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文章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日常養護和常見維修工作進行了全面介紹,重點講述了瀝青及混凝土路面的養護及維修,可供公路養護工作參考。
關鍵詞:公路; 路面 ; 養護 ; 維修
Abstract: the article on roadbed of expressway pavement repair work daily maintenance and common are systematically introduced, focusing on the asphalt and concrete pavement maintenance and repair, for highway maintenance work.
Keywords: highway; pavement; maintenance and repair;
中圖分類號:U412.36+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
1 引言
與當前我國高速公路建設已取得的巨大成就及遠景目標相比,高速公路的養護管理工作卻嚴重滯后,已經遠遠不能適應我國公路事業高速發展的需要。如何解決公路建設與養護管理之間日益尖銳的矛盾,合理和即使的養護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如何采用科學合理的養護技術,以延長高速公路的使用壽命以及減少養護工作的時間,已引起人們的重視。
高速公路養護是指通過管理數據庫和有效的道路、橋梁評價預測系統,建立優質高效的機械化養護方式,同時,不斷采用新技術、新工藝,以最經濟的方式保證路面平整、暢通,各種設施完好,提高高速公路的耐久性和抗災能力,使高速公路養護維修達到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高機動性的要求,為保持高速公路經常處于完好狀態,防止其使用質量下降,并向高速公路使用者提供良好的服務所進行的作業,它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原則,采取適當的工程技術措施,堅持日常保養,及時修復,經常保持公路完好、暢通、整潔、美觀,延長公路的使用周期。本文對高速公路路基路面的日常養護和常見維修工作進行了總結,重點講述了瀝青及混凝土路面的養護及維修,以供同類工作時參考。
2路基的養護工作內容
(1)維修、加固路肩和邊坡;(2)疏通、改善、鋪砌排水系統;(3)維護、修理各種防護構造物以及透水路堤,管護兩旁的公路用地;(4)消除坍方、積雪,處理塌陷,檢查險情,預防水毀;(5)觀察、預防、處理翻漿、滑坡、泥石流等病害;(6)有計劃地局部加寬、加高路基,改善急彎、陡坡和視距,使之逐步達到要求的技術標準。
3陡坡路段(縱坡大于5%)路肩的防排水治理
陡坡路段的縱坡較大時(>5%),暴雨易將路肩沖成縱橫溝槽,甚至沖壞路堤邊坡,可根據路基排水系統的情況,采取如下措施:(1)自縱坡坡頂起每隔20m左右兩邊交錯設置寬30~50cm的斜向截水明槽,并用(碎)石填平;同時在路肩邊緣處設置高10cm、上邊寬10cm、下邊寬20cm的攔水土埂。在每條截水明槽處留一淌水口,其下面的邊坡用草皮或砌石加固,使水集中由槽內流出,如圖2-6所示。(2)在暴雨中,可沿路肩截水明槽下側臨時設置阻水埂,迫使雨水從槽內排出,但雨后應即鏟除。(3)中、低級路面路肩上自然生長的草皮應予保留。植草皮應選擇適宜于當地土壤的種子。成活后需加以維護和修整,使草高不超過15cm,叢集的雜草應鏟除重鋪,以保持路容觀。如路肩草中淤積沙土過多妨礙排水時,應立即鏟除,以恢復路肩應有的橫坡度。(4)路肩外側,易被洪水沖缺或牲畜踩踏形成缺口,可用石塊、水泥混凝土預制塊或草皮砌寬20cm左右的護肩帶,既消除病害,又美化路容。
3滑坍的防治
3.1滑坡的防治
滑坡的類型很多,且成因復雜。因此,在防治和處理滑坡時,要針對各種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防治措施。公路上的滑坡多發生于路基邊坡上,這是因為修筑公路破壞了原地貌的自然平衡狀態。因此,防治滑坡的措施應以排水疏導為主,再配合抗滑支撐措施,或上部建中,維持邊坡穩定平衡。
3.1.1地面排水
滑坡體以外的地面水,應予攔截引離;滑坡體上的地面水要注意防滲,并盡快匯集引出。各種地面排水措施的適用條件以及布置、設計與施工原則。
3.1.2地下排水
排除滑坡地下水的工程措施,應用較多的有各式滲溝。
3.1.3減重
減重就是在滑坡體后緣挖除一定數量滑坡體面是滑坡穩定下來。這種措施使用與推動式滑坡,一般滑動面不深,滑床上陡下緩,滑坡后壁或兩側有巖層外露或土體穩定不可能再發展的滑坡。減重主要是減小滑體的下滑力,不能改變其下滑趨勢,所以減重常與其他整治措施配合使用。
3.3.4支擋工程
支擋工程分如下幾類:①抗滑垛一般用于滑體不大,自然坡度平緩,滑動面位于路基附近或坡腳下部較淺處的滑坡。主要依靠片石垛的自重,以增加抗滑力的一種簡易抗滑措施。片石垛可用片石干砌或石籠堆成。②抗滑擋土墻在護坡下坡修建抗滑擋土墻是整治滑坡的有效措施之一。對于大型滑坡,常作為排水、減重等綜合措施的一部分;對中小型滑坡,常與支撐滲溝聯合使用。優點是山體破壞少,穩定滑坡收效快。③抗滑樁抗滑樁是一種用樁的支撐作用穩定滑坡的有效抗滑措施。一般適用于非塑性體層和中厚度滑坡前緣,以及使用重力式支撐建筑物圬工量過大,施工困難的工點。
4瀝青路面常見病害維修
4.1裂縫的維修
(1)輕微裂縫的維修在高溫季節全部或大部分可愈合的輕微裂縫,可不加處理。在高溫季節不能愈合的輕微裂縫,可采用以下兩種方法進行處治:①將有裂縫的路段清掃干凈并均勻噴灑少量瀝青(在低溫、潮濕季節宜噴灑乳化瀝青),再勻撒一層2~5 mm的干燥潔凈石屑或粗砂,最后用輕型壓路機將礦料碾壓。②沿裂縫涂刷少量稠度較低的瀝青。
(2)對于路面的縱向或橫向的裂縫,應按裂縫的寬度按以下步驟分別予以處治:①縫寬在6mm 以內:A.清除縫中雜物及塵土。B.將稠度較低的熱瀝青(縫內潮濕時應采用乳化瀝青)灌入縫內,灌入深度約為縫深的2/3 。C .填入干凈石屑或粗砂,并搗實。D .將溢出縫外的瀝青及石屑、砂清除。②縫寬在6 mm以上:A .開槽。按照要求尺寸沿裂縫方向進行開槽作業。B .清理和干燥。用高壓氣體噴射設備清除縫內的碎石和粉末等雜物,然后用鋼刷沿凹槽將表面刷干凈。C .灌縫。當灌縫料溫度達到工作溫度時便可進行灌縫作業。為了確保裂縫凹槽處在清潔和干燥狀態,這一步應緊緊跟著上一步工藝進行,盡可能縮短兩個階段的時間間隔,減少裂縫再被污染的可能。施工過程中,應始終注意保持路面的清潔,避免出現質量問題。 D .縫邊修整。在剛灌滿的密封膠表面撒布石粉或細砂,待灌縫料冷卻至常溫后即可開放交通。
(3) 因瀝青性能不好、或路面設計使用年限較長、油層老化等原因出現的大面積裂縫(包括網裂),此時如基層強度尚好時,通過技術經濟比較,可選用下列維修方法:①乳化瀝青稀漿封層,封層厚度宜為3 ~6mm。②加鋪瀝青混合料上封層,或先鋪設土工合成材料后,再在其上加鋪瀝青混合料上封層。
(4)由于土基、基層強度不足或路基翻漿等引起的嚴重龜裂,應先處治好基層后再重作面層。
4.2車轍維修
①車道表面因車輛行駛推移而產生的車轍,應將出現車轍的面層切削或銑刨清除,然后重鋪瀝青面層。在高速公路及一級公路上可采用瀝青瑪蹄脂碎石混合料(SMA )或SBS 改性瀝青混合料、或聚乙烯改性瀝青混合料來修補車轍。②路面受橫向推擠形成的橫向波形車轍,如果已經穩定,可將凸出的部分削除,在波谷部分噴灑或涂刷粘結瀝青并填補瀝青混合料并找平、壓實。③因面層與基層間有不穩定的夾層而形成的車轍,應將面層挖除,清除夾層后,重作面層。④由于基層強度不足、水穩性能不好,使基層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車轍,應先處治基層。⑤如果路面有足夠的結構強度,當車轍深度在15mm以下時,可直接采用微表處罩面;車轍深度為15~25mm時應首先進行微表處車轍填充,然后再進行微表處罩面,也可以采用雙層微表處;車轍深度為25~40mm時,應采用多層微表處車轍填充;車轍深度大于40mm時,不適合采用微表處車轍填充處理。
4.3坑槽的維修
(1)對于路面基層完好,僅面層有坑槽時的維修:①按照“圓洞方補、斜洞正補”的原則,劃出所需修補坑槽的輪廓線。沿所劃輪廓線開鑿至坑底穩定部分,其深度不得小于原坑槽的最大深度。②清除槽底、槽壁的松動部分及粉塵、雜物,并涂刷粘層瀝青。③填入瀝青混合料(在潮濕或低溫季節,宜采用乳化瀝青拌制的混合料)并整平。如果坑槽較深(7cm以上),應將瀝青混合料分兩次或三次攤鋪和壓實。
(2)對交通量較小的路段在低溫寒冷或陰雨連綿的季節,無法采用常規方法,也無條件采用合適的材料修補坑槽時,為防止坑槽面積的擴大,可采取臨時性的措施對坑槽予以處治,待天氣好轉后再按規范要求重新修補。
(3)若因基層局部強度不足等使基層破壞而形成坑槽,應先處治基層,再修復面層。
5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維修
5.1裂縫的維修辦法:
(1) 對寬度小于3 mm的輕微裂縫,可采取擴縫灌漿。①順著裂縫擴寬成1.5~2.0cm 的溝槽,槽深可根據裂縫深度確定,最大深度不得超過2/3板厚。②清除混凝土碎屑,吹凈灰塵后,填入粒徑0.3~0.6cm 的清潔石屑。③根據選用的落縫材料,按《水泥混凝土公路養護規范》附錄A 規定進行配比,混合均勻后,灌入擴縫內。 ④灌縫材料固化后,達到通車強度,即可開放交通。
(2)寬度大于3mm小于15mm的橫向裂縫,可采取條帶罩面法進行補縫。①在裂縫兩側切縫時,應平行于縮縫,且即裂縫距離不小于15cm 。鑿出切縫之間的混凝土,深度7cm為宜,并將切縫內壁鑿毛,清除松動的混凝土碎塊及表面塵土和裸石。②每間隔50cm 打一對靶釘孔,靶釘孔的大小應略大于靶釘直徑2~4mm。并在二靶釘孔之間打一對與靶釘孔直徑相一致的靶釘槽。③靶釘宜采用Ф16 螺紋鋼筋,使用前應予以除銹。靶釘長度不小于20cm ,彎鉤長度為7cm 。④靶釘孔必須填滿砂漿,方可將靶釘插入孔內安裝。⑤澆筑混凝土應及時振搗密實、抹平,并噴灑養護劑
(3)對寬度大于15mm的嚴重裂縫可采用全深度補塊。全深度補塊分集料嵌鎖法、刨挖法、設置傳力桿法。
(4)寬度3~15mm的縱向或斜向裂縫,可參照寬度小于3mm輕微裂縫的維修方法,亦可采用集料嵌鎖法、刨挖法、設置傳力桿法。
(5)寬度大于15mm的,根據工程經驗,可采用擴寬裂縫后,底部灌注清潔石屑或粗砂等墊底材料,然后灌注瀝青砂或其他填塞材料,壓實至與面板齊平。擴寬寬度和深度一般為3~5cm。
5.2壓力注漿法維修板底脫空
技術要點:根據脫空的部位,布置注漿孔的位置,通常采用梅花型,孔徑為3.5~4.0cm,孔距1.5~2m。孔深應穿過路面至基層用鉆機鉆孔。注漿孔成孔后,將膨脹橡膠灌漿栓塞插入孔內,連接好軟管。然后泵送灌漿材料。水泥噴射壓力可達到1.75MPa,5.7L/min泵送能力。灌漿壓力一般為0.3~0.5MPa。泵送過程中要加強壓力監視與控制。當發現板塊頂升或超過預定的標高時,應停止泵送。直接觀察到漿液從一孔流入另一孔。一孔注滿后,應拔出灌漿栓塞用木塞替代(待其凝固后可拔除木塞),再灌另一孔。灌漿材料應邊拌邊泵送。及時清除留在板體及周邊的漿料,用水沖洗干凈,免留痕跡。然后封鎖交通進行養護,根據灌漿材料的強度增長規律確定合適的開放交通時間。目前,采用板底灌漿的灌漿材料通常是普通硅酸鹽水泥,且在技術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已取得不錯效果,但同時存在一些問題。若采用普通硅酸鹽水泥進行灌漿封縫,由于有些裂縫細微(小于0.05 mm),普通硅酸鹽水泥粒徑過大,無法完全填滿細微裂縫,水分仍能夠滲入,在車輛動力荷載作用下,易引起唧泥,達不到預期的目的。若采用化學漿液封縫,效果是不錯,但是價格很貴,不經濟,而且有毒性,對環境易造成不良影響。(廣州工業大學)試驗表明超細水泥作為灌漿材料完全符合各項指標要求,由于其顆粒已超細化(達到次納米級),能滲入普通水泥無法進入的細微裂縫,其抗折、抗壓強度較同齡期普通水泥高,更重要的是超細水泥的流動可灌性優越,滲透能力更強,適用于灌漿,其綜合性能是普通硅酸鹽水泥所無法比擬的。
水泥混凝土唧泥病害,應采取壓漿處理,按灌漿法處治脫空的方法進行。水泥混凝土面板進行壓漿處理后,應對接縫及時灌縫。
5.3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
將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破碎,用破碎料作為再生水泥混凝土的集料,用于路面或基層、底基層,適用于即使采取大量的技術措施也難以得到穩定的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情況。
集料場再生技術主要包括以下3個過程
5.3.1路面板清除
破碎和清除破損路面板,并集中運往中心料廠進行加工處理。路面破碎機一般為履帶式柴油打樁機。在路面上往返行駛若干次,將路面破碎成邊長為60cm左右的碎塊后送往破碎機進行破碎加工。對路面破碎機往返行駛若干次仍無法破碎的零星大塊,需采用反鏟挖掘機破碎。為方便運輸,常用裝載機和履帶式挖掘機裝載碎塊。
5.3.2集料加工
破碎處理、剔除鋼筋、篩分,生產再生集料。集料加工通常在施工現場附近設置的機動破碎廠進行。破碎廠由1臺初級顎式破碎機、1臺二級破碎機和1個篩分廠組成。由于沖擊式破碎機會產生大量的粉塵,在混凝土再生中很少使用。
5.3.3再生集料使用
在路面重建中使用再生集料,可部分或全部用于再生集料混凝土、路面基層或墊層。舊水泥混凝土板塊強度達到石料二級標準時,可作為再生混凝土集料使用。舊水泥混凝土板塊強度達到三級標準可作為基層集料。水泥混凝土路面損壞狀況屬差級時,應將混凝土板破碎作為底基層使用。
6 結束語
由于高速公路建設標準高、養護范圍廣、材料選用較精、機械規模及使用比例較大、施工程序復雜,且保護措施較全、現代化設施較多等原因,使高速公路養護管理的成本要比一般公路高出許多。高速公路的養護投入換來的是道路及設施的長久完好,是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是通行費收益和社會效益的雙重回報。從事養護的作業人員、管理人員必須對養護對象的技術構成十分熟悉,要隨著養護管理的發展不斷探索新技術、新工藝和新材料。其中如路面高強修補、橋梁伸縮縫修復、護欄快速更換、通道防滲處理、土工合成材料綜合使用等,都是今后高速公路養護管理中普遍遇到并需要認真研究的課題。
參考文獻:
[1]李鋒.公路橋梁修復與加固[J].技術園地,2007,(4).
[2]王雅紅.公路橋梁的養護與管理[J].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7,(17).
[3]謝錦升.公路橋梁的養護與管理探討[J].建材與裝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