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土地,為民生之本。人多地少的問題自古存在,而經濟發展迅猛的現代化社會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更是“無所不用其極”。為了提高土地的運用效率,在建造廠房等大型建筑群時,應當節約用地、合理設計。本文就此問題進行探討,并對布置理念和設計原則進行詳細闡述。
關鍵詞:運輸設計;工業總圖;節約用地
引言:
中國社會經濟促使了工業的發展,其用地問題逐步進入大眾視野。面對土地貧瘠,耕地緊張的國情,工業廠房的布置和設計需要更為科學合理。在實際劃分中,設計團隊很可能遇到征地形狀不規則、選址“奇形怪狀”、生產物品安全系數較低,對地形要求較高等問題。此時運輸設計和布置水平的重要性就體現了出來,設計團隊應當提升設計水平,為工農業發展不斷創造更多可能性。
一、必要性
從統籌規劃角度來看,為了達到節約用地的目的,應當正視工農業兩者之間的關系,平衡生產和節約用地兩者的協調,盡可能在已劃分好的、有限的土地上設計安排緊湊、科學合理的廠房。節約用地的必要性具體有以下幾點:
首先,中國幅員遼闊,土地廣袤,生活著十幾億人口。從古至今,人多地少都是政治發展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之一,這個問題始終阻礙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歷史的進程。[1]
其次,中國耕地占地和人口數量極其不匹配,人民的“糧食”問題十分嚴峻。糧食問題始終是世界上最為嚴峻、難以解決的問題之一,且常伴隨著水資源稀缺等問題。但中國長久的歷史發展中,大量土地沒有得到合理運用,致使現在許多土地存在水土流失現象,甚至存在較為嚴重的污染。
最后,中國正處于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時期,生態建設、建筑建設都無法避免對土地的占用,人多地少的問題在今后只會更為突出。
二、設計原則
(1)因地制宜
一般來說,貧瘠的土地或水土流失嚴重、坡度較為刁鉆的土地不會被用于耕作,廠房可以將其選址安排在這些劣地上,盡可能減少對農田耕地的影響。與此同時,在選擇劣地,因地制宜的時候,還應當盡可能避免出現對山頭的整改工作,例如硬砍、硬劈等,降低土方工程總量,節約施工成本。
為了達到節約用地的目的,設計團隊應當在廠房平面總布置工作上下功夫,設計時應當綜合考慮當地地質特點,降低對基建物資、勞動力的使用量,但不能影響廠房的質量和生產的連續性。設計過程中,可以將地形充分利用起來提高生產的效率,這一工作需要以物料的運輸方式和車間擁有的起重設備等為依據,借以地形的改造,將廠房盡可能建立在硬質、穩定的巖土層上,如有必要應當設置擋土墻防止出現更多的土地流失現象。[2]
(2)緊湊布局
如總平面布置朝著緊湊、有節奏的方向發展,則可能在減少廠區面積的同時增加了一些關于提升生產效率或被用于清潔的設備的布置。廠房的布置應當具備生產實用性、科學性和合理性。一般來說,建筑系數、廠區利用系數是評判一份圖紙是否符合“節約用地”這一主旨的重要系數。提高布局的緊湊性和科學性,可以采取以下幾個措施和設計方法:
1.減少使用不規則外形的建筑:從外部來看,使用外形規則的建筑廠房有利于整體結構的布置,因為建筑的間距是由此因素決定的,如果建筑物有凸出或凹進,會造成不必要的土地損失;從內部角度來看,許多傳統生產設備形狀較為獨特,對廠房形狀的要求較高,因此,為了節約用地,應當盡可能選擇形狀規則且較為先進的設備投入使用,配合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設計方法有利于縮小廠房面積。
設計時,應當綜合考慮建筑物的外形和生產工藝以及設計水平三者之間的關系,盡可能提高生產工藝水平和工程設計水平也有利于提升土地的利用率。據筆者了解,不規則外形的廠房與規則外形的廠房相比,前者占地面積高出40%。
2.縮小間距:縮小建筑物的間距有利于節約土地,提高物料運輸的效率。但這一切都必須建立在三個原則之上:一是,縮小間距,應當提前考慮好地形對廠房的保護作用,例如某些廠房存儲了危險物品,或生產危險物品,這些廠房應當被安置在特殊地形中加以掩護,利用地形特點完成防護、防火、防震、降噪、抗干擾等要求。因此,縮小建筑物建筑應當考慮好其在衛生、防火、安全等方面的需求;二是,地上與地下的管線承擔著運輸的作用,其寬度的布置應當符合國家規范和項目的技術要求。一般來說,管線的設計應當平順、便捷、相互獨立無纏繞、集中布置與分散布置合理結合、形成管廊帶。[3]除此之外,設計人員還可以使用共架等形式進行管線的鋪設,盡可能降低其占地面積;三是,施工現場運輸道路和廠房之間的溝通道路也起到運輸物料作用,設計中應當盡可能縮短這段距離,在提升運輸效率的同時降低占地面積。一般來說,會使用30%用地用于鐵路、膠帶運輸通廊等的建設,降低這幾種運輸方式的占地面積有利于節約用地、合理布局。
縮小間距的總原則就是不斷提升生產和設計技術,提高創新創造水平和總規劃水平,對廠房用地進行統一合理布置,使其達到各方面的效益平衡。
3.對廠房進行合理合并:上文提到,縮小各廠房之間的距離有利于節約用地,但其實現實施工中這種辦法可以降低的占地面積十分有限。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設計團隊可以適當合并廠房,以廠房的功能、生產時間等為合并依據,這對節約用地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例如:工藝較為連續的幾個車間可以進行合并,改變外部運輸的方式;大宗原料的倉儲廠房可以布置得更為集中;鼓風機和鍋爐房等輔助設施可以合并等。
4.豎向合并:除了水平方向進行合并,廠房的合并還可以朝著“豎向”發展。[4]設計團隊可以結合近年來新興的建設工藝和技術,運用自動化高層貨架不斷提高廠房的可作業層數和面積,降低其水平占地面積,在優先空間中不斷提高廠房高度,為生產企業創造更多經濟效益。這一舉措還在運輸、操作和日常技術生產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有效降低廠房造價和土地開荒的費用。
(3)建筑方位的重要性
廠房一般設置為坐北朝南的方向,這一方向的采光、通風等都自然條件都十分合理。實際上,廠房建造的土地地形大多數都呈現不規則狀態,且周邊環境復雜,無法做到坐北朝南的理想效果。為了滿足這種建造要求的同時不浪費土地,一般可以采用以下幾個設計原則:
1.順應征地形狀:順應征地紅線,盡可能平行、垂直這條線進行建筑結構的設計和構造,在提升廠房的平行布置可能性的同時避免出現三角形的建設區域。如果逼不得已出現三角區域,應當將其充分運用起來,建造輔助設施、生活設施,或綠化景觀等。
2.巧用相鄰道路:使用相鄰的兩條道路確定廠房走線和建筑的位置,可以提升土地的利用率;
3.巧用高壓走廊:如果征地中間穿過一條高壓走廊,可以以此為依據向兩邊擴展進行廠房建設,與高壓走向形成夾角,有效提升土地的利用率。
4.如廠房征地同時滿足上述幾種條件,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合理挑選,最終確定建筑的位置??紤]因素中應當加入建設水平、生產工藝及生產水平等。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提升土地面積,助力中國城鎮經濟發展,解決耕地不足的問題,相關管理單位、設計部門和建設公司甚至是生產單位都應當提高對土地節約這一問題的重視程度,盡可能提升廠房選址的合理性,把握設計構造的中心思想,并提升工藝技術水平,引進更多新型生產設備,利用細微之處降低土地的浪費率。
參考文獻
[1]王翠,張戚.工業總圖運輸設計與節約用地分析[J].現代食品,2020(16):8-9.
[2]李建壁.石油化工企業總圖運輸設計的節約用地問題解決方案研究[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9,No.300(18):100-101.
[3]王昱.總圖運輸與節約用地分析[J].建筑與裝飾,2019(13):12-12.
[4]時光.工業企業的總圖運輸設計探究[J].工程建設與設計,2019,No.420(22):149-150.
推薦閱讀:工業以太網論文參考哪些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