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文題目應當直接、清晰、簡明。 “直接”要求直指論文的主題, “清晰”是不要繁雜繞 口,簡明是不要冗長或重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論文的選題及組織過程,僅供大家參考。
論文的選題及組織過程
一、畢業設計(論文)的選題
1、 選題原則
(1) 在充分注意滿足教學要求和對學生技能訓練的前提下,盡可能結合社會需要選題。
(2) 選題的難易程度要適當,以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經過努力可以完成為宜。
(3) 畢業設計課題,鼓勵一人一題。若幾個人同做一個大課題,總體設計每個人都要參加,其余部分應分工明確,不允許多人使用同一軟件做同一個子課題。對于硬件方面的課題,可參照上述步驟進行。
2、選題步驟
畢業設計(論文)題目先由申報,經系主任和學科負責人審定。題目的確定按照"雙向選擇"的原則進行,教師先向全班學生介紹題目情況,學生填寫選題志愿,教師根據學生志愿,確定其題目。也可以學生自選,但需經指導教師審定。
3、選題類型
(1) 在內容的深度和廣度符合教學要求的前提下,應從社會實際需要中選擇應用性題目。
(2) 科研性和開發性題目,科研部門的試驗課題亦可作為設計題目。
二、畢業設計(論文)的組織過程
畢業論文(設計)檢查工作須按以下程序進行:
選題→開題檢查→中期檢查→結題驗收→答辯→歸檔
1、學生在畢業論文(設計)工作期間必須使用"畢業設計(論文)任務書",按要求詳細填寫。
2、學生在調研、充分理解工作目的基礎上,經開題檢查后方可進入畢業論文(設計)工作。開題應在選題后一到三周之內完成,開題時學生應提交文獻綜述和工作進度安排。開題檢查的要點如下:
l學生是否己充分理解了課題的內容和要求;
2學生的工作計劃是否切實可行;
3是否具備課題所要求的試驗條件。
開題檢查不合格者,必須在一周內重做。
開題檢查,中期檢查、結題驗收均由檢查小組執行,檢查小組由3名左右教師組成。檢查小組的主要成員應參加答辯委員會。
3、中期檢查應在畢業設計進行中間進行,檢查要求為:
l學生是否按計劃完成規定工作,所遇到的困難能否克服;
2學生在設計工作期間的表現;
3題目是否恰當,教師是否負責。
4、結題驗收
結題驗收在設計工作完成后,論文書寫前進行,檢查要點為檢查計算機程序實際運行結果。
5、畢業答辯
答辯委員會由院(部)、系負責組成,由多于5名的具有講師以上職稱的教師組成。答辯委員會以協商或投票方式給學生評出成績,一個專業或班級分設幾個答辯組時,要統一考慮。
學生必須在答辯前3天,將畢業設計(論文)全部材料、畢業設計(論文) 任務書和指導教師評語交答辯委員會。委員會把材料轉給評閱教師審閱,評閱教師要寫出評語或給出分數。學生在參加答辯之前,應充分做好準備工作,寫好報告提要,準備好將要懸掛或張貼的圖表、摘要,準備將要播放的10分鐘PowerPoint幻燈片講稿、軟件演示所需要的環境等。每個學生答辯時間為半小時左右,要出示有關圖表、數據并演示程序,講解十分鐘,回答答辯老師的四個以上問題。
【摘要】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基石,小學科學教育培養小學生基礎性科學素養。北京市小學生的科技創新教育開展得有聲有色,取得了很多成績。但作為科學教育檢驗標準,同時又是挖掘科技創新潛力、培養科技興趣的小學生科技創新作業在實踐中卻存在著資源不均衡、家長不重視甚至由他人代為完成等問題。項目小組通過研究提出提高科學課地位、課標與時俱進、開展選修課及發展課外培訓市場等建議。
【關鍵詞】小學生科學教育,科技創新作業,問題與對策
引言
隨著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小學生的培養方向將逐步減少死板的課本教學、大量繁重的紙質版家庭作業,增加科技創新方面的拓展活動,這樣一來減輕了小學生的學習壓力,二來提升了小學生的創新思維,同時各校也開展了各種科技創新競賽來激發小學生的科學潛能。小學生科技創新作業既是檢測學生是否學會課上的知識點的一種方法,更是對科學教育的有益補充和延伸,是對學生實際動手、實際操作的鍛煉,可以培養小學生的科學興趣,挖掘其科技創新潛力。小學生科技創新作業的開展情況,可以反映小學科學教育的成果,也可以反映出其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正因如此,在2016年北京大學生啟明星項目申報中,作者申報了“北京市小學生科技創新作業現狀調查及對策建議”,希望通過調查研究,發現北京市小學生科技教育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通過國內外小學科學教育的研究,提出小學科技創新教育及科技創新作業方面的一些提高和完善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