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的自然現象和人文現象空間分布以及兩者間關系的一門學科,內容豐富。在初中地理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本文則立足于信息技術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從引入視頻資源,激發學生興趣,應用智慧課堂,突出教學難點,提供多種工具,方便地理實踐三個方面展開探究。
一、引入視頻資源,激發學生興趣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影響學生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在現代的一系列教學理論中,其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而相比過去,在新課改的指導理念下,課堂教學的中心由教師轉變為學生,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興趣的激發變得更加重要。相比傳統的教學方法,信息技術不僅為教師提供了多媒體教學手段,也為教師提供了依托網絡的豐富素材庫,這使得教師所選擇的素材能具備更強的吸引力。初中地理的教學以區域地理為主,多樣化的區域地理視頻不僅能更好地導入情境,還能有效激發學生興趣。故在初中地理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引入視頻資源,充分激發學生興趣。
例如,在上“‘白山黑水’——東北三省”這一節課時,在課前的導入環節,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播放《航拍中國》中關于東北的片段。這一地理紀錄片以俯視的角度展現各地的不同風貌,能以獨特的美感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相比傳統的導入方法,通過視頻進行課程導入,學生更感興趣。而在視頻片段播放完畢后,教師即可以詢問:“同學們,你們對東北地區有什么樣的印象呢?能說出其地理特點嗎?”隨后,引導學生積極回答。通過視頻資源的引入,教師有效激發了學生興趣,為之后的高效教學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應用智慧課堂,突出教學難點
探究式教學成為當今最重要的教學方法之一,其以學生為中心,能更有效地培養學生高階思維和核心素養。但在時間上,其也對課堂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展翻轉課堂相當重要。課堂教學要突出重點,在過去的教學中,教師大多利用自身經驗把控教學重點、難點,主觀性很強,這也就導致很多時候學生所探究的教學重點、難點并不切合實際。信息技術的發展為教師提供了智慧課堂這一方式,其立足于快速、便捷的數據分析,能讓教師有效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這對于教師充分把握教學難點,進行針對性教學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澳大利亞”這一區域,教師就可以通過翻轉課堂的方式展開教學。學生的預習環節以學案為指導,以微課為學習的方法。其中,教師可以用智學網這種智慧課堂軟件布置導學案中的練習題。而在學生完成前置性作業之后,教師就可以利用軟件便捷地得出學生每道題的正確率。對錯誤率最高的問題進行錯因分析。教師發現,學生在“澳大利亞主要礦產資源與城市、工業分布的關系”這一知識點錯誤率較高,在之后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這一部分作為重點,開展探究活動。這樣,通過智慧課堂,教師有效突出教學重點,進行了個性化教學,這對于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重要的作用。
三、提供多種工具,方便地理實踐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實踐是現代教學非常重視的教學方法之一,而相比其他學科,地理學科更加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這從把地理實踐力列入地理核心素養這一點就能看出來。在過去的教學中,受條件的限制,很多地理實踐活動難以開展,這給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帶來了巨大的困擾。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的工具,不僅方便了學生交流,也大大方便了學生的調查和記錄。所以在初中地理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推廣信息技術的多種載體,切實方便學生開展地理實踐活動。
例如,在暑假或者寒假,教師就可以結合當今熱門的“環境污染”主題開展實踐活動。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噪聲污染”為切入點,讓學生調查居住地附近噪聲的大小。利用信息技術,學生則可以通過QQ、微信等線上社交工具及時交流。在調查的過程中,學生不必以體感確定噪聲,可以使用手機自帶的聲音測量工具進行測量。當然,在記錄的過程中,學生還可以采用互動地圖,將空間信息和文字信息結合在一起。這樣,利用信息技術提供的工具,教師能有效、便捷地開展實踐活動,更好地培養學生地理實踐力。
綜上所述,在當今的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利用對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巨大的作用。而在初中地理的教學中,教師需要以視頻資源激發學生興趣,以智慧課堂突出教學難點,以多樣化工具方便地理實踐活動,也唯有將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教學有機結合起來,教師才能切實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滿足新時代越來越高的教學要求。
推薦閱讀:初中地理實踐活動教學現狀及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