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隨著科技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已經被應用到日常生活與工作的各個領域,在教育教學領域更是得到了廣泛應用。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實施信息化教學,能夠把抽象的生物學知識變得簡單形象,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從而從本質上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效果。教師應嘗試去改革自己的教學方式,將信息化教學與高中生物課堂進行有機結合,提高課堂質量。
關鍵詞:信息化;高中生物;教學策略
引言:
信息化是目前教學改革的大趨勢,信息技術的運用給高中生物教學提供了新的教學模式。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教師在高中生物教學中也要加強對現代技術的運用,形成有效的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1]。高中階段,生物學科的學習難度明顯提升,這對于學生而言是不小的挑戰。生物學科雖然不像數學、物理、化學那樣對邏輯思維能力的要求很高,但是仍然需要學生用心學習、認真思考。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將其與高中生物教學完美融合,不斷提高高中生物教學質量。
1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學的意義
1.1激發學生探索高中生物知識的欲望
在高中生物課堂上,教師將生物學習與信息化學習進行有機結合之后,讓學生具象地認識到高中生物理論知識,幫助學生在心理上降低學習高中物理知識的難度,樹立學生進行學習高中生物學科理論知識的自信心,使學生能夠愿意自主地去參與到高中生物[2]。教學的課堂當中,激發本身對于高中生物知識的探索欲望,從而幫助學生提高在高中生物課堂上的學習效率,使學生在掌握最基礎的高中生物理論知識,還能夠進一步加強學生的生物思維,為學生長期的生物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1.2活躍生物課堂的氛圍
由于采用信息化教學來為學生開展高中生物課堂,能將抽象的生物理論知識繪聲繪色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從而為學生構建了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能夠激發學生對于高中生物學習的自主性,緩解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樹立學生學習高中生物的自信心,并且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自己是高中生物課堂的主體,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提升了生物教學課堂的教學質量,促進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開展。
2基于信息技術優化高中生物教學的實踐策略
2.1創設虛擬情景創設虛擬情景化場景,豐富課堂內容
運用信息技術創設一個真實的、身臨其境的場景是教學內容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情景創建可以在課程導入環節,也可以在講課環節,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做合理的規劃[3]。情景創設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在資源上的優勢,運用PPT、Flash動畫、微視頻、圖片等多媒體技術,使課堂的內容更加豐富。同時也要利用好互聯網交互性強的特點,基于AI虛擬現實技術,創造人機交互的新學習模式。通過情景創設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興趣,增強生物課堂的趣味性。例如在“生態系統的穩定性”教學時,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播放紀錄片《家園》,讓學生了解地球的歷史和工業文明給地球帶來生態系統的破壞,從而引出“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這個課題。為了更好地展示微觀世界下生態系統的運作形式,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收集素材,把植物光合作用、真菌分解微生物等過程形象而生動地展示出來。通過這樣的情景創建,不僅豐富了課堂的形式和內容,也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2.2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高中生物學習難度較大,學生可能在剛開始接觸時無法快速適應,而在接下來的學習中也沒有收獲良好的學習效果,從而漸漸喪失了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和信心。考慮到這一點,教師需要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先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對生物課堂有所改觀,轉變消極的學習態度。在信息化時代,教師可以應用多媒體技術來豐富課堂的內容和形式,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例如,在教學“生態環境的保護”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與學生展開交流,讓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看法。首先,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一段視頻,讓學生了解“生態環境”的變化,并讓學生找出發生變化的原因。播放視頻的形式能夠在短時間內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靜下心來認真聽講。緊接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并對教材中的“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進行講解,就如何“保護我們共同的家園”提出意見和建議。這樣一來,通過注重教學情境的創設,教師將學生擺在了課堂的主體地位,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3關注教學活動的設置,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教學活動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能夠提供給學生無限的發展空間,除讓學生將課堂所學的知識應用于實踐外,也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動力;此外,還能夠給原本枯燥、呆板的課堂帶來生機和活力。值得注意的是,高中生面臨著較大的學業壓力,教師應科學合理地安排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放松身心。因此,除向學生傳授基本的文化知識外,教師還需要給學生提供“用武之地”,讓學生有的放矢,增強學生學習信心。例如,在教學“光合作用的原理和應用”這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基于實驗來帶領學生學習本課知識。實驗教學也是開展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途徑。首先,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實驗視頻,并進行講解,讓學生熟悉基本的操作過程,不至于在正式進行實驗時出現手忙腳亂的情況。這種直觀的手段比教師單純的口頭闡述更加有效。緊接著,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實驗操作,進而使其對植物的光合作用各方面的知識了解得更加透徹。在實驗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寫實驗報告,反思自己的實驗過程。這樣一來,通過設置教學活動,教師不僅傳授了學生知識,還挖掘了學生的潛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動力。
結束語
總之,信息技術能切實提高學生對生物學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在信息化背景下輕松愉悅地學習知識并運用于實踐。同時,信息技術又能幫助學生培養自主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能力。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對信息技術的運用技能,不斷優化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學,促進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提高。
參考文獻
[1]任火娣.基于網絡背景的高中生物信息化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20(12):260.
[2]倪潔.信息化視野下高中生物教學策略探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0(33):91-92.
[3]劉華.如何結合信息技術開展高中生物教學[J].新課程,2020(46):173.
推薦閱讀:高中生物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策略淺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