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以齊黃34大豆品種為材料,研究三種播種機(派克、馬特馬克和嘉祥大豆播種機)在相同行株距播種條件下收獲期大豆的單株莢數、單株粒數、百粒重及產量。結果表明:用派克播種機播種,大豆密度最高,雖單株莢數和粒數下降,但因播種均勻度較好,產量最高;馬特馬克播種機播種,密度最低,但單株莢數和粒數最多,播種均勻度也較好,產量次之;嘉祥大豆播種機播種,密度較高,但均勻度較差,產量最低。
關鍵詞:大豆;播種機;密度;均勻度;產量
機械化是大豆生產發展的方向。機播是決定大豆產量和生產效率的關鍵。黃淮海地區大豆種植分散,機械化程度低,也缺乏高質量的大豆免耕播種機。因此通過試驗篩選出合適的播種機對黃淮海地區大豆規?;a具有重要意義。
大豆播種機播深的一致性和種子分布的均勻度將決定出苗的密度和均勻度,影響大豆的主要農藝性狀及產量。以往研究,有關不同種植密度、行距等因素對大豆農藝性狀及產量影響的報道較多[1-4],但未見不同播種機所致大豆密度和均勻度差異進而影響大豆產量的報道。本研究選用三種播種機,以大豆品種齊黃34為材料,進行田間播種試驗,并通過農藝性狀及產量統計分析,選出可以保證大豆高質量播種的播種機,為大豆大規模生產提供機播保障。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品種與播種機
齊黃34: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選育的蛋白脂肪雙高型夏大豆品種。黃淮海夏播生育期平均108 d,有限結莢習性。株型半收斂,株高68.8 cm。主莖15節,有效分枝1.2個,底莢高度21.4 cm,單株有效莢數32.0個。單株粒數68.6粒,單株粒重18.6 g,百粒重26.9 g。卵圓葉,白花,有棕毛。籽粒圓形,種皮黃色、無光,種臍黑色。粗蛋白含量42.77%,粗脂肪含量21.26%。
播種機類型:派克播種機(APEAK 2BMTF-6)、馬特馬克播種機(MaterMacc)和嘉祥大豆播種機。
1.2 試驗田基本概況
試驗于2018年在山東省鄒平市明集鎮南宋村進行。土壤肥力中等偏上,地勢平坦,地力均勻,壤土。前茬作物為小麥。
1.3 試驗設計及方法
三種播種機設定的播種株距均為10 cm,行距均為50 cm,均重復3次。大豆生長期間田間管理措施保持一致。
1.4 測定指標及方法
取小區中間兩行連續10株為考種樣本。三種播種機,9個試驗小區各取1次。收獲時,調查密度(本試驗密度數值均為666.7m2的量)、單株莢數、單株粒數、百粒重;全小區收獲計產(本試驗產量數值均為666.7m2的量)。
1.5 數據處理
采用DPS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類型播種機對大豆農藝性狀的影響
在相同播種條件下,不同播種機的實收密度差異較大,派克播種機的密度最高,為10 835.3株;其次為嘉祥大豆播種機,密度為8 269.0株;馬特馬克播種機密度最低,為7 419.7株(表1)。由表2可以看出,派克播種機和馬特馬克播種機3個重復間的標準誤較小,說明其播種的均勻度較好;而嘉祥大豆播種機3個重復間的標準誤較大,說明其播種的均勻度較差。
三種播種機播種會導致密度的差異,并且密度越高,單株莢數和單株粒數越少,由高到低依次為:馬特馬克播種機﹥嘉祥大豆播種機﹥派克播種機(表1)。
采用派克播種機播種,大豆的百粒重最大,而馬特馬克和嘉祥大豆播種機播種,百粒重差異不明顯。這表明,百粒重的高低與密度、均勻度沒有明顯的關系(表1)。
2.2 不同類型播種機播種對大豆產量的影響
由表3可以看出,派克播種機播種,產量最高,其次是馬特馬克播種機,嘉祥大豆播種機播種產量最低。馬特馬克、嘉祥大豆播種機與派克播種機播種相比,產量分別降低22.7、35.9 kg,減產達顯著水平,前兩者之間產量差異不顯著(表3)。
綜合來看,派克播種機播種,密度最高、播種均勻度較好,產量最高,平均為255 kg;馬特馬克播種機播種,密度雖比嘉祥大豆播種機低,但播種均勻度較好,產量高于嘉祥大豆播種機(表1—表3)。
3 討論與結論
先前報道主要關注于合理的種植密度、行距等因素對大豆形態、重要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趙云[1]、吳潤生[5]等認為,要提高大豆產量,合理種植密度和最佳行距是首要考慮的因素。劉衛國[4]認為,單株莢數、單株粒數隨著密度增大而減少,百粒重也隨著密度增大而降低。趙云等[1]認為,在一定范圍內,大豆百粒重有隨著密度增加逐漸增加的趨勢。鄭麗敏等[2]認為,種植密度對百粒重的影響不大。
本試驗設計方案與之前的報道不同,采用三種不同的播種機在相同行株距條件下播種,研究不同播種機所致播深一致性和種子分布均勻度的差異,及其后期實收密度的大小和均勻度,繼而統計分析其對大豆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本研究中百粒重的高低與密度、播種均勻度沒有明顯關系。綜合看,用派克播種機播種大豆,密度高且均勻度較好,產量最高。因此,當大面積種植大豆時,應首先考慮選用派克播種機播種。
參 考 文 獻:
[1]趙云,趙恩海,付貴陽,等. 不同密度行距對大豆新品種山寧17主要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 大豆科技,2018(3):13-16.
[2] 鄭麗敏,昝凱,周青,等. 不同種植密度對安豆5156形態及產量性狀的影響[J]. 農業科技通訊,2018(9):177-179.
[3] 楊新田. 不同種植密度對夏大豆周豆21號農藝性狀及產量的影響[J]. 現代農業科技,2018(8):10-11.
[4] 劉衛國. 黃淮地區夏大豆不同密度對品種產量性狀的影響[J]. 農業科技通訊,2010(11):38-40.
[5] 吳潤生,王畢生. 夏大豆行距、密度、肥料高產栽培措施的數學模型探討[J]. 中國油料,1987(3):26-32.
推薦閱讀:《中國種業》(月刊)創刊于1982年,是由農業部主管,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和中國種子協會主辦的全國性、專業性、技術性并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種業科技期刊。該刊系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優秀農業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