.工程建設安全管理[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
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