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為加快農村經濟發展,改善農村交通運輸條件,方便群眾出行,近幾年,國家針對農村公路發展出臺了多項政策。為使農村公路發展順利進行,從多方面探討農村公路發展中存在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淺析意見。
關鍵詞:農村公路,發展,問題,建議
Abstract: in order to speed up the r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mproving the rural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convenient for people to be out, in recent years, the national highway development in rural on the various policy. To make the rural highway development smoothly and in many aspects discusses existing i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highways, and proposed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 opinion.
Keywords: rural highway, development, questions, Suggestions
中圖分類號:TU982.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引言
農村公路是農村最為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當前農村公路建設已被各級政府作為發展農村經濟、推進新農村建設、縮小城鄉差距和給農民辦實事的具體行動。近年來,各地方政府緊緊抓住加快農村公路建設的歷史機遇,每年投入農村公路建設項目達百公里。雖然各級政府交通行業管理部門在不斷探索和總結經驗教訓,創新管理模式,但是在快速推進的農村公路建設中,仍然存在著規劃設計、安全質量、養護管理等問題。筆者結合多年從事農村公路建設管理的實際經驗,對農村公路發展存在問題及建議進行歸納和總結,供各級領導部門和各位同行參考。
2、前期工作存在的問題
2.1農村公路沒有統一規劃或沒按規劃去落實。每年,通常是在省、市制定農村公路投資規模的框架下,各縣臨時征詢、統計所轄鎮或建制村零碎建設需求,并根據各地方片面要求和局部利益擬建項目計劃。而不是嚴格按照政府批準的統一規劃或事先全面掌握的建設需求來安排,使得農村公路建設規劃無秩序,致使干支道路無法形成規模效益和銜接通暢的網絡布局,造成斷頭路、重復路、迂回路時有發生。同時也會出現重復建設投資的結果。
2.2農村公路設計深度不夠
大多數農村公路設計都是利用原有舊路,甚至曲線個數、曲線半徑、標高都沒有變化。甚至不重視結構層,在原有舊路上直接鋪設混凝土面層。
3、質量問題
3.1參建的施工隊伍、監理隊伍技術水平不高
農村公路建設因其規模小、復雜技術較少、施工工藝較簡單等原因,存在正規有資質大企業不愿做,而社會上一些有水泥路施工經驗的承包商因無資質,沒資格做的局面,因而在農村公路建設中仍然存在“一流企業中標,二流企業進場,三流、四流人員施工”現象。“政府監督、業主管理、社會監理、企業自檢”的質量控制體系雖然基本建立,但在農村公路建設隊伍中,建設人才仍十分缺乏。例如有力量、技術的監理單位和人員很多集中在高速公路、國省干線公路建設項目上,相應農村公路項目監理人員非常少、業務水平也不高,造成一些監理單位和監理人員行為不十分規范,缺乏監理經驗和監理經歷;另外監理單位外聘人員比例較大,不利于監理單位的穩定和發展。
3.2沒有設計或不按設計施工
部分農村公路建設根本沒有設計或不按設計施工,利用原有舊路隨彎就彎,隨坡就坡,在原有舊路上直接鋪設混凝土面層。設計只作為檢查和履行建設程序的擺設。
4、農村公路安全問題
4.1利用原有舊橋,直接在橋面上鋪設18~20cm混凝土板,原有農村公路舊橋大多是在70、80年代修建的,按舊的橋涵標準。如直接在橋面上鋪設18~20cm混凝土板,會使舊橋承載能力嚴重降低,運營后可能使這些舊橋變成危橋、險橋,造成次生安全隱患。
4.2安全警示標志設置不足
由于資金問題農村公路安全警示標志或警示標志設置較少。農村公路具有曲線多、曲線半徑小、曲線不設超高、利用舊橋較多等特點。因限速、限載安全警示標志的缺少,致使農村公路安全隱患增加。
5、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問題
隨著近幾年農村公路建設的快速發展,每個縣的農村公路的數量達千公里甚至幾千公里,所以農村公路養護的重要性已經凸現,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應引起注意。
5.1養護資金短缺問題。 廣大的農民群眾普遍認為農村公路建設是交通部門的事,養護經費要由交通部門出,這是一個誤區。雖然各級交通部門下撥了一些養護資金,但這些資金對于農村公路養護顯然是杯水車薪。農村公路建設的事權責任是在地方人民政府。中央加大對農村公路建設的投入,是起引導和扶持作用,農村公路養護實施的關鍵還是要靠地方人民政府。還需要各級政府的支持。
5.2養護機構問題。雖然各縣(市)都成立了農村公路管理機構,即要建設又要負責養護,人力物力很難落實,需要鄉鎮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
5.3超限運輸問題。一是農村公路因普遍存在路面狹窄,對超限運輸車輛一般只采取強制卸載的處理方式,可農村公路可沒有供車輛掉頭的場地,同時沒有卸載專用場地和設備,致使實際操作中困難重重。加上路政管理人員少,難以控制大面積的普遍超限運輸現象。二是地方經濟的發展和行業管理存在客觀上的矛盾,其中以開發礦山的招商引資項目,存在大量的石產品運輸,從客觀上制造了普遍超限運輸和路面大量拋灑滴漏的現象,使得超限、超載現象難以根除。
6、幾點建議
6.1做好宣傳發動、營造氛圍工作。各級地方政府交通部門要注意發掘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的優秀典型,尊重群眾的首創精神,總結他們的成功經驗,通過宣傳,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爭取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只要堅持農民自愿,不搞強迫命令,堅持注重實效,不勞民傷財,農民是愿意投工投勞不斷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的。只有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政府和群眾的兩個積極性,才能切實有效地推進農村公路發展。
6.2重視規劃、設計工作。在規劃、設計上要切實滿足農民出行和生產、生活需要,降低結點時間和迂回率值,縮短連接里程,增加通達深度。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地確定路線的工程技術標準。農村公路布局路線盡量避讓工程艱巨的地區,注意環境保護,文物保護等問題,在工程、技術、經濟等方面具有可行性。在建設規劃落實上要有目的和合理計劃,要按步驟、順序分期實施。
6.3重視農村公路建設質量、安全工作。農村公路雖然標準不高,但絕不能放松質量、安全管理。一是把好招投標關。堅持公開、公正的原則確定合理標價,擇優選擇優秀隊伍進人到農村公路建設中來。二是建立以工程監理為核心的質量管理體系,結合農村公路特點,采取重點公路專人監理,其他公路巡回監理。對工程開工前做好全面技術交底,并要求材料檢驗不合格的不準進場;施工工藝不經監理同意批準的不準使用;每道工序不經建立檢驗合格的不準轉入下道工序。三是充分發揮交通行業管理職能和鄉鎮人民政府、村民委員會的作用,發動群眾積極參與質量監督。落實質量主體責任,嚴格執行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
6.4加強重視農村公路養護工作。一是各地方政府要將農村公路養護納入重要議事日程,要制訂符合本地方實際情況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辦法》及配套的管理制度。確保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工作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努力實現“有路必養”的目標。二是穩定資金來源渠道。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要納入地方公共財政支出的范圍,每年安排一定的資金,作為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的資金,建立長期、穩定的農村公路養護管理資金保障機制。同時要廣開籌資渠道,設立養護基金,鼓勵采勸一事一議”、冠名權轉讓、資源開發權轉讓、社會各界捐贈、贊助等渠道增加養護投入。三是推行和完善養護模式。農村公路的養護,可根據交通量、路面狀況、地理環境等實際情況,采取常年養護與季節養護相結合、專業養護與群眾養護相結合的等多種形式的養護模式。四是推行目標責任管理。要把農村公路養護管理納入各級政府的重要工作中,把農村公路管理和養護作為目標責任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及時檢查,定期考核,切實把目標責任落到實處。五是強化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加強超限車輛的整治力度。要建立鄉規民約,保護路產路權,提高農村公路的通行保障能力。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挖掘農村公路。當前,在許多農村公路上,超限、超載車輛破壞呈幾何倍數增漲的,幾十噸、甚至百噸的車輛讓我們的農村公路不堪重負,特別是對礦山區域道路的破壞已觸目驚心。所以在加快地方經濟發展的同時,繼續加強對超限超載車輛的查處力度,最大限度地保護農村公路建設成果。
6.5加強做好農村公路科技工作。發展農村公路,不但要依靠鄉鎮政府、社會、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更要發展科學技術。在改革完善農村公路管理體制和提高農村公路管理水平的同時,要大力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方法,加強農村公路建設管理的科技含量,促進農村公路事業的迅速發展。
7、結束語
農村公路發展之路任重道遠,要保持其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就需要各級部門加強重視,鎮、村的大力配合,推廣好的經驗做法,真正能使農村公路發展科學化,運行規范化、機制長效化。切實讓農民兄弟快步踏上 “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