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國有福利機構在增強競爭意識,強化內部管理,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同時,要主動走向市場,要充分利用和發揮自身的資源優勢,在確保社會效益的前提下,面向社會,開拓市場,擴大服務,增加贏利,形成自我發展的良性循環機制。一是要向社會擴大開放。在確保做好“三無人員”收養工作,開展自費寄養業務的基礎上,努力創造條件,不斷擴大自費寄養規模,實現規模效益。二是要努力拓展服務領域。利用國辦福利機構人才、設備、設施等優勢,服務向社區延伸,既可與街道、社區等合辦、聯辦,也可為社區老年人提供日托、送醫送藥上門、居家生活照料等多種形式的低償養老服務。三是機構內部的保健康復、文體娛樂、教學設施與場地向社會開放,實行低償或減免費服務。四是加大宣傳力度。通過新聞媒體進行廣泛宣傳,擴大機構的社會影響,爭取國際友人和社會各界的資助和支持。
關鍵詞:福利機構,市場經濟,經濟發展論文
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化,市場經濟發展步子的不斷加快,社會化是社會福利事業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國有福利機構發展的必經之路。國有福利機構只有審時度勢,認清形勢,提高認識,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加強自身建設,擴大服務,增強競爭實力,實現市場化運作,才能在社會化的進程中求得生存與發展,在社會化的養老服務體系中真正發揮指導、示范、輻射作用,為社會福利事業的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更新觀念,轉變機制,增強自我突破的壓力
國有福利機構雖然多年來不斷深化改革,但吃“大鍋飯”的現象仍未徹底根除,舊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帶來的高成本、低效益的問題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它嚴重制約了國有福利機構的發展。面對社會福利社會化發展的新形勢、新挑戰,國有福利機構要充分樹立危機意識,認識到自己將步入公平競爭的環境,只有依靠自己的能力尋求新的生存空間和發展空間。因此,國有福利機構要勇于把自身置于社會的大環境中去重新思考、定位,圍繞市場搞改革,打破舊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建立符合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以增強自我發展的能力。第一,要破除“官本位”的思想,增強競爭意識和危機感,逐步擺脫對政府的依賴,融入公平競爭的大市場。第二,要破除“旱澇保收”、“等、靠、要”的思想,樹立市場觀念,自加壓力,努力拓展生存和發展空間,以服務占領市場,以市場創造效益。第三,要破除反正是“國有”的思想,增強內部運營成本意識,加強成本核算與管理,既講社會效益,又講成本核算,減本增效。
二、深化改革,強化管理,增強自我發展的實力
從全國依靠社會力量興辦福利機構的增長情況可以看出,規模化、社會化的發展趨勢顯示出了強大的生命力。在規模化、科學化管理、服務質量的競爭上都更加貼近市場。國有福利機構在市場化的進程中要贏得主動權,立于不敗之地,必須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和示范“窗口”作用。一是要深化“三項制度”改革。科學設置內部機構、崗位,優化組合,減少環節和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實行全員聘用制,貫徹公開、平等、競爭、擇優的原則,實施人員能進能出、職務能上能下、待遇能升能降的人事管理制度,引入競爭激勵機制,合理配置勞動力資源,形成充滿生機活力的用人機制;按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在實行指標任務完成情況和工作質量與工資獎金掛鉤的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逐步向職工的工資收入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直接掛鉤,實行按崗定酬、按任務定酬、按業績定酬的分配辦法過渡,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增強分配激勵機制。二是要完善服務設施,提高服務檔次。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福利服務設施的要求越來越高。國有福利機構對內部的建筑、設施、環境要科學規劃、設計,達到布局合理、設施先進、環境優美的要求。對新建、擴建、改建的專供老人使用的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設備與室內設施要嚴格貫徹執行民政部、建設部發布的《老人建筑設計規范》的標準與要求,并根據多層次的服務需求,按照高中低不同檔次設計、布局,配備相應的確保方便老人的生活服務設施;既要考慮到建立老人生活區與老人健身、文娛活動一體化的小型分散場所,又要考慮在機構內部建立有專業人員管理與指導的保健康復、文體娛樂大型中心活動場所。三是加強專業化建設,提高管理、服務水平。加強對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服務人員的培訓與教育。可采取脫產學習、在崗教育、內部培訓、外派進修、人才引進、自我培養等多種辦法和途徑,提高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培養一批適應機構建設和發展的各類人才、骨干。并可與所在地院校合作,組織所在地各級福利機構的從業人員進行業務培訓。與此同時,加強對外聯系,開展與國內外福利機構的合作,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醫療護理、保健康復、教育、休閑娛樂等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四是營造福利機構中的“家庭”氛圍。要進一步加強職業道德教育,樹立職工的敬業、奉獻精神,使職工把服務對象視為尊重的“顧客”,實行承諾服務,為他們提供優質服務;同時,發揮老人民主管理委員會的作用,定期召開座談會和開展“滿意度”調查,征求老人意見,不斷改進服務。對老人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做到件件有落實,事事有答復;經常開展符合老年人身心特點的文體娛樂活動,重視伙食的改善,科學配餐,尤其是逢年過節,要精心安排,讓老人在機構內過得稱心如意,消除“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惆悵情感,真正讓老人們在機構內過得安心、舒心、開心,幸福地度過晚年。五是按照價值規律合理定價,分檔收費。根據當地的經濟狀況及人們的生活水平測算服務收費標準,實行優質優價、優質低價、特困優惠等多種收費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