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本篇農業職稱論文對不同水稻苗床壯秧劑在苗床期間對水稻秧苗素質及病害發生情況進行試驗,通過對各試驗處理在苗床期間的生長表現及調查數據,來調查壯秧劑在水稻不同生長階段的表現作用,以試驗出最佳品牌的壯秧劑及操作方法。
推薦期刊:《中國水稻科學》創刊于1986年,為中國水稻研究所主辦的學術性雙月刊。《中國水稻科學》還辦有姊妹刊《Rice Science》(英文版),接受國內外作者的投稿。《中國水稻科學》為中國水稻研究所主辦的全國性水稻科學學術性期刊。雙月刊,國內外公開發行。刊登以水稻為研究對象的未經發表的專題研究報告、學術論文、綜述、新技術新方法研究成果、學術活動簡訊等。
關鍵詞:水稻 壯秧劑 應用效果
1 試驗目的
本試驗采用水稻苗床應用不同壯秧劑,通過其在苗床期間的表現,調查水稻苗床生長期間各項指標發育情況,經對比后做出總結。為降低試驗過程中外界因素對結果的影響,該試驗通過搜集不同種類壯秧劑,最終安排在同一棟大棚內,采用相同的管理方式。
2 試驗條件
(1)試驗作物:水稻;供試品種:龍粳21。
(2)試驗地點:試驗設在八五六分公司第十管理區11#1區集中育秧大棚進行,土壤類型為白漿土,土壤pH6.1,有機質含量33.56 g/kg,堿解氮285 mg/kg,有效磷含量23.3 mg/kg,速效鉀152 mg/kg。
(3) 試驗處理(如表1)
3 試驗方法
試驗采取小區對比法,每處理20行,每行5盤,共100盤。各處理均采用施保克加蕓薹素浸種,4月8日播種,苗床期間采用相同管理方式。
4 調查方法及內容
4.1 調查時間
調查時間為5月10日。
4.2 調查內容
主要調查水稻苗床秧苗素質包括出苗時期、出苗率、葉齡、根條數、三葉長、地上部、地下部干重、鮮重及苗床期間病害發生情況。
4.3 調查方法
各處理均選擇長勢均勻且能代表大部分群體的100 cm2,從中隨機選取100株作為調查對象。按照以上方式每個處理選擇三個點,最終以得出數據的平均數為準(如表2)。
4.4 結論
通過對各試驗處理在苗床期間的生長表現及調查數據得出,不同壯秧劑在水稻不同生長階段的表現作用有所不同,具體表現如下:
(1)通過表2結論可知,處理3和處理5,使用液施苗床肥和益農壯秧劑的水稻較其他處理在出苗日期上提前1天,其他處理之間沒有明顯差異。
(2)處理2苗初乳、處理5益農和處理7北大倉三種壯秧劑出苗率略高于其他處理,幅度在0.2%~0.3%之間。
(3)各處理之間,葉齡進程存在零星差異,主要都生長在3.1~3.2葉之間。根條數最多的處理3液施苗床肥的處理較根條數最少的處理1壯家寶壯秧劑多0.4條,較其他處理多0.2~0.3條。
(4)各個處理在三葉長在7.3~7.6 cm之間,莖基部寬在2.1~2.4 mm之間,差異不明顯且都符合機插中苗標準。
(5)地上部百株干重及鮮重最多的是處理3液施苗床肥,地下部百株干重及鮮重最高的是處理4苗必壯。
(6)各處理在本次試驗過程中,均有零星立枯病發生。
5 結論
(1)在本次試驗中,處理3液施苗床肥在使用方法上較其他壯秧劑的拌土使用有所不同,液施苗床肥是在播種前和1.5葉期分基施和追施兩種,并且在1.5葉期追施后需清水洗苗,將肥液沖到土壤中以供秧苗吸收。種植戶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適合的壯秧劑。
(2)不論使用哪種壯秧劑,都必須將壯秧劑與苗床土混拌均勻。
以上數據及結論,是各種壯秧劑在本次試驗中的表現,僅供參考。為進一步驗證,有待于繼續開展該與本試驗相關的試驗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