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不但要生動活潑,又要有序進行,同時要注重教學策略,即方式方法與藝術。所以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就要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進行摸索,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使課堂教學得到有效的掌控。掌控體育課堂教學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關鍵詞:掌控,課堂,策略
一、備教材
教師、學生、教材是構成教學過程的三要素。其中教材是課堂教學的主要資源,是對課程標準的一次再創造、再組織、再設計,教材的知識結構、編排體系及隱含的教育理念,對教師的教學方式起著重要而直接的引領作用,是培養學生良好學習方式的重要載體。因此,體育教師必須依據課程目標、教學目標以及學生發展為目的有效地鉆研教材,挖掘教材潛力,將教學組織方法與教材特點有機揉和,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充分發揮每一位學生的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
二、備學生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體育教師要對所教學生的人數、年齡特征、性別、身體狀況、體育基礎、生理特點、心理特點、個體差異等情況進行充分的研究,有利于體育教師制定科學的、人文的、符合學生特征的、操作性強的方法與措施,才能上好一節有效、有質量的體育課。如跳皮筋教學,可組織學生三五成群輕松地進行跳皮筋運動,具有玩法花樣多,學生興趣高等特點,適合小學生生理、心理需要,對鍛煉身體行之有效;推鐵環的拓展游戲如鉆山洞、攻關等教學,是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身體狀況、個體差異等情況因人而益進行活動教學,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
三、提高語言運用技巧
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廣大小學體育教師走進了新課程,在努力改進教學方法與手段的同時,積極探求新的教學模式,教學理念得到了提升,課堂教學大為改觀,但在課堂語言運用技術方面還有待提高。小學體育教學不但要求教師有一定的體育基礎,包括健康的體魄、知識、技能等,還要有一定的語言修養與技巧。體育教學語言的運用同其他學科教學是相同的,言之有樂、有物、有趣才能對學生產生極大的感染力。因為小學生的年齡關系對有感染力的語言是充滿好奇的,而且感染力強的語言更容易記住,這就為學生掌握動作要領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所以提高教師的語言運用技巧是當今小學體育教師的必修課,做到這一點對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會收到很好的效果。
四、增加對學生的感情投入
體育教師的職業特點決定了其工作是以動作為主要表現形式,必須以豐富表情與良好情緒感染學生。所以,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首先要在實際教學中讓學生體驗到教師對他們投入的感情,同時教師也要隨時捕捉學生對教師感情的體驗。教學中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與學生打成一片,將感情因素巧妙地寓于體育教學之中,采取多種形式喚起學生的情感共鳴,讓學生真正全身心參與到教學過程中。如準備活動中,教師與學生一起參與練習,一起做游戲,這樣學生就會視你為真心朋友,暢所語言,與你交流。師生關系融洽,學生才能“親其師,信其道”,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真正達到掌控課堂的目的。
五、培養骨干,協同管理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采取分組教學的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物色能干的學生骨干,并對這些學生骨干單獨進行強化訓練,掌握一定的動作要領、運動技巧等,分組練習時充分發揮這些骨干的傳、幫、帶作用,以點帶面,發散教學,以達到促進這一組學生身心健康和維護課堂紀律的目的,從而增強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
六、不斷創新教學方法
創新意識是教師最基本的品質。作為體育教師首先要創造一種自由、民主、和諧、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能夠主動、積極、愉快地參加體育運動。要達到這點,體育教師必須從教學實際中認真反思、認真總結,不斷摸索,創立自己獨特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教師還要發現學生的創新萌芽。做到細心觀察、正確對待、積極引領、精心培育。這不僅有宜于引導學生去研究掌握學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有宜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使課堂掌控取得實效性。
總之,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關健是講策略、注重方式方法與藝術。教師具備高尚的師德、良好的心理品質、全面的業務能力及健康體魄和豐富的情感等素養在課堂掌控上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使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得到有效的掌控。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體育課程標準(2011年版)[S]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陳雁飛、周志勇.陽光體育運動學生鍛煉指導.[J].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