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該文通過探索思政教學在《模擬電子技術》的實踐應用,闡述了思政教學進入專業課堂的重要性;通過課堂教育改革與創新,將思政教育點切入到模擬電子技術專業課程中,形成思政教學映射與融入專業教學的理念,做到思想政治教育與電子技術專業知識教育的有機融合,實現與教書育人目標相對應的,可觀察、可評估、讓學生有獲得感的教學成效。
關鍵詞:模擬電子技術 思政教學 映射與融入 有機融合
習近平同志強調,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教學課程,循序漸進螺旋上升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深化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學改革創新,需要不斷增強思政教學的思想性、理論性、親和力和針對性?!赌M電子技術》作為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通信工程等專業的學科專業基礎必修課,側重基本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教學,通過開展專題研究訓練,建立工程觀念,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計算能力和自學能力,要求學生有堅實理論基礎和工程實踐能力[1]。因此,專業課講授無論從理論教學還是工程實踐角度,思政教學的融入需要進行不斷的整合和設置。
1 樹立思政教學映射與融入專業教學的理念
推進思政課程融入專業教學,首先要在專業教學的過程中傳遞正確的價值,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辯證思維、科學思維和創新創造等職業素質教育融入模擬電子技術課程,建立以價值理念為主導的綜合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形成專業課程和思政教學協同育人的局面[2]。其次進行必要的課程優化設置,將思政內容貫穿于專業教育課程的教學大綱、課程標準、教學設計等各個方面,以循循善誘的引導方式培養學生的理想、責任、操守和合作精神,以潤物無聲的形式將正確的價值觀傳導給學生,教導學生做人做事的道理,激發青年學生無私的奉獻精神和激昂向上的陽光精神。使課堂教學成為引導學生學習知識、錘煉心志、涵養品行的過程,實現育人效果最大化。
2 充分認識思政教學的重要性
首先,思政教學魅力來自于其思想魅力,思政教學要想吸引人、感染人、打動人,就必須保有思想的品質。教育的本質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讓學生在歷史的跌宕起伏中把握規律,在現象的紛繁蕪雜中看清本質,在實踐的曲折前進中探索成功,這樣的思政教學自然更有魅力,更能走進學生的心靈。
其次,思政教學是講政治的,思政教學必須引導學生從政治上看問題,堅定政治信念,明辨政治方向,站穩政治立場[3]。要想把政治講得理直氣壯,講得直抵人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就需要以思想的方式講政治。有思想的思政教學才能讓學生洞察背后所蘊含的想法和方法,領會道理之中所蘊含的真理和情理,只有以思想的邏輯撞擊心靈,才能透過熟知領悟真知,才會有醍醐灌頂和豁然開朗之感[4]。
最后,思政教學的特殊性質和獨特價值要求教師擁有正氣、大氣和勇氣,擁有正氣才能使思政教學理直氣壯,擁有大氣才能使思政教學旗幟鮮明,擁有勇氣才能使思政教學直面問題切中懇切。教學要密切聯系實際,同頻共振,把個人夢融入中國夢,把大學生的愛國情強國志報國行融為一體,這也是用實際行動來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和使命。
3 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的思政教學改革與創新
推進思政教學進入專業課堂,對課堂教育進行改革與創新,需要改變以往單一的授課方式,引入靈活生動的課堂講解、課堂討論、PPT及多媒體展示等授課形式,將電子技術授課要點與思政要素聯系,找到專業課程中思政教育的切入點,形成思政映射與融入點。思政教育主題切實貼近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社會熱點、專業未來應用、大學生需求和興趣等內容,做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專業知識技能教育內容的有機融合,達到與教書育人目標相對應的,可觀察、可評估、讓學生有獲得感的教學成效。課程建設構架如圖1所示。
4 思政教學在模擬電子技術課程中的實踐應用
(1)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理論的融合應用。模擬電子技術作為計算機理論和應用中最重要的一門基礎學科,廣泛應用在互聯網和計算機等領域[5],需要學生在學習和行為上要有嚴謹的科學態度,樹立正確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按照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個人層面的要求引導學生的認知和行為。通過負反饋和正反饋的不同應用引入“文化自信”的理念,讓學生認同中國文化精神,理性的思考堅持文化的自主性和文化交流的雙向性的關系,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強。借“噪聲和干擾”概念引入生態文明建設,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處共融關系,追求人與生態的和諧尊重和維護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共生。
(2)實現科技發展應用與模擬電子技術課程知識的融合應用[6]。通過認識太陽能電池這一特殊二極管,了解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讓學生關心科學發展前沿,具有科學服務于人類的使命感與責任感,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意識。讓學生學會運用自己所學知識,在實踐中鍛煉技能,結合現狀就身邊的可持續發展發表自己的見解。學習集成電路的發展歷史和基礎知識,用直觀的實務樣品展示,展現科技發展的日新月異,從消費類電子產品到個人計算機,到通信信息技術,集成電路從最初的上百微米級,到如今的個位數納米級。在技術應用的實際體驗中讓學生感受5G和人工智能魅力,暢想人工智能、虛擬現實、互聯網、信息傳輸等領域的科技發展,讓學生感知5G將是萬物互聯的基礎,也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新動力,人工智能也將促進5G網絡的智能化應用,成為未來的發展重要方向,讓學生感覺科技在工作、生活、學習等方面應用的新未來。
(3)實現辯證思維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與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技能的融合應用。通過單管放大電路靜態工作點的設置,將“能量的轉化與守恒”同“付出與回報”關聯,讓學生明白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應該踏踏實實做事,相信有付出就有收獲,學會感恩家庭和社會,珍惜受教育的機會,學習收獲的不僅僅是專業知識,更要感悟寶貴的精神財富。利用理想集成運放的近似——“虛短虛斷”,將科學的嚴謹性和工程的近似性結合,引入“創新發展理念”,用中國科技創新實例,引發學生的興趣,以科技創新人物的事跡確立學習的楷模,讓學生理解科學創新是將科學知識轉化為生產力,技術創新是推動社會發展的杠桿。利用“增益帶寬積為常數”的原理引入“辯證思維”,要求學生善于以辯證思維來分析問題、思考問題,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權衡利弊中趨利避害,提高駕馭復雜局面、處理復雜問題的本領。
5 結語
思政教學要想入腦入心,進行必要的教學改革和創新,課程講授必須貼近大學生的實際和需求,要結合大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偏好,調整思政教學的授課方式,從社會熱點的分析態度淬煉學生的三觀,用專業學科的未來應用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展現科技的發展變化引發學生的共鳴,讓科學實驗的親身體驗培養學生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王建國,翟麗紅.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思政建設探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9,5(5):40,45.
[2] 翁蕓.《模擬電子技術與實踐》課程思政的探索[J].教育現代化,2019,6(31):198-200.
[3] 葉建軍.模擬電子技術與數字電子技術的優劣及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9,16(12):164-165.
[4] 劉濤,?;鄯?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思政建設探究[J].教育現代化,2019,6(58):214-215.
[5] 徐國光,史軍,李積珍,等.課程思政下高校育人工作融入專業課路徑研究[J].福建茶葉,2019,41(9):129-130.
[6] 許凌云.高校理科專業“模擬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模式探索[J].科技創新導報,2013(16):159-160.[1] 2
推薦閱讀:現代電子技術征稿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