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新一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傳統行業搭載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向智能化發展已成趨勢,智慧物流成為物流業發展的未來方向。京東集團的青龍系統是我國智慧物流產業中居于領先地位的物流信息系統,標志著我國物流業在智慧化方向的不斷探索。智慧物流的發展在我國存在著物流企業成熟度較低、缺乏健全的物流信息標準體系、社會資源整合體制機制不健全等問題。為此,應制定發展戰略,支持智慧物流健康發展,健全物流信息標準體系,建立智慧物流專門部門,培養復合人才。
關鍵詞:大數據;京東物流;智慧物流
對于大數據最早的引用來源于Apache的開源項目Nutch,意指需要同時進行分布式處理分析的數據集[1]。云時代的來臨標志著新一代信息技術愈加深入地滲透到各行各業的發展。物流企業逐步實現信息化、大數據技術在物流產業的應用推進了其智能轉型與產業調整的進程,智能化、自動化、可視化、網絡化、可控化的智慧物流將極大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智慧物流概念的提出與國內外發展現狀
(一)智慧物流概念及其提出
物流活動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物流是指物質資料等在時間空間兩個層次上的狀態變化的過程;智慧物流是在此基礎上,利用先進的大數據信息收集、處理、流通等技術,把人員和系統更好結合起來,使物質資料的移動實現網絡化、自動化、智能化、可視化、可控化的整個過程。
智慧物流的概念最早來源于2008年11月IBM在外國關系理事會上首次提出的“智慧地球”。2009年美國總統奧巴馬公開肯定“智慧地球”思路,并將“智慧的地球”作為美國國家戰略。奧巴馬總統認為,IT產業應通過“物聯網”與互聯網的整合使人類的生產生活達到“智慧”狀態,從而提高整個社會的生產效率,使資源配置更趨合理,資源利用更趨高效。同年,IBM公司提出建立一個面向未來的具有先進、互聯和智能三大特征的供應鏈,通過感應器、RFID標簽、制動器、GPS和其他設備及系統生成實時信息的“智慧供應鏈”概念,緊接著“智慧物流”的概念由此延伸而出。智慧物流的理念順應信息時代發展,標志著物流業未來發展趨勢主要以大數據、云計算以及人工智能為技術支撐,全面優化物流的各個環節,提高各方效益,優化資源利用,通過建立智能化的管控系統,使得物流配送面向各主體,實現更加高效的深度協同,從而打造智慧化物流體系。
(二)智慧物流國內外發展現狀
1.國外發展狀況
近年來,智慧物流在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發展較快。智慧物流的發展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礎設施和技術研發水平的保障為支撐。當前較多學者認為,智慧物流相關系統的建立涉及如物流仿真技術、識別與感知技術、物流實時跟蹤技術、智能倉儲技術、物流數據管理平臺、數據交換技術等。國外很多綜合物流企業早在數年前就已經實現智能倉儲、智能物流規劃、智能配送等先進技術的應用,包括自動化立體倉庫、搬運機器人、自動化裝卸叉車、無人機、無人車、物流倉儲系統以及無線射頻識別技術等。Tesco、亞馬遜等企業已于2015年開始自己的RFID實施項目。以亞馬遜總部Tracy運營中心為例,入庫時采用Cubiscan測量系統,可以高效率掃描入庫產品的外形尺寸數據,提升入庫效率,并使用入倉成像系統簡化了收貨流程,大規模使用了Kiva機器人進行貨物分揀,較大程度上提升了訂單處理效率。美國的一家生產工程機械和礦山設備的公司Caterpillar開發出基于仿真模型以及倉儲、顧客服務信息、倉庫管理等各方數據對于物流成本的影響來進行物流的整體規劃設計軟件,從而在實際應用中大大增加了銷售額,降低了成本支出。
此外,智慧物流的發展也依托國家的相關政策的保障。早在2009年,“智慧地球”的理念就已上升為美國國家戰略,政府投入較多資源在物流信息和數據的采集上,建設了功能較為完善的智慧物流基礎設施和信息管理平臺[2]。大部分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等都擁有比較全面的物流業相關標準,健全的物流信息標準體系可以為流通中的各方提供非常大的便利。
2.國內發展狀況
在“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之下,大數據相關技術為我國傳統物流業向智能化轉型升級賦予了強大的動能,物流智慧化將會對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起到關鍵作用。
數年來,相關國家政策的出臺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我國物流企業逐步向物流智慧化轉型。雖然我國智慧物流開發具備了一定的基礎,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整個行業尚處于發展初期。一些大型物流企業在先進技術方面的研究開發有了一定成效,在倉儲、分揀、運輸、配送、管控等方面基本實現了自動化,并能夠依托計算機對相關數據進行收集分析,以不斷優化物流的各個環節,很大程度上降低企業的成本,整個物流過程的操作效率和操作精準度都大大提高。行業具有代表性的企業比如京東物流、菜鳥、順豐等。但在為數眾多的中小型物流企業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比例甚低,它們沒有自己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由于融資、規模、運輸能力等問題,這些中小型物流企業想要實現智慧化轉型升級非常困難,物流的許多環節依然完全依靠人工,用戶沒有辦法實時跟蹤物流狀態,整個過程時間較長,容易造成物品丟失損壞。這些企業也沒有完善的風險控制和解決能力,這使得這些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沒有充分的優勢,也會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場秩序的混亂。
從整個物流行業來看,一些大型企業居于領先地位,具有較為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人才,但從智慧物流發展的標準來看仍存在不足。大部分企業都未能信息化物流配送“最后一公里”,大部分工作仍然依靠人工完成。顧客家距離快遞點較遠、收取保管費、物品丟失損壞等問題頻現。基于此,無人配送站、無人機、無人車配送也相繼成為了各大物流企業解決其配送“最后一公里”難題的重要舉措。
推薦閱讀:物流信息化論文投稿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