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玉米的高效種植技術與病蟲害的4項聯合防治技術已被玉米種植者廣泛應用,有效地促進了玉米種植技術的高效發展。種植者應不斷促進種植技術的科學發展,提升其種植的高效性與經濟效益。同時,注重對病蟲害的有效防治,進一步確保玉米的優質高產,提升種植者的經濟收益。
關鍵詞:玉米;高效種植;病蟲害防治
玉米的高效種植技術需要與病蟲害防治技術相結合,在種植的同時做好病蟲害的防護措施,有效提升玉米種植技術的發展速度。在進行玉米高效種植時,種植者還要做好自身的培訓,在提升經濟效益的同時穩定環境的發展,確保在高產的同時建設環境友好型農業生產經營方式,以積極響應可持續發展觀的號召。
1玉米高效種植技術
1.1種子的選擇與處理技術
首先,玉米種子的選擇必須遵循以下原則,為玉米高效種植提供基礎保障。其一,因地制宜的選種原則,確保所選的種子最符合當地的土壤環境特征,避免“橘生淮北”效應的產生,降低生產質量,影響其種植的高效性。其二,質量最優的選種原則,確保種子的選擇可保障其發芽率與種植產量。其次,為進一步確保種子的高效種植,在種植前要對種子進行相應的處理。一是通過選種去除壞損的種子,二是利用相應的化學藥劑進行包衣處理,提高種子對土壤中病蟲害的抵御能力。
1.2土地高效整理技術
利用整地機械,種植者可選用多種整地技術,如旋耕技術與免耕技術的應用,大大促進了整地技術的高效發展。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整地技術,但無論選擇哪種技術都要確保整地有效性,通過保證土壤墑情,為玉米種植提供良好的土壤環境。
1.3合理密植技術
玉米的合理密植是其高效種植技術之一,對玉米管理效用與優質高產有著重要影響。種植者要根據具體的種植環境與玉米的種類,選擇合適的種植密度,促進玉米種植技術的高效發展。首先,根據空氣的溫濕度與流通性選擇種植密度。其次,根據玉米植株的類型選擇合適的種植密度。
1.4種植用水高效管理技術
一是定時進行中耕作業。其既可提高土壤的保水性,提高天然降水的利用率,也能及時清理田間雜草,避免其與玉米植株爭搶水分。二是根據玉米生長需求進行適當灌溉,避免水資源浪費。三是選擇合理的灌溉技術,促進灌溉的有效性。
1.5玉米施肥高效管理技術
首先,根據玉米的生長需求對施肥進行科學規劃,合理確定施肥的種類與數量。其次,根據當地土壤的肥力流失情況,選擇合適的施肥方式,如條施、撒施或穴施等。
1.6苗期管理
在玉米出苗之后要及時對玉米田的情況進行檢查,補上缺苗的部分:若是斷壟情況不嚴重則可以從稠密的地區移植幼苗進行補種;若是斷壟嚴重則需要經過催芽之后再補種,確保苗全苗壯。在成長到出現3個葉片左右時要及時進行間苗;待到生長出4—5枚葉片之后要按照去小留大、去弱留強的原則進行定植。
在整個苗期,玉米需要進行2—3次中耕。中耕的深度應當控制在5—10cm左右定期進行田間雜草的去除工作,并對土壤的質量和病蟲害情況進行監控。若是雜草嚴重的情況,則可用化學除草劑進行除草,以保證玉米的正常生長。
苗期管理過程中,適時對玉米進行灌溉和施肥,能夠進一步提升玉米的質量。春季玉米在通常情況下不需要進行灌溉和追肥,而夏玉米由于基肥不足的問題,必須要進行追肥。追肥時將肥料埋在距玉米植株根部10—15cm左右的壟溝處。一般追肥時可以施用20kg尿素和5kg鉀肥,以保證玉米能夠正常生長。
1.7生長期管理
1.7.1穗期管理
玉米穗期要做好田間管理,及時清除生病的病株和弱株,做好中耕除草以促進玉米的根系生長。同時,還要在穗期再次進行追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時結合中耕培土的方式每667m2追施氮肥40kg,玉米穗期要進行1—2次的灌溉以保證其順利生長,澆水時要根據當前的地塊情況來進行澆水。
1.7.2花粒期管理
花粒期的管理主要結合當前玉米的生長情況為主,通過追肥的方式增加花粒肥的量,以保證花粒期開花的質量。在雌穗吐絲后,需要繼續追施尿素,以保證花粒期管理的質量。
2玉米病蟲害防控技術分析
2.1綠色防治
第一,在對進行種子處理這一工作時,為了降低蟲卵數量,需要在播種前對種子進行翻曬工作,并適當添加農藥,達到預防玉米瘤黑粉病的目的。另外,在進行灌水這一工作時,為了提高玉米的抗逆能力,可以在這一操作中添加硫酸鉀,達到提高抗蟲性的目的。第二,由于昆蟲具有晝伏夜出的習性,在玉米種植期為了減少蟲子的數量,需要利用燈光進行誘殺。或者在進行病蟲防止這一工作時,應用激素誘蟲法,達到消滅幼蟲,減少蟲子繁殖數量的目的,保障玉米能夠健康生長,推動山西地區農業經濟快速發展。另外,在進行病蟲防治時,可以按照蟲子的習性設計誘殺方法,例如:在誘殺蚜蟲時,可以應用黃色膠帶,避免應用農藥對玉米生長產生影響,提高玉米生長的穩定性。
2.2生物防控
第一,由于自然界動物都有天敵,進而在對玉米進行害蟲防治時,可以適當引入赤眼蜂,達到減少玉米螟數量的目的,提高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性。另外,在進行生物防治這一工作時,為了提高防治有效性,可以應用病菌,讓昆蟲相互傳染,進而達到消滅昆蟲,玉米病蟲害防治的目的,提高防治有效性。例如:相關技術人員可以在幾只昆蟲身上注射病菌,昆蟲在將這一類病菌帶入到巢穴中時,能夠將這一病菌傳染到其他昆蟲身上,大到大規模消滅病蟲害的目的。第二,在進行生物防治時,為了提高防治有效性,可以進行真菌防治工作,例如:管理人員可以在玉米種植地區放置真菌,達到對蟲卵進行無公害處理的目的,提高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性。另外,進行真菌防治這一工作時,為了提高防治的有效性,需要先了解這一地區中存在的蟲子種類,并構建適當的真菌,提高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性,推動山西地區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2.3化學防治
第一,應用農藥這一方進行病蟲害防治時,會在農作物中留下一部分化學品,對玉米生長有一定的影響,為了提高玉米生長質量,需要選擇低毒性的農藥,并在噴灑之前,應用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工作,避免種子受到影響,達到對病蟲害進行防治的目的。另外,在應用低毒性的農藥時,技術人員還需要按照植物的生長情況控制農藥噴灑的量,例如:在植物生長中期,可以選擇殺蟲劑進行病蟲害防治,在植物生長后期可以適當的噴灑殺菌劑,避免玉米植物受到破壞。第二,在進行化學防治時,為了提高防治的有效性,可以按照病蟲害高發季節選擇防治方法,例如:在七八月份時,為蚜蟲的高發季節,在這一時期可以選擇高效氯氟氰菊酯進行噴灑,提高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性;當玉米種植區域同時出現多種病蟲害問題時,為了提高防治的有效性,需要先了解不同昆蟲的數量,之后按照這一情況配置農藥,提高藥劑防治的有效性。
2.4機械防治
第一,為了提高玉米的病蟲害防治有效性,可以將無人機應用到玉米生長情況檢查工作中,并對玉米植株施加農藥,保障玉米植株能夠健康生長,例如:在進行機械防治時,為了提高防治有效性,需要嚴格控制農藥的噴灑情況,并合理應用熱力煙霧機噴灑低毒性的農藥,提高機械防治的有效性。第二,由于農藥對植株生長情況有一定的影響,在應用機械進行農藥防治時,為了避免出現農藥使用不合理,影響玉米生長的問題,需要嚴格控制用藥情況,并適當添加一些微量元素,提高病蟲害防治的有效性,推動山西地區農業經濟快速發展。
結論
為了避免出現影響玉米產量的問題,需要根據玉米的生長情況合理構建病蟲害防治策略。在對玉米進行病蟲害防控時,為了提高防控有效性,需要根據病蟲害生長情況合理選擇殺蟲方式,合理利用化肥,減少不合理的投入,避免盲目和過度施肥;改進傳統的施肥方式,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水肥一體化等方式,提高玉米產量。
參考文獻:
[1]李俊生。玉米重大病蟲害防控及安全用藥技術[J].河北農業,2018(09):34-35.
[2]張金平。我國玉米病蟲害綠色防控有了新技術[J].農藥市場信息,2018(22):47.
作者:果實
推薦閱讀:農業氣象精準服務在農業生產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