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現代化交通工程逐漸形成了以生態環保為先的建設理念,對施工環境保護的重視不斷加強,竣工環保驗收成為公路項目的關鍵環節之一。基于此,本文首先闡述了公路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現存問題,進一步提出針對性發展建議,旨在使竣工環保驗收工作更為科學規范。
關鍵詞:公路項目;竣工驗收;環保建議
引言:竣工環保驗收是對公路工程建設對環境的影響進行評估的工作,核實公路項目是否將環保措施落實到位,竣工驗收是否嚴謹可直接決定公路運營后對環境的影響,但在實際項目工作中,竣工驗收工作重點多集中在質量、安全等方面,對于環境保護的驗收核查存在疏忽,為提高公路綜合效益,需落實竣工驗收工作。
1公路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現存問題
1.1環評報告更新滯后
公路工程項目易受到外部條件干擾而產生線路變更、技術調整等現象,公路項目環評報告需根據項目變化進行調整,但在實際項目推進期間,常對環評報告有所忽略,導致環評報告缺乏時效性,并出現環評報告與公路項目實際建設情況不符的情況,造成驗收困難問題。除此之外,部分單位為獲得環評批復而忽略了環評內容的可行性,導致在公路項目實際施工期間無法落實環評報告內容,繼而無法達到環境保護驗收標準,對公路項目造成阻礙。
1.2環保措施無法追溯
環境保護措施涉及生態環境、空氣環境保護,竣工驗收時,需探究該公路項目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了解施工期間的揚塵情況,并對公路運行后的聲環境進行評估,該類環保措施驗收難度較大,主要依據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建設單位所提供的環境保護資料進行判斷,但在實際項目建設中,缺乏項目環保資料保護措施,使驗收期間所提供的環保資料有限,進一步導致竣工驗收利于形式,并出現揚塵抑制等環保措施落實不當現象。
1.3環保意識有待提高
在當前環保驗收管理中,建設單位可自行組織環保驗收工作,若無驗收能力,可委托具有相關資質的機構編制驗收報告,檢查公路項目環保情況。建設單位自主環保驗收要求其具備較強的環境保護意識,但在實際項目建設中,建設單位環保意識有待提升,為保障自身成本甚至出現驗收作假情況,使環評報告缺乏實際效果,并于施工建設期間忽略環保措施。總而言之,自主驗收對公路項目相關主體的環保意識提出了更高要求,但由于環保意識的不足,導致現階段公路項目竣工環保驗收仍存一定缺陷。
1.4環境監測效度不足
環境監測工作可對公路項目對環境的影響作出評判,且項目環評報告中均要求組織環境監測工作,并將環境監測列入公路項目施工計劃內,但在公路項目實際建設期間,由于施工階段對環境的干擾較小,且持續時間較短,通常情況下并未委托專業機構進行環境監測,或第三方機構所得出的測定結果無法真實反映公路項目環境保護情況,此外,常出現建設單位忽視監測結果的情況,導致環境監測效度不足,流于形式。
2 公路項目竣工環保驗收優化建議
2.1嚴格審查環評報告
環評報告在公路項目建設期間應做到及時更新,加大對環評報告的審查力度,檢查環評報告是否以施工設計方案為編制依據,于正式施工期間,需依據《關于印發環評管理中部分行業建設項目重大變動清單的通知》(環辦環評[2015]52號)中高速公路建設部分重大變動清單,對實際工程項目進行深入分析,判斷該公路項目是否存在重大變更情況,若存在重大變更,需及時更新環評報告,并重新報批[1]。除此之外,建設單位應于環評報告正式報送前審查環保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并核查環保措施是否滿足法律法規標準,通過提高環評報告質量,消除公路項目竣工環保驗收缺陷。
2.2加強環保資料管理
由于公路項目揚塵抑制、生態保護等措施無法于竣工驗收時準確衡量考證,要求公路項目相關主體保存好施工建設期間的相關資料。以下為竣工環保驗收保留資料:(1)公路項目取棄土場、生產生活區、施工便道等臨時用地建設資料,征地手續等,并保存臨時用地建設現場資料及場地恢復資料,此時應有照片輔助證明;(2)公路項目建設期間防止表土流失的相關措施,保留施工計劃、現場照片等資料;(3)將拌合站等臨時長期設置于環形匝道;將微地形景觀設置為綠化區;材料堆場、預制件存放區等設置于路基范圍等措施行為具有永臨結合效果,可減少施工期間的臨時用地,具有環保特點,若公路項目施工期間存在永臨結合措施,需保留現場照片及證明資料;(4)對定期灑水抑塵、苫蓋抑塵等措施進行資料留存,保留抑制揚塵的證明及現場照片;(5)公路項目建設期間生活污水、生產廢水的處理方案、現場照片等需盡數保留,將其作為公路項目竣工環保驗收證明材料;(6)為消除噪聲污染,避免施工期間對周圍居民造成干擾,需設置臨時圍欄,此時需保留證明材料及現場照片,若于夜間施工,需保留夜間施工許可證及告知群眾文件,若群眾提出意見,需保留相關資料[2]。
2.3增強環境保護意識
在現行規章條例中指出,若建設單位環保驗收不合格但已投入使用,或存在環保驗收作假情況,需按規定予以處罰,將相關主體環境違法行為納入行業誠信檔案,向社會公開。在此規定下,要求公路項目相關主體增強自身環保意識及驗收責任意識,按環境保護要求落實環保措施,對污水、噪聲、廢舊材料嚴格控制,于施工階段建設環保設施,與公路主體工程同步推進,并投入使用,在配套環保設施作用下提高項目環保效果。在公路項目實際管理期間,可在現有項目管理結構基礎上設置環境保護崗位,設專人負責項目建設期間的環境保護工作,加強環保運營,從工程設計、施工、監理、驗收等方面緊抓環保工作,滿足公路項目環保建設要求,落實國家及行業對環保措施要求。除此之外,可在大數據技術應用下建立區域性第三方技術機構環境調查平臺,建設單位可將公路項目輸入環境調查平臺內,該平臺將根據派遣具有資質的機構協助建設單位進行環保管理。
2.4重視環境監測環節
環境監測為竣工環保驗收的關鍵環節,可探究公路項目對周圍環境空氣、生態環境、水環境、聲環境的影響,以環境監測報告方式科學直觀的將公路項目環保情況展現出來,因此,公路工程相關主體應意識到環境監測的重要性,需依據環境監測結果采取相應環保措施。環境監測過程受到現場環境、樣品運輸環境、儀器設備等因素影響,為保障所得環境監測結果精準,可代表公路項目環保建設實際情況,要求建設單位所委托的第三方機構具有專業資質,且按法律法規采集樣品,嚴格保存,并依據公路項目實際特征提出環境保護措施實施計劃,將環境監測結果作為竣工環保驗收依據,使公路項目所采用的環保措施更具說服力。
結束語:綜上所述,現階段公路項目竣工環保驗收主要存在環評報告更新滯后、環保措施無法追溯、環保意識有待提高、環境監測效度不足等問題,為規范有序開展竣工環保驗收工作,需嚴格審查環評報告、加強環保資料管理、增強環境保護意識、重視環境監測環節,明確項目環保責任,提升公路項目生態效益。
參考文獻:
[1]于靜,褚福友.高速公路項目竣工環保驗收調查與管理研究[J].環境與發展,2019,31(04):254+256.
[2]鄭美揚.公路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要點概述[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9(07):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