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新中國已經走過了70年不平凡的發展歷程。如今,全國人民正以70年大慶為新起點,沿著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道闊步邁向更加美好的明天。70年來,我國社會主義新聞學在黨的領導下,從小到大,由弱到強,砥礪前行,如今正處于歷史上學科發展的最好時期。面對新時代的召喚,面對黨和人民的期盼,如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往開來,開創學科發展的新時代,是需要我們積極面對的問題。
要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學科發展新時代,首先需要全面總結中國共產黨新聞工作的歷史經驗與理論成果,唯此才能更好地了解中國社會主義新聞學是怎么來的,其初心是什么,有哪些歷史經驗和優良傳統需要我們繼承和發揚。
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講話時指出:“在長期實踐中,我們黨的宣傳思想工作積累了十分豐富的經驗。這些經驗來之不易、彌足珍貴,是做好今后工作的重要遵循,一定要認真總結、長期堅持,并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我們要善于總結黨的新聞工作的歷史經驗與理論成果,將其作為指導當前和今后工作的依據與遵循。
中國共產黨幾代領導人都十分重視新聞工作,將其視為“思想武器(毛澤東)”“思想中心(鄧小平)” “黨的生命(江澤民)”“執政資源(胡錦濤)”。他們在指導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實踐中所開創的黨的新聞工作優良傳統,所總結的新聞工作歷史經驗和理論成果,都是我們今后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學科發展新時代的依據和遵循,特別是習近平同志2016年2月19日在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上提出的“堅持黨的領導,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以及“牢牢堅持黨性原則,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牢牢堅持正確輿論導向,牢牢堅持正面宣傳為主”,都是對中國共產黨新聞工作歷史經驗所作的總結與概括,需要我們認真領會,嚴格遵循。
要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學科發展新時代,還要積極借鑒國外新聞學專業理念與學術成果。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同志在哲學社會科學座談會講話中提出理論研究要做到“既要立足本國實際,又要開門搞研究。對人類創造的有益的理論觀點和學術成果,我們應該吸收借鑒”。
近代報刊發端于西方國家,他們新聞學的產生也早于中國。西方新聞業在長期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提出了許多反映新聞傳播一般規律的專業理念,如新聞價值理論、客觀報道原則、新聞自由與社會責任思想等。這些都是反映新聞工作基本原理和原則的成果,我們應該積極加以吸收和借鑒。當然,我們的吸收和借鑒應該是有立場、有價值傾向的,而不能照抄照搬,更不能“言必稱西方”。因為即使是這些原理性和原則性的東西,不同的立場和價值觀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和不同的實踐方式,因此需要我們用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去分析、判斷、借鑒。
要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學科發展新時代,還要深刻闡述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聞工作適應新媒體環境和新時代發展需要所形成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2018年8月21日,習近平同志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講話中提出了“九個堅持”,并將其看作是十八大以來黨在實踐中“不斷深化對宣傳思想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對這些理論成果我們要做好解讀和闡釋,理解其理論內涵及其實踐價值。
“九個堅持”包括堅持黨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領導權;堅持思想工作“兩個鞏固”的根本任務;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全黨、教育人民;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持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堅持提高新聞輿論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堅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這些都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一直堅持的重要原則,也是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是反映新時代我國新聞工作新特點新認識新規律的重要理論成果。
道路已經開通,方向已經明確。要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新時代,需要我們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讓我們為構建一個能夠真正體現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反映中國社會主義新聞工作基本經驗,既具有學術和理論價值,又富有實踐和現實指導意義,能夠經得起實踐檢驗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聞學學科體系而努力奮斗。
推薦閱讀:《貴州社會主義學院學報》(季刊)創刊于1998年,由貴州省社會主義學院主辦。本刊是以高舉鄧小平理論旗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宣傳和研究黨的統一戰線理論、方針、政策和交流統戰工作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