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移動設備的普及促進了新媒體行業的形成,新媒體營銷在企業營銷中的促進作用日益增大,因此高校對新媒體營銷課程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究十分必要。以新商科人才需求為背景,基于“靈動課堂”的教學模型,從腦動、心動、行動三方面進行教學模塊設計,構建“一體多元”的教學評價系統。結果顯示,該教學模式能夠有效達到教學效果,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知識、技能、職業素養以及自主學習的創新能力。
[關 鍵 詞] 新媒體營銷;靈動課堂;教學改革
一、引言
互聯網信息技術與數字經濟的發展以及移動設備的普及推動了新媒體行業的形成,新媒體技術的建設和完善促進了我國營銷模式的更新與轉變,并呈現方法多元化、形式多樣化的特點[1]。目前,數字經濟正在引領新時代的到來,數字技術不僅顛覆了傳統商業模式,同時也引領了傳統商科專業教育方向,新技術催生新經濟、新業態;新經濟催生新知識、新技能;新知識、新技能引領商科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新變革。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強調人才培養是大學的本質職能,本科教育要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健全人才培養體系[2]。
新商科背景下更加強調實踐教學的必要性,新媒體營銷課程盡管已經有部分教改創新研究[3,4],但目前來說還是一門新興課程,相對于傳統的營銷學課程,該課程是基于社會建設和發展以及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開始的教學活動,一方面需要教師對理論知識的傳授,另一方面需要將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在實踐探究中提升課程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先進性。可見,想要真正滿足企業對新媒體營銷方面的人才需求,提高人才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必須對新媒體營銷課程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改革與實踐探究。
二、新媒體營銷課程定位與目標
(一)課程定位
營銷學是一門交叉性很強的學科,而新媒體營銷課程是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其是從企業營銷的視角出發,對時下流行的新媒體生態系統進行介紹,包括微博、微信、手機APP、短視頻、直播平臺等。主要基于數字經濟建設和發展,結合各專業學生的知識和技能開設的教學活動。學生通過教師教授理論及布置實踐環節來了解目前主流新媒體的應用、營銷活動,以及推廣技巧和變現方式,掌握系統的新媒體營銷知識,扎實學生的專業素養,加深學生對新媒體的理解深度,提高運用新媒體進行營銷策劃及活動安排的能力。
(二)課程目標
課程充分考慮新商科的特點,以學生為核心,以能力培養為導向,以培養新商科背景下社會和行業發展需要的復合型拔尖創新素質人才為教學目標,讓學生感受到該特色課程緊跟時代發展,體現課程內容“有創新、有廣度、有意義”的特點,結合現實生活環境中新媒體運營實例切實地學習到當前主流新媒體運營和推廣的渠道和技巧,培養其創新創業意識,體現課程內容“有活力、有深度、有收獲”的特點。將專業教育和創新創業教育相結合,加強學生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
三、新媒體營銷課程靈動課堂建設
(一)靈動課堂模式
靈動課堂模式是一種提倡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模式,其主要是依據《陶行知教育文集》中解放頭腦、解放雙手、解放眼睛、解放嘴巴、解放空間、解放時間的“六大解放”教育思想而提出的[5]。在該模式下,通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由被動到主動,使其成為課堂的主體,具有學習的主動權,甚至可以進行角色翻轉,讓學生代替教師,引導教學活動和流程,充分體驗、探究、操作和思考課程的相關知識點。
(二)靈動課堂教學設計
1.教學目標設計:新媒體營銷靈動課堂主要是基于學生“學”的教學模式,根據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法,設立初級認知和高級認知兩個階段。初級階段包括記憶、理解、初級應用,使學生掌握新媒體行業的總體發展狀況、新媒體運營者的基本素養等內容,具備對當下社會中有關新媒體營銷的實際問題的分析能力。高級階段包括分析、評價、創造,使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新媒體營銷理論的基礎上自主運用新媒體進行營銷策劃、活動安排,熟練應用新媒體平臺客戶端進行相關創作。
2.教學內容設計:從“靈動課堂”的腦動、心動、行動三個方面進行多元教學模塊內容設計。
“腦動”主要指新媒體營銷思維的培養,理論知識教學模塊主要以教師為主導,通過板書、實際案例與PPT結合的方式為學生重點介紹章節中所涉及的現實營銷問題。讓學生充分思考新媒體營銷方式的典型優勢和特點,以及如何變現媒體的經濟價值、如何根據構建的用戶畫像進行市場定位等營銷問題。
“心動”是指學生從模仿、歸納到自主運營新媒體的過程。該教學模塊以新媒體營銷問題為導向,在教師講解章節知識點之后進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設計該章節的課程實例,如講解短視頻運營章節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提交短視頻作品,并向全體同學分享。同時,建立授課班級作品庫,所有作品均收錄在該作品庫,同時對所有作品進行點評。在此過程中,組隊協作的方式會極大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增加學習的趣味性;設計作品庫有助于學生自主思考,以及團隊協作能力,引導學生由被動到主動、由課內到課外、由依賴到自主、由接受到創造性地參加,與體驗式教學模式有相似的效果[6],使得教學形式和內容更豐富多彩,教學效果更加個性化和內化,同時可與實際短視頻營銷問題相結合。同時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作品評選環節的設計也極大地提高了學生鉆研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