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伴隨著素質教育改革和全面發展教育方針的落實,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如何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需要,是初中體育教師重點思考的問題。需要認識到,分層教學方法在幫助學生提高身體素質,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方面所發揮的作用十分顯著。為此,本文從“充分了解學生,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和溝通”“設計教學目標,提出分層學習要求”“加強不同層次學生的合作,實現共同進步”“進行實時評價,提高評價的針對性”這幾方面出發,對于初中體育分層教學的開展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鍵詞:初中體育;學生;分層;評價
初中是學生進入青春期的時候,所以也是提高其身體素質的黃金時期。在這個階段,教師要充分結合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要求來不斷地優化體育教學,促使學生得到更為全面的發展,為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從新課改的要求來看,因材施教理念需要得到體育教師的充分重視,這是因為初中階段學生的各方面差異也越來越大,在教學中如果教師不注意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教學,就很難促使學生得到自己最近發展區內的發展。因此,教師需要有效開展分層教學。
1、充分了解學生,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和溝通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很多教師忽視了從學生的主體地位出發,完全是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去教學,而且在課堂上總是有一種高高在上的態度,從而導致體育教學難以符合學生的發展特點,導致體育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體育分層教學中要注意充分了解學生,加強對學生的關注和溝通。在這一方面,教師要豐富和學生的溝通渠道,從多方面來了解學生,同時在每一節體育課堂上教師也要及時關注學生,分析學生的體育運動能力和體育學習需求等,從而對于學生進行合理的分層。
例如,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調查問卷或見面溝通的形式對學生的基本體育情況進行了解,收集學生的體育興趣、身體素質、擅長運動項目等信息。或者,為了避免學生因為對于教師有一定的抵觸心理而不愿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教師還可以發揮體育委員的紐帶作用,鼓勵體育委員去和其他同學加強溝通、交流,給教師反饋信息,從而對于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等基本情況有全面的了解。此外,體育教師還可以通過小測試,定期對于學生的體育水平發展情況進行了解,在測試中全面、科學地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為實施分層教學提供可靠依據。教師只有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等基本情況有全面的了解,才可以科學合理地進行分層教學,為分層教學打好基礎。具體地,在對學生分層時候,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即A層的學生(運動能力強、身體素質好),B層的學生(體育成績和日常表現都中等),C層的學生(體質較差、在日常生活中基本無運動)。
2、設計教學目標,提出分層學習要求
在對學生分層完畢后,不需要公布學生的層級和成績,這樣可以有效地保護每一位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同時,在對學生分層的基礎上,教師需要針對每一節課的教學內容來設計不同的教學目標,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這樣才可以在目標的引導下為學生提供針對性的體育教學指導,促使學生可以實現自己最近發展區內的發展。在設計層次化的目標時,一方面,教師要充分考慮素質教育對初中體育教學的總要求,結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與初中體育教學目標,制定分層目標;另一方面,也要考慮體育階段性的教學特點和教學要求,因時制宜地設計體育教學目標。這樣提高目標設計的針對性
例如,在開展體育訓練的過程中,對于擅長跳遠而不擅長跑步的學生,教師設計的教學目標應該是著重培養學生的跳遠能力,強化學生的跳遠訓練;針對喜歡短跑的學生而不喜歡長跑的學生,教師應當在目標設計方面注重鍛煉其短跑能力,使學生能提高自身的跑步水平。教師的教學目標要與學生自身的特點相結合,才能促進學生不斷發展。又如,對于一些身體素質比較差的學生,教師在目標設計方面就可以更為簡單一些,促使他們能夠完成基礎目標即可;而對于身體素質較好的高層次學生,教師可以為他們設計一些拓展性目標,促使他們在運動過程中實現能力的提升,得到不斷的進步。在不同目標的引導下,教師在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不同的指導,鼓勵學生在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內實現針對性的體育鍛煉效果。
3、加強不同層次學生的合作,實現共同進步
分層教學并不意味著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了“楚河漢界”。教師在體育教學中需要明白,體育是一門培養學生競爭與合作精神的學科。因此,在分層體育教學中,教師也需要適當地加強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從而促使其相互帶動,共同進步。為此,在對學生分組完畢后的體育課堂中,體育教師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比例分組,組內需有優秀的學生作為“領頭羊”。在體育小組活動中,較為優秀的學生可以激發其他組員的運動熱情,實現小組成員的共同進步。
例如,在進行乒乓球這一項體育運動的時候,就需要學生之間開展相互的配合。對于學生來說,分組可以讓學生得到更好的鍛煉,因此在體育課堂上教師可以結合對于學生的分層情況來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小組,讓學生開展分組練習。在分組的時候,教師可以將層次高的學生和層次低的學生分為一個小組。在進行練習的過程中,層次低的學生會盡力提高自己的球技,而層次高的學生也可以為其他學生提高一定的幫助,并且在幫助的過程中可以達到更好的練習效果。同時,教師還可以組織小組間進行競賽,這種形式的開展也可以讓學生更加投入地進行練習,培養學生的競爭與合作精神,而且這樣教師也就可以不用花費心思去維持學生在課堂中的練習紀律,可以轉而將更多的精力運用到教學環節當中。由此可見,在分層教學中合理地開展小組合作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可以促使學生得到更好的練習,提高分層教學效率。
4、進行實時評價,提高評價的針對性
在體育教學中,應該對學生進行實時評價。評價對于保持學生的體育熱情、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所發揮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在分層教學中的評價方面,體育教師應從發展的角度對待各個層次的學生,使用多種評價標準,即可以從知識技能、情感表現、運動能力、學習態度和協作意識等方面全面評價各個層次的學生,以此改變以往的以成績為單一評價標準的評價體系,避免導致學生因為單一評價而對自己的體育學習過程產生不正確的認識。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各層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肯定和鼓勵有進步的學生,充分激發他們對運動學習的興趣。
例如,對于A層的學生,教師可以在評價方面注意堅持對其高標準的教學要求,促使其能夠在體育學習過程中更加的謙虛、謹慎、上進,并且不斷地挑戰自我、超越自我;對于B層學生,教師應注重采用激勵性評價方法,不僅應指出學生在體育鍛煉中的不足,而且還應指出學生下一步要努力的方向;對于C層學生,對于他們在體育鍛煉中表現出的任何亮點或小進步,教師都可以隨時肯定他們,并使用鼓勵性的話語,從而調動他們對體育的熱情并使其建立起對體育的信心。
總而言之,初中是學生身體發育的重要時期,這個時候打下好的身體基礎,必將是學生一生受用的。因此,體育教師要教學中要充分了解學生,結合因材施教的理念,落實分層教學法的實施,從而促使更多的學生在體育教學中可以得到自己最近發展區內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袁愛民.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的策略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7(16):128-129.
[2]陳勇.初中體育選項課分層教學的實踐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8(12):159+157.
[3]游巧玲.分層次教學法在初中體育田徑課堂中的有效運用[J].青少年體育,2017(10):87-88.
推薦閱讀:體育論文投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