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橋梁的建設正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和速度在各地展開, 傳統的質量控制管理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時代要求,需要應用科學的施工安全管理方式,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真正把安全管理工作做好,推動和促進橋梁施工質量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橋梁施工;質量控制;質量管理
橋梁工程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成橋的使用效果,進而會影響整條公路的使用效果。橋梁工程建設中,質量是關鍵。橋梁施工質量管理是施工過程中一項十分重要和復雜的工作,優質的施工質量來源于施工過程中對各個環節實施全方位的質量管理。只有針對具體橋梁施工中存在的通病,與質量管理相結合,采取相對應的預防措施,才能使工程質量得到預期效果。
1 橋梁施工方法概述
1.1 橋梁基礎施工
一般來說,橋梁基礎工程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受水文、地質條件的控制,所重視的是工程結構本身和經濟效益。目前國內已經擁有了符合我國國情的一整套施工工藝及相應的設備,而特大橋梁基礎已經向“組合基礎”發展。擴大基礎、樁基和沉井在各自的發展中又彼此“聯合”。這種聯合就是根據不同的水文、地質來發揮各類型式的特點而組成的一個整體。橋梁基礎工程由于在地面以下或在水中,涉及水和巖土的問題,從而增加了它的復雜程度,使橋梁基礎的施工無法采用統一的模式。但是根據橋梁基礎工程的形式大致可以歸納為擴大基礎、樁和管樁基礎、沉井基礎、地下連續墻基礎和組合基礎幾大類。
1.2 橋梁上部結構的施工
橋梁上部結構的施工方法,70年代以后隨著預應力混凝土的廣泛應用,已經得到了迅速發展,并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在鋼筋混凝土橋梁的時代,可以說主要是現場澆注的施工方法。由于橋梁類型增加與跨徑增大,構件生產的預制化,結構設計方法的進步、機械設備的發展,由此而引起施工方法的進步和發展,形成了多種多樣的施工方法。主要有:就地澆注法;預制安裝法;懸臂施工法;轉體施工法;頂推法施工;移動模架逐孔施工法;橫移法施工;提升與浮
運施工。
除外,橋梁下部結構考慮是否得當,對工程造價、質量、工期及使用影響也很大。內力計算為減少軟土地基位移對超靜定結構的影響,上部工程多采用標準梁的先簡支后連續構造,這樣整個工程的計算工作主要集中于下部結構,故下部結構內力計算方法的選用是否正確,考慮因素是否全面,直接關系到工程的安危。主要的下部結構內力計算方法有:蓋梁內力計算、橋墩內力計算、橋臺內力計算。
2 橋梁工程質量控制的幾個具體方面
2.1 橋梁工程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質量控制要求
大體積混凝土澆筑質量的好壞對橋梁工程前期的影響重大,對其質量的控制涉及到很多方面,應根據結構、環境狀況采取減少水化熱的措施,應均勻分層、分段澆筑等,主要控制混凝土裂縫和強度。大體積混凝土出行的裂縫按深度的不同,分為貫穿裂縫、深層裂縫和表明裂縫三種。貫穿裂縫是由混泥土表明裂縫發展為深層裂縫,最終形成貫穿裂縫。它切斷了結構的斷面,可能破壞結構的整體性和穩定性,其危害性很大;而深層裂縫部分地切斷了結構斷面,也有一定的破壞性,相對于其他兩種裂縫,表層裂縫的危害性較小。一般的裂縫產生的原因有:
(1)水泥水化熱引起的溫度應力和溫度變形;
(2)外界氣溫變化;
(3)混泥土的收縮變形。
2.2 大體積混泥土澆筑質量控制措施
(1)優化混泥土配合比大體積混泥土,因其水泥水化熱的大量聚集,易使混凝土內外形成較大的溫差,而產生溫差應力,因此應選用水熱化較低的水泥,以降低水泥水化所產生的熱量,從而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升高。降低水泥用量上可以充分利用混凝土的中后期強度,在改善混凝土性能方面可以選用適當的緩凝、減水等外加劑,混凝土的塌方一般控制在130mm左右即可。
(2)加強混凝土的養護,養護是大體積混凝土施工中一項十分關鍵的工作,養護只要是保持適應的溫度和濕度,從而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促進混凝土強度的正常發展并防止混凝土裂縫的產生。根據工程的具體情況,應盡可能多養護一段時間,拆模后應立即回填或者再覆蓋保護,同時預防近期冷氣候影響,控制內外溫差,防止混凝土的早期裂
縫。大體積混泥土的養護,不僅能滿足強度的增長需要,也需通過人工控制溫度,防止因溫度變形引起的混凝土的開裂。
2.3 橋梁工程中的預應力張拉質量控制
對于預應力張拉施工,對其質量的控制主要在預應力材料及器具、預應力鋼筋制度、混凝土施工、預應力施工四個方面的技術要求。本文主要從混凝土的施工上加以說明。對于混凝土的施工首先在拌制混凝土應優先采用硅酸鹽水泥,不宜使用礦渣硅酸鹽水泥或者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再者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應在500kg/m3,正常情況下不要把氯化鈣、氯化鈉等氯鹽。最后澆筑混凝土時,對鋼筋密集部位,應加強振搗。后張構件應避免振動器碰撞預應力筋的管道。預應力鋼筋張拉應由張拉作業的專業人士負責,保持張拉控制應力在規定的范圍,預應力筋的錨固應在張拉控制應力處于穩定狀態下進行,錨固階段張拉端預應力筋的內縮量,不得大于設計規定。
3 橋梁施工質量控制管理
3.1 樁基
(1)山區高速公路橋梁施工,大多為旱橋,人工挖孔樁是較多見的施工方法,由于每一節護壁均由人工立模,確保其孔徑、垂直度、中心位置準確是關鍵,必須及時檢查、復核。成孔后應使用檢孔器檢查孔徑、垂直度等。另外,應認真復核樁位原地面標高,發現與設計有變化時,必須報監理、設計單位核實,確保摩擦樁有效設計長度。
(2)樁基為隱蔽工程,監理必須全過程旁站,發現異常情況必須做好記錄,對于孔內地下水豐富的孔樁,盡可能抽干孔內積水,確保砼施工質量;若泉源封堵困難時,必須進行水下砼施工,應計算出澆灌時首批砼量,使其有足夠的數量包裹導管下口,并連續徐徐澆灌,每次提升導管均要注意其埋置深度保持2-4米之間,同時,導管要連接牢固,密封性能良好。樁基礎完工后,一定要按規范要求頻率鉆取芯樣,檢查其強度及完整性。
3.2 柱墩砼結構
普遍存在表面不光潔,外觀不美觀現象,應采取以下方法預防:
(1)模板盡可能使用剛度好的鋼板,表面平整、光潔度好,接縫密封,不漏漿;安裝牢固,不跑模;澆灌砼之前使用清水濕洗干凈,使用合格的隔離劑。
(2)使用拌和站拌和的、由砼專用車配送的砼;并注意砼生產過程質量管理,重視外摻劑的使用;砼澆振搗要充分而且又不過振,使砼密實。
(3)每一節墩柱砼拆模后,必須用塑料布或專用土工布嚴嚴實實覆蓋,作用有:其一是可利用砼自身的水份養生;其二是保證在下道工序施工時不被污染,保持墩柱表面光潔。
3.3 蓋梁
蓋梁砼施工特別是高墩蓋梁,由于普遍采用無支架施工,作為支承砼、鋼模、鋼板的工字鋼橫梁,應作施工撓度驗算,應充分考慮因施工臨時荷載和永久荷載作用下產生的撓度,引起蓋梁頂面的支座標高的變化。另外設計單位對固結墩預埋鋼筋在施工過程會與雙導梁式架橋機橫向移動相干擾,無法正常施工,實際操作時把預埋筋割斷,待T梁就位后再行焊接,焊接接頭又在同一斷面上,不能滿足規范要求,設計時應加以改進,杜絕類似現象的發生。
3.4 橋梁伸縮縫和橋頭跳車
(1)坡橋的T梁預制時應考慮到由縱坡引起的梁長變化,導致伸縮縫寬度過大或過小,或造成梁端與背墻面頂死而割斷T梁頂端的預埋鋼筋,直接影響到伸縮縫的使用壽命。T梁安裝后再澆注封錨端砼,有利于控制各梁端平齊,順直;在背墻頂和T梁端頂伸縮縫預埋鋼筋要避免高低度不平,防止被運梁車輛壓彎變形。
(2)應采取的措施:①完工后對伸縮縫的寬度、順直度進行檢查,對不合格的應進行整改,如:伸縮縫寬度不足的一定要鑿除,過大的要設牛腿補足寬度或使用大一級的伸縮縫裝置。經檢查合格后應先清理蓋梁或臺帽上的垃圾,然后在伸縮縫預留槽內設木板,回填低標號砼。②選擇性能良好的伸縮縫裝置,精心施工,保證橋面伸縮縫處的平整度完好。
(3)臺背填土的沉降與橋臺沉降的差異,應采取的措施是:①橋臺填土應選用排水性和壓實性能良好的回填材料(如級配砂礫或中砂),達到最佳壓實度,減少臺背填土的沉降量。②做好橋頭搭板或采用土工格柵等技術進行過度。
參考文獻:
[1] 茍涌泉. 論橋梁工程施工質量管理[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8)
[2] 何雄君,范立礎.大型橋梁施工預測控制系統研究[J].中國公路學報,2006,(1).
[3] 任更鋒,劉海峰.淺析橋梁施工監控的常用方法[J].山西建筑,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