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創新驅動發展是經濟增長的重要指標,創新的目的是為了促進發展。遼寧省處在創新驅動轉型階段,要想穩定成功地過渡到這一階段,需準確客觀評價其創新驅動發展水平。構建創新驅動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利用SPSS軟件將數據標準化,對遼寧省創新驅動發展水平以探索性因子分析為主開展實證研究。比較和評價遼寧省在全國城市中的創新驅動發展水平,追溯和挖掘緣由。最后,對提升遼寧省創新驅動發展水平提出對策。
關鍵詞:因子分析法;創新驅動發展;遼寧省
衡量地區綜合競爭力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是創新驅動能力。目前,較之傳統的投資為驅動的生產模式,創新驅動發展的生產模式成為經濟發展的一種必不可少的經濟發展模式。遼寧省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受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等發展模式的影響較深,城市正處于由投資驅動向創新驅動過渡的瓶頸時期。因此,優化創新生態,促進創新轉化,壯大創新主體,完善遼寧省創新驅動發展模式,搭建完備的創新體系,已經成為實現區域經濟增長的迫切需求。
1 創新與創新驅動發展
英國學者費里曼指出,“經濟意義上的創新是指包括新產品、新工藝、新系統或新設備等形式在內的技術的首次商業性轉化”。美國經濟學家熊彼特(1912)從產品、生產方法、市場、供應來源以及組織五個方面對創新的概念加以闡釋。之后,納爾遜和羅森博格對創新的概念進行拓展,認為創新除了技術的生產以外,還包括技術的擴散、利用以及轉化。簡言之,創新是通過新方法、新手段、新思維促進新技術的產生、發展、應用以及延展的一系列過程。
創新驅動發展的理論基礎是經濟內生增長理論。創新驅動發展的概念最早由美國管理學家Porter(1990)提出,他將鉆石理論作為研究工具,參考發達國家的發展歷程,其認為國家經濟發展有四個歷程。這四個歷程分別是,以生產為主的階段、以投資為主的階段、以創新為主的階段,最后過渡到以資本財富為主的階段。創新驅動發展是指經濟增長主要依靠生產技術的提升,創新理念的推行的一種生產發展模式,其通過自主創新充分發揮知識和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帶動作用。
2 創新驅動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和實證分析
2.1 因子分析法簡述
探索性因子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EFA)本質上是一種多元統計分析方法,是一種可以找到多元觀測變量的本質結構、并進行數據“降維”處理的數據分析方法。因子分析的目的是在提取公共因子。因子分析的數學模型可以簡記為:Mi=Ai1F1+Ai2F2+…+AimFm。其核心思想是“降維”。不同于主成分分析法,探索性因子分析更多地是主成分分析的一種推廣使用,在變量變換的基礎上,還需要構建因子模型,并描述原始變量之間的相關關系。因子分析中的原始變量是公共因子的線性組合,根據相關性大小把變量分組,使得同組內的變量之間相關性較高,不同組的變量相關性較低。
2.2 指標選擇與數據收集
目前,國外對創新驅動發展指標的相關研究已趨于成熟,建立起一套具有學術共識的評估體系。如歐洲創新記分牌(EIS),ITIF&Kauffman國際評價機構提出的7大核心指標,Furman等(2002)提出的國家創新驅動體系。而目前國內對于該方向的研究較少。學者分別以某一局部地區或者某一領域為靶向,建立評估指標體系并對指標體系的科學性和適用性進行理論探討,如蔣玉濤、招富剛(2009),崔有祥、胡興華等(2013),吳優、李文江等(2014),吳海建、韓嵩等(2015),胡春萍、李文慧(2016),薛曜祖、黃蕾(2016),王進富、候海燕(2016),申靜、劉瑩(2018),李旭輝、鄭麗琳(2019),周海燕(2019),任莉萍、楊虎(2020),袁永、胡海鵬(2020)等。
基于前人研究,并結合《2018年中國統計年鑒》《2018年遼寧省統計年鑒》中的數據指標,選取16個指標,既包含相對量的指標,也包含了絕對量的指標。采用四分法對遼寧省創新驅動發展水平構建評價指標體系,指標體系如表1。
2.3 數據分析及創新驅動發展水平評價
2.3.1 數據處理及分析
指標體系的綜合信度為0.945,衡量創新驅動發展各項水平的指標的信度在0.9左右。該指標體系能夠測量遼寧省創新驅動發展水平,具有較高的可信度,如表2。
本文采用的16個指標的KMO檢驗值是0.842,該值在0.8至0.9之間,選取指標適合作因子分析。如表3。Bartlett球形度統計量的顯著性小于0.01,意味著各變量之間存在顯著的相關性,因此有必要對指標進行因子分析。
2.3.2 遼寧省創新驅動發展水平評價
(1)創新支撐水平評價。由于第一個公共因子支撐因子。支撐因子得分為0.92255,位列第4位。遼寧省創新支撐水平,是遼寧省創新驅動發展的一個較為明顯的優勢,遼寧省排在前列。
(2)創新投入水平評價。第二個公共因子是投入因子。投入因子得分為-0.28989,位列第15位。遼寧省創新驅動發展在經濟水平、基礎設施、信息化的投入都處于中等水平。
(3)遼寧省創新產出水平評價。第三個公共因子是產出因子。產出因子得分為-1.22497,位列第28位。在全國31個省市的排名非常靠后,由此可以看出遼寧省在創新產出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
(4)創新發展水平評價。第四個公共因子是發展因子。發展因子得分為-0.36439,位列第15名。遼寧省創新驅動過程中創新發展的范圍和深度不夠。
推薦閱讀:建筑經濟方面論文發表期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