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加強飼養管理飼養種鵝應以放牧為主,讓其充分運動,能夠采食青草,并適量補飼,使其保持良好的體況,對產蛋高峰期的母鵝和配種頻繁的公鵝,要在其飼料中添加魚粉、豆餅、骨粉等,并適當延長光照時間。
本文選自:《中國家禽》主辦: 中國畜牧業協會;中國農業科學院家禽研究所;江蘇省家禽科學研究所,周期: 半月,出版地:江蘇省揚州市,語種: 中文;,開本: 16開,國際刊號:ISSN1004-6364,國內刊號:CN32-1222/S,郵發代號: 28-87,復合影響因子: 0.415,綜合影響因子: 0.294,創刊時間:1979。全國畜牧獸醫類優秀期刊,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一、良好習慣關。要搞好產蛋前及開產的飼養管理工作,使種鵝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以提高繁殖性能,打下良好的生產基礎,確保多產蛋并孵出又多又好的雛鵝。
二、人工換羽關。經控制飼養后的后備種鵝,應在開產前60天左右進入恢復飼養階段。此時種鵝的體質較弱,應逐步提高補飼日糧的營養水平,并增加喂料量和飼喂次數,日糧蛋白質水平控制在15~17%為宜。經20天左右的飼養,種鵝的體重可恢復到飼養前期的水平。種鵝開始陸續換羽時,為了使種鵝換羽整齊,縮短換羽時間,節約飼料,可在種鵝體重恢復后進行人工強制換羽,即人力拔除主翼羽和副主翼羽。拔羽后應加強飼養管理,適當增加喂料量。公鵝的拔羽期可以比母鵝早2周左右進行,以便后備種鵝能整齊一致地進入產蛋期。
三、選優汰劣關。產蛋前對鵝群要進行選優汰劣。對于育成鵝(后備種鵝),要選留那些體重、膘情適中、體形、外貌、毛色符合本品種要求、適時開產(200~240日齡)的母鵝。對于經產種鵝,要參考以往的產蛋記錄,選留產蛋多、蛋重適中(130克以上),蛋形、殼色正常且無(或弱)抱性的母鵝。公鵝則要求陰莖發育正常,雄性強。開產前30天左右對鵝群逐只進行小鵝瘟、副黏病毒病和雛鵝新型病毒性腸炎等疫苗的注射,同時進行1~2次藥物驅蟲。要對鵝群合理組群。每群應在60~100只,并保持適當的公母比例:中型鵝1:4~1:5,小型鵝1:6~1:7。另外,留3%左右的后備公鵝。
四、分開飼養關。臨產母鵝和未產母鵝要分開飼養。臨產母鵝有如下特征:羽毛緊湊有光澤,尾羽毛直;后腹寬大、下垂、松軟且有彈性,恥骨間距離寬;喜歡吃礦物質飼料,如貝殼粉、田螺殼粉、石粉等;喜歡在公鵝身邊行走,而且動作緩慢。放牧臨產母鵝時,不宜驅趕過快、過遠,應多放牧于河流、水庫,以便配種。
五、槽位設置關。產蛋期的鵝群采食量很大,因此要給產蛋鵝設計適當的飼槽和水槽位置。每只鵝應占有3~5厘米的飼槽位置和2.0~2.5厘米的水槽位置,并且每4~6只鵝設置一個產蛋窩。
六、營養供給關。產蛋母鵝要以舍飼為主、放牧為輔。日糧營養要滿足產蛋種鵝的營養需要,日糧的營養水平要求是:代謝能11.3~11.7兆焦/千克、粗蛋白16~17.5%、粗纖維5~6%、鈣2.2~2.6%、磷0.6~0.7%、賴氨酸0.69%、蛋氨酸0.32%、食鹽0.3%。日糧每天飼喂3次,每只日喂量0.15~0.2千克,晚上11點左右喂1次料效果更好。另外,要經常供給20~25%的青綠飼料,在鵝舍內和運動場上設置料盆,并添加干凈的貝殼粒讓鵝自由采食,以滿足種鵝對礦物質的需要。
七、飼料補喂關。種鵝產蛋前一個月開始補料。補料時,應根據鵝糞形狀來判斷日糧中精料、粗料含量是否恰當,如果鵝糞粗大松散,用腳輕輕撥一下可分幾段,就說明粗料、精料、青料搭配適當;如果鵝糞細小結實,說明精料多青料少,應進行調整。
八、補充光照關。種鵝飼養大多采用開放式鵝舍,如果僅利用自然光照,不采用人工補充光照,會對產蛋有一定的影響。種鵝開產前30天,要在自然光照的基礎上每周增加半小時的人工光照,種鵝開產后至整個產蛋期保持16個小時光照。光照強度以每12~15平方米開一盞40瓦的普通燈泡為宜,燈泡吊高2米。光照強度切忌忽強忽弱,光照時間切忌忽長忽短。10月份開始產蛋的種鵝,自然光照每日只有10個多小時,必須在晚上開電燈補充光照,使每天實際光照達到13個小時左右,此后每隔1周增加半小時,逐漸延長,直至達到每晝夜光照16個小時為止,并將這一光照時數保持到產蛋期結束。采用人工補充光照,彌補了自然光照不足,能促使母鵝在秋、冬季增加產蛋量。
九、圈內產蛋關。要通過訓練讓鵝養成在圈內產蛋的良好習慣。每天早晨放牧前應檢查鵝群,如發現個別鵝鳴叫不安,腹部飽滿,尾羽平伸,泄殖腔膨大,行動遲緩,對欲上巢的母鵝,應捉住觸摸,如果有蛋應讓其留在圈內,待產蛋后再外出放牧。母鵝有回窩產蛋的習慣,放牧途中如看到母鵝不吃草,頭頸伸長、鳴叫,有“戀巢”表現,就要把鵝趕回圈內產蛋。另外,初產母鵝有的不會回圈內產蛋,如果發現在草叢中產蛋,要將母鵝連同所產的蛋一同帶回圈內產蛋窩中,經過1~2次訓練蛋鵝便會習慣回圈內產蛋了。一般種鵝早上和傍晚放水時交配次數較多,所以早晚要有充足的時間放牧,要選擇清潔的池塘供鵝洗浴、飲水和交配。為有利于種鵝進行交配,池塘水深應在1米左右。種鵝進入產蛋期,生理上會發生很大變化,免疫力下降,對環境變化格外敏感。因此,必須強化管理,讓鵝有舒適安逸的環境,以保證鵝群的穩產、高產。要做好一切清理、消毒工作。嚴禁場外人員和貓、犬等動物進入鵝舍,以保持環境安靜。
十、種蛋收存關。母鵝產蛋多集中在下半夜至第二天上午8點之間,部分鵝下午產蛋。所以,在上午10點前后、下午4~5點各撿一次蛋。撿回的蛋要及時用軟鉛筆在其頂端記上產蛋日期,以便掌握種蛋適宜的入孵日期,也有助于檢查不同時期種蛋的質量,及時調整種鵝的飼養管理。種蛋應存放在溫度5℃~18℃、濕度65~75%、清潔衛生、通風良好的地方。對于表面臟污的蛋只能用干布擦拭,禁止用水洗刷,因為水洗后蛋殼膠膜層被破壞,病原微生物容易入侵,影響種蛋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