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我們知道sci期刊是國際上認可度較高的期刊,為了更好的識別期刊的影響力,我們通過期刊的影響因子來辨別哪些期刊的影響力更高,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一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載的文獻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說明這些文獻報道的研究成果影響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該刊物的學術水平高。那么sci影響因子多少算高呢?
SCI一般是收錄理工科的較多,我是學化學的,以化學為例,化學的論文明顯要比物理什么的好發,IF小于3的就很一般,5左右的算是你那個小專業優秀的雜志了,10左右就是你整個一級學科十分優秀的雜志,10以上的一般都是綜述類雜志,一般為約稿,很難投,20以上的cell,science,nature什么的大多為跨學科的,全國每年都沒多少。
碩士生畢業是要求有一篇3以上的才能畢業,碩博連讀是3篇,也就是說其實3以上就算不錯了。因為化學是個大門類,一般二級學科的專門雜志IF都不會太高,最好的也就是5左右,比如有機里面的JOC也就是3點多。影響因子不是越高就說明雜志越好,美國化學會的JACS也就是在7.8,比ANGEW10點多要少不少,但是其公認要比angew難接收,只是在評獎的時候遇到些外行的評委可能會吃虧,因為他們可能會注重IF。
推薦閱讀:sci影響因子越大越好嗎?
對于SCI期刊的影響因子,很多作者不是很明白,這個影響因子有什么用,影響因子現已成為國際上通用的期刊評價指標,它不僅是一種測度期刊有用性和顯示度的指標,而且也是測度期刊的學術水平,乃至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雖然影響因子并不是文章影響力的唯一因素,但確實主要的評判標準,那么是不是sci影響因子越大越好呢?
如果您現在遇到期刊選擇、論文內容改善、論文投稿周期長、難錄用、多次退修、多次被拒等問題,可以告訴學術顧問,解答疑問同時給出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