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光纖通信技術從光通信中脫穎而出,已成為現代通信的主要支柱之一,在現代電信網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文章發表在《電子技術》上,是中級電子職稱論文范文,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光纖通信,光纜架設,建設方案
光纖通信作為一門新興技術,其近年來發展速度之快、應用面之廣是通信史上罕見的,也是世界新技術革命的重要標志和未來信息社會中各種信息的主要傳送工具。
2000年開始,隆堯縣供電局分三期沿電力線路架設ADSS光纜(無金屬自承式光纜),根據電網結構建立起兩個SDH雙環自愈光纖環網。目前光纖通信承擔著全局行政電話、調度電話、調度自動化、計算機聯網、圖象監視、遠程抄表等信息傳輸任務,有效地解決了困擾多年的通信質量和容量問題,為縣級供電企業的現代化建設和創一流工作奠定了可靠基礎。
1 光纖通信現狀
第一期工程稱西環網(如圖1所示),2000年底竣工,投資147.62萬元,架設光纜60km,包含14個站點(含主站),實現雙環自愈。第二期工程稱東環網(如圖1所示),2001年竣工,投資155萬元,架設光纜50.73km,包含8個站點(含主站)。
2 農網改造時建光纖通信
農網改造時建光纖通信也稱第三期工程。投資80萬元,架設ADSS光纜38km。分別為:①華龍站-蓮子站-白寨站工程,沿35kV線路架設,為新建蓮子站提供光纖通道,同時使東環網實現雙環自愈。②馮村站通信工程。由于馮村站與隆堯35kV主網不相連,因此沿10kV線路架設光纜,該工程為馮村站、尹村供電所提供通道,信息量大,因此設計接入西環網(如圖1所示,利用光纖將馮村站點串入主網)。
3 光纜架設計算
(1)配盤。根據電力線長度以4km左右分段,光纜耐張盡可能設在線路轉角處,以減少耐張金具的使用數量。配盤長度L計算如下:
L=1.03L線+L熔接1+L熔接2
式中L線-該光纜耐張段電力線路長度,1.03為光纜弧垂系數
L熔接1、L熔接2-光纜線路(或進站)熔接預留長度,35kV桿塔取15m,110kV桿塔取20m,進站熔接預留
4 建設方案
在進行系統工程設計時,應首先編制近期及遠期通信發展規劃,根據整個通信網的特點和組成方式、設備類型及數量,提出較為合理的系統工程設計,最主要的是整個系統傳輸性能要滿足要求。
(1)光路。本通信網為光纖雙環自愈環網,設備采用GK-G04、GK-G04ASDH光端機。光端機配置:縣局中心站采用雙TM配置64×2MGK-G04光端機,外圍站均采用8×2M雙光口GK-G04A光端機。復接后的光纖線路速率為標準的STM-1信號155.520Mb/s,每個環網最大傳輸容量為64個2.048Mb/s異源數字信號(合1920話路)。現已開通21個2Mb/s端口。環網拓撲如圖2所示。
(2)PCM終端設備。終端設備采用V2020型智能PCM基群設備,縣局中心站和外圍站采用一對一方式,配置雙E1端口。具有多種用戶接口,包括二線、四線音頻接口、E/M接口和數據接口(V.24、V.35、G703)及10-BaseT以太網接口,可實現與各種交換機、話機及數據終端設備的連接,完成話音、數據及視頻圖象等信息傳輸任務。
(3)網管:網管安裝在縣局通信機房。該系統是一個Windows應用程序,可實現對全部設備的網絡維護和管理,亦可實時監測網絡和設備的運行情況。
(4)所有站點均配置標準機架、配備UPS提供不間斷220V交流電源,經轉換輸出直流供電,以保證通信設備的可靠運行。
5 系統規劃和設想
(1)縣城配電自動化系統2001年底投入運行,各開關的FTU部分和公用配變的TTU均采用光纖實現與縣局主站的通信,光纖均采用8芯普通光纜沿10kV主干線架設。
(2)新建變電所。根據站點的重要性的地理位置,確定采用環入或"T"接方式接入系統。
(3)與省電力公司光纖通信網鏈接。省電力公司投資的王段220kV站--隆堯220kV站光纖通信設計在近幾年內竣工投運,屆時隆堯供電局即可很方便的與省電力公司聯網,實現數據共享。
(4)租賃光纖創收。憑借電力光纖覆蓋面廣的資源優勢,將富余的纖芯向社會租賃,創造經濟效益。
兩年來的建設和運行實踐證明光纖通信是電力系統中理想的通信方式。它不僅具有傳輸容量大、速率高、傳輸質量好、抗干擾能力強等優點,而且施工方便、維護費用低、運行可靠性高。電力線路四通八達,電力系統發展光纖通信有其它行業不可比擬的優勢,隨著光纜的不斷國產化,電力系統光纖通信必將迅速普及。
電子工程師職稱論文發表:《電子技術》是由上海市科學協會主管,上海市電子學會和上海市通信學會主辦的技術性月刊,擁有國內統一刊號、國際連續出版物號,在國內外均有發行,1963年創刊,是中國最早的電子類期刊之一,也是目前國內最具權威性、發行量最大的電子技術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