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新聞攝影是以攝影圖片的形式對正在發生的事件進行新聞報道。是使用照相機對新聞事實作現場紀實的新聞報道形式。攝影圖片是新聞攝影傳播信息的主要手段,主要依靠抓拍完成,其宗旨是說明事件,傳播消息,引發影響等。此外,新聞攝影一般都附有簡短的文字說明,以介紹事件發生的背景和過程等。
關鍵詞:新聞拍攝,攝像制度,新聞論文發表
一般來說,觀察和選擇在前,攝取在后;但攝取中又有觀察和選擇,且三者常常是緊密相連的。攝取時要充分發揮攝影技術技巧的作用,把初步選定的情節實地表現出來。這時,要以獲得最有代表性的情節的最佳瞬間形象為中心,并優先選擇拍攝點和拍攝時機兩個主要環節。因為拍攝點決定著主體的地位和畫面的基本結構,即拍攝時機則決定著主體的動勢和神態,這些都是構成畫面形象的基本因素。而這些因素的結合,實際上也決定著光感、透視、層次等等其他因素。當然,這些問題的解決,有時是一致的,但常常是矛盾的。在發生矛盾時,一般應服從對主體形象的表達這個大局,避免面面俱到,求大求全,以至妨害對主體的表現。
注重畫面的穩定性
(1)牢記四字要訣“平準穩勻”。平指的是畫面平正,橫平豎直;準指的是鏡頭言之有物,拍攝主題突出;穩指拍攝畫面不抖動,按照認知規律進行拍攝;勻指鏡頭運動變換速度均勻,運動鏡頭之間節奏協調,快慢有序。
(2)慎用推拉搖移等運動鏡頭。電視新聞的篇幅不長,應以固定鏡頭為主,固定鏡頭的時間長度可控,可以增加單位時間的信息含量,多用固定鏡頭便于觀眾短時間獲取信息。運動鏡頭可有目的地使用,以期增加新聞的表現力。
(3)熟練使用攝像機和三腳架。電視畫面的“動”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務必保證在鏡頭移動變換時保持畫面的穩定。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三腳架,無論是在室內室外,無論是采訪人物還是拍攝活動。搶拍重要場合和重要時機的鏡頭,常常來不及調整三腳架,可采取肩扛和手舉等方式進行拍攝,但也盡量找到依托物(比如靠墻),雙臂盡力支開并離開胸,盡量保持呼吸均勻,來保持身體和設備的平穩。
把握畫面的方向性
拍攝過程中要保持拍攝方向的統一,正確處理鏡頭的關系,使觀眾對于鏡頭里的空間和人物位置有一個統一的感覺。固定活動場所中則應注意選擇適合的拍攝角度,人物面對面訪談時,要注意觀察畫面中人物的面部和目光朝向,以正反打手法交代人物。
中心鏡頭拍攝成組
中心鏡頭,是反映新聞主要內容的鏡頭。所謂“做活做全套,拍攝拍成組”。圍繞中心鏡頭,還需要拍攝介紹性鏡頭、背景資料鏡頭、關鍵要素鏡頭等,包括介紹時間、地點、主題、過程、主要人物、環境、標志物等鏡頭。可根據新聞要素來設計鏡頭內容。
以后期編輯為拍攝依據
說的是沒有編輯意識的人員很難拍出好的畫面。攝像師應把握以下幾個方面:一要開機關機前做好預留。二要拍攝足量的轉場鏡頭。三要盡可能地做好場記。四要提前拍攝環境鏡頭,或返場補拍空鏡頭。五要細心選擇拍攝的背景,避免喧賓奪主。六要始終關注和突出拍攝主體。七要合理運用光線。八要精心捕捉有典型價值的視聽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