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高中體育舞蹈教學的新應用發展模式有哪些呢?應該怎樣來加強對藝術教學的新應用管理呢?本文是一篇舞蹈教學論文。我們對現在離開學校走向社會時,可以通過體育舞蹈與社會不同層面的人士交往,更好地完善自我,改造自我,達到適應社會需要的目的。通過問卷調查,學生是從以上五個方面對體育舞蹈產生興趣的,對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起到很大的作用。教師要把握這些有利的因素,并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因材施教,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從而使學習目標真正落到實處。
摘要:體育舞蹈集健身、娛樂、藝術于一體,在高中體育課開設體育舞蹈選項教學,不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健康體魄,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和高雅的氣質風度,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自我表現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適應社會能力,既有現實價值又有長遠意義。
關鍵詞:體育與健康;體育舞蹈;選項教學,舞蹈教學論文
一、研究目的
體育舞蹈在我國是一項新興項目,在學校體育中更是一項新興的體育內容。體育舞蹈在豐富學生精神生活和增強學生體質方面已顯示出不可估量的作用和強大的生命力,深受學生的歡迎和喜愛。通過高中體育課開展體育舞蹈選項教學的實踐,探索在學校開展體育舞蹈的作用、價值以及可行性,旨在宣傳、推廣開展這一新興的體育項目提供依據。
論文網推薦:《北京舞蹈學院學報》,《北京舞蹈學院學報》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新聞出版總署、正式批準公開發行的優秀期刊。自創刊以來,以新觀點、新方法、新材料為主題,堅持"期期精彩、篇篇可讀"的理念。北京舞蹈學院學報內容詳實、觀點新穎、文章可讀性強、信息量大,眾多的欄目設置,北京舞蹈學院學報公認譽為具有業內影響力的雜志之一。北京舞蹈學院學報并獲中國優秀期刊獎,現中國期刊網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實驗班:2012級廣州市增城區某中學高二年級體育舞蹈課程班(共106人,其中男生50人、女生56人)對照班:2012級廣州市增城區某中學高二年級籃球課程班(共106人,其中男生54人、女52人)。
2.研究方法:(1)文獻資料法。查閱有關體育舞蹈的文獻、收集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研究。(2)問卷調查法。對學生的學習動機、效果、延伸作用進行問卷調查。共發出106份問卷,收回106份,回收率100%。(3)實驗對比法。實驗班與對照班安排的教學課時相同(2013學年度第二學期),同一個教師任教,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都以自主、探究、創新的學習方法。不同的是教學的內容,實驗班進行的是體育舞蹈教學,而對照班進行籃球的教學。在實驗前后均對兩個班進行身體素質3個項目[50米、立定跳、800米(女)/1000米(男)、坐位體前屈]測試,收集兩班學生幾項指標數據用體育統計學進行統計處理、對比。
三、結果與分析
1.對學生選擇體育舞蹈課程學習動機調查(見表1)。從表1中明顯看出參與體育舞蹈課程學習的學生,學習目的明確,100%的學生對學習體育舞蹈感興趣。而引起學生學習興趣原因是多方面的:(1)教材內容新穎,符合目前學生的個性。(2)老師的表演構成一幅幅剛健、優美、豐富多彩的動態畫面,看到了形體美、姿態美、動作美、服飾美和音樂美融合起來,得到美的享受;學生受到了感染。(3)學生對健康美、形態美的渴望和追求。(4)為班集體在“五四”、“元旦”表演節目做準備,滿足自己的表演欲望。
2.對學生教學效果的調查(見表2)。從表2中可以分析學生在上課時,能感覺心情愉快、舒緩壓力、身體鍛煉價值大、教學效果明顯,主要原因是:(1)體育舞蹈也是一項全身性娛樂運動,對參加者的身心很有好處,對調節學生因學習負擔、考試壓力、相互間的競爭而產生持續的焦慮反應,有明顯的舒緩作用。從心理學角度來講,人的注意是受指向性刺激制約的,在翩翩起舞的過程中,人的注意力很容易集中在欣賞優雅的舞曲和依照音樂節奏將內心情感抒發在舞姿上,可以轉移學生不愉快的意識、情緒和行為,使人從煩惱和痛苦中擺脫出來。(2)體育舞蹈這項活動具有其他運動所沒有的特點,它不像太極拳那樣柔緩,也不像田徑運動那樣劇烈,它的動作幅度大,節奏快(拉丁舞中牛仔舞、恰恰舞、快步舞等),靈活多變,動作的銜接很緊密,身體的各個關節都在運動。從而,調動起人體各器官系統運動,促進了人體血液循環,提高心臟功能。同時也促進了呼吸、循環、消化、神經等系統機能的增強,滿足肌肉負荷后的需要,維持機體在新的情況下的平衡。(3)動作簡、易、難并存,可以力求統一,也可以不完全統一,只須掌握每個舞種的基本動作,按照音樂節奏去跳。所以,學生在自主學習、探究、創作動作中有廣闊的空間和前景,可以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力、模仿力(恰恰舞是從模仿企鵝而成)自由地去創作,并表演出來,迎合當前學生的好動、好表現的個性。一旦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張揚,學習的興趣更濃厚、學習的自覺性就會加強。同時,體育舞蹈的教學內容,不僅訓練了學生的體形,端正了坐、立、行時的姿態,而且培養了學生活潑、開朗、堅毅、樂觀的性格,增強了判斷生活中美與丑的能力,促進了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
3.課后對學生延伸性學習的調查(見表3)。從表3中表明:(1)學生學習后余興未盡,反射了學生中樞神經興奮的延續作用,促進學生課后通過各種形式進行練習來鞏固已學到的知識和技能。(2)體育舞蹈不受場地、器材的限制,可以利用任何一塊空地進行練習,適合目前老城區普遍中學占地面積不足,體育場地設施緊張的學校廣泛開展。(3)課后通過自主學習或合作練習,學生之間起到協調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作用,消除因同學之間的隔閡而產生的心理緊張和壓抑,讓他們在真摯的交往中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對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教育學生團結友愛相互幫助起到很大的作用,有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的發展。(4)學生能通過學習掌握體育舞蹈的技能運用到慶祝活動的舞臺上,創造性地編排成節目在全校師生面前表演,并獲得了全校師生的喝彩、好評。充分體現了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表演的能力,為終身體育奠定了基礎。
4.實驗班與對照班實驗后的身體素質方面對比(見表4)。從表4中實驗班與對照班三項素質的實驗后對比,實驗班比對照班在速度、彈跳、柔韌性素質上均有顯著的提高,特別是“坐位體前屈”(男)t值為3.15大于t(001)=2.617 p<001;而(女)t值為2.79大于t(001)=2.617 p<001說明了在柔韌性方面的差異是非常顯著的。而且學生在練習后通過心率測定,平均心率保持在120~140次/分之間,從生理學實驗證明,心率在120~140次/分情況下活動,身體各組織能得到充分的血液供應,代謝狀態最好;對學生生理機能有明顯的改善作用。從統計數據說明:體育舞蹈對提高學生跑、跳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柔韌、靈敏、力量素質;塑造健美的體形,增強學生的體質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結論與建議
1.結論。(1)體育舞蹈可以培養學生正確的身體姿勢和高雅的氣質風度,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自我表現能力、社會交往能力和適應社會能力。(2)學習體育舞蹈可以發展學生柔韌性、協調性以及肌肉的控制能力,發展速度和力量素質,同時在練習成套動作中還可以發展學生的耐力素質,使學生的身體素質能夠得到全面發展。(3)學習體育舞蹈能起到調節心理、消除疲勞、康復機體、陶冶情操、消除心理障礙的作用。通過對音樂、體育舞蹈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4)體育舞蹈融藝術、體育、音樂、舞蹈于一體,是健與美結合的典范;是當今社會人們喜聞樂見的體育運動項目,也是學生鐘愛的一項運動,值得倡導。可以作為一項體育項目在學校普及與推廣。
2.建議。(1)加強師資培訓的力度,開設培訓課程。(2)舉辦公開課、研討會、體育舞蹈比賽、交流經驗,提高教學效果。(3)在教學中,要不斷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要求,重視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提倡自主的學習、學習、探究的學習和創造性的學習,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潛能,確保每一個學生終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