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文章分析了道路交通事故發生的原因,闡述了事故背后的一些必然但可預防的因素,借此表明公路交通事故的發生和發展受客觀規則的制約,這些規則可以有效地控制公路交通事故的增加,但必須根據《公路交通事故公約》的規定,對這些事故進行偵查和控制,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
關鍵詞:道路交通事故;規律;分析;預防;防治措施
道路設施在我國城市化建設的過程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城鎮之間加強聯系的重要基礎,給人類日常生活以及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提供了重要的作用。但是我國道路提供便利的同時,也頻繁發生安全事故,一些重大安全事故,甚至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不可控的損失和危害。為進一步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我們必須采取有效的預防措施。
1 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
交通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直接的,也有間接的,既有偶然的一面,也有必然的一面。這里主要從可預防、可控制的角度進行分析。
1.1 違反交通規則,隨意行走,任意行車
公路交通規則的目的是管制交通,減少交通堵塞、碰撞以及不正常交通造成的不必要的生命和財產損失。規則是好的,但是執行起來卻不是一蹴而就的,這必須是一個長時間循序漸進且不斷強化的過程。很多人安全意識淡薄,缺乏社會公德,以自我為中心,只享受道路交通帶來的便利,但又不愿意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不遵守公路交通規則,侵害大家的權益,嚴重危害道路交通秩序,造成交通混亂,甚至是事故的發生。
1.2 缺乏有效管理,設施不足,能力不夠
交通管理設施不足是造成事故的另一個重要直接原因。道路功能不高、道路狀況等動態信息無法提前預知,缺乏必要的交通管理設施設備和技術支持,交通人無法在安全的距離內提前收集道路信息,也無法提前對這些信息進行分析研判,更不談做出適當的交通決定。在特殊情況下,就很容易由于措手不及而發生事故。
1.3 特殊天氣影響,教育不夠,意識不強
天氣和氣候是人所不能夠控制的,但應對特殊天氣的安全責任意識是可以建立的,預防措施是可以事先制定的。一些雨雪、冰雹、大霧等特殊天氣,會對公路的行駛帶來嚴重的安全隱患,在這些天氣條件下行駛的話,駕駛員必須提高自身的責任與安全意識,盡量降低速度,與前后方車輛保持絕對安全的車距,在一些轉彎的位置更加需要小心控制方向和車速,結冰路段更要加設防滑鏈等安全設備,必要時停車下去檢查路況,決不可盲目行駛。
2 道路交通事故的可預防性和防治措施
2.1 道路交通事故的可預防性
對上述公路交通事故原因的分析表明,人、車輛、道路、環境等因素都有很大的影響,這些因素中人是主要因素,它既是行動者,也是交通管理者,更是公路的制造者和使用者。目前,我國正在采取各種各樣的有針對性的預防措施,以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例如,就駕駛員而言,根據統計分析,交通事故與年齡有關,也和教育水平有關,同時,交通事故的特征和模式也存在于交通事故的各個方面。所以,需要我們單獨分析公路交通事故,發現其中的規律,并為預防交通事故發生進行檢測和研究。有效的公路交通事故因管轄區而異,公路交通事故是預防公路交通事故的一個關鍵因素。
2.2 道路交通事故的防治措施
(1)提高認識,打消疑慮,樹立預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決心和信心。提高認識,消除疑慮是預防事故發生的首要條件。預防事故就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它的艱苦性和復雜性甚至超過了戰爭。我們首先就要牢固樹立戰爭必勝的堅定信念,遵守國家交通法律和社會公德,要教育引導全體人民樹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自覺為維護道路交通安全出謀劃策、讓道路交通安全成為全體人員的思想認同和行動自覺。
(2)調查研究,找準規律,建立預防的科學措施。加強研究、科學研判是有效預防交通事故的先決條件。預防道路交通事故只有信心和決心是遠遠不夠的,更重要是要有針對性的措施。要制定科學的、有針對性的措施,必須加強調查分析和多方研判,以確定、規范和定性道路交通事故,進行分類施策,并可以利用道路專家,如:車輛工程師、經驗老的駕駛員、教育人員、交通安全管理專家、公路警察和道路公眾聯合研究預防措施,并制定短期、中期和長期預防事故的計劃和措施。
(3)要強化交通安全意識。安全意識是指人們參與交通,自愿遵守交通法律和條例,并確保安全的心理狀態。交通活動是一種有意識的活動,首先建立安全觀念,人們才能做到這一點。自愿遵守交通法規,自愿規范他們的行為,接受交通安全管理。其次,提高公眾對道路安全的認識,應通過提高道路安全文化質量來實現。因此,加強道路安全教育和提高道路安全意識是一項常態化活動,必須時刻提醒,牢固扎根。
(4)道路交通安全日常管理要制度化、科學化、規范化。日常道路安全管理是道路交通安全的第四道防線。日常道路安全管理的制度化、科學化、標準化是實現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長效機制。日常道路安全管理包括車輛的年度檢查、日常檢查、駕駛員的管理和教育、駕駛執照與駕駛證以及相關證件的管理等,使駕駛員能及時提高對車輛的維修和保養。既能保持良好的技術狀態,也能迅速發現可導致事故的故障風險,例如:車輛制動裝置的磨損、轉向裝置的故障、輪胎燈光的問題等。
3 結束語
鑒于上述情況,公路基礎設施極大地促進了我國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的生活,但它們仍然非常容易受到交通事故的影響。但是,只要我們加強對企業、公路質量的監測和維護服務,加強全員的責任意識和安全意識,制訂有效的交通安全預防措施,構建交通安全長效機制,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是完全可以有效預防的。
參考文獻:
[1]劉玉增,王洪明.道路交通事故學[M].四川大學出版社,2015(05):57-89.
[2]許洪國.交通事故分析與處理[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01):43-66.
[3]許曉慧,管滿泉.道路交通管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08):23-49.
[4]丁立民.道路交通管理學[M].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15(06):97-116.
作者:陳焰明
推薦閱讀:交通系列職稱評審業績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