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著民族精神與民族審美,是世代相傳的寶貴財富。傳統手工藝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闡述了非物質文化遺產語境下,北京兔兒爺傳統手工藝的現狀及面臨的問題,提出了傳統手工藝的四種傳承策略,包括走入校園、IP形象設計、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及創立體驗式博物館,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非物質文化遺產;北京兔兒爺;傳統手工藝;傳承策略
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國傳統手工藝擁有悠久的歷史,其品種豐富,技藝高超,擁有極高的實用價值與藝術價值。隨著經濟的發展與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傳統手工藝擁有良好的發展潛力,但也面臨著一些問題與挑戰。需要認識到,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蘊含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對傳統手工藝的傳承是十分有意義且十分必要的。可以預見,我國文化產業中的傳統工藝美術產業將迎來一個新的歷史發展時期,對于傳統手工藝具有重要意義。北京兔兒爺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典型傳統手工藝,研究其傳承策略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其他傳統手工藝也可以借鑒其思路,更好的進行傳承。
1北京兔兒爺傳統手工藝概述
北京市的傳統手工藝品兔兒爺,被列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兔兒爺源于古老的月亮崇拜,在神話傳說中形成了獨立的形象,并逐漸擁有了兼具神圣和世俗的品性。兔兒爺是具有典型北京地域文化特征的傳統手工藝,不僅擁有祭祀的功能,還有娛樂的功能。最早有關兔兒爺的文字紀錄源于乾隆年間潘榮陛的《帝京歲時紀勝》中:“京師以黃沙作白玉兔,飾以五彩樁顏,干奇百狀,集聚天街月下,市而易之”。在明朝紀坤所著的《花王閣剩稿》中稱:“京師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兔兒爺的形象特征包含以下幾個方面:長長的耳朵、金盔金甲的武士、一根插在頭盔上的野雞翎以及豐富的坐騎。典型的免兒爺形象身穿盔甲、身騎老虎、威武神氣。兇猛的老虎襯出兔兒爺的神通廣大,將老北京人樂觀勇敢的態度體現得淋漓盡致。除此之外,還有武戲的兔兒爺,變化繁多,無不是人們現實生活的縮影(如圖1、圖2)。
2非物質文化遺產語境下北京兔兒爺傳統手工藝的存在問題
首先,兔兒爺在兒童中普及較少。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很多傳統習俗已隨著生活節奏加快而逐漸被淡化,兔兒爺的傳說被家長提起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了。很多孩子對于國外的漫畫故事如數家珍,卻完全不了解中國傳統手工藝,甚至不知道“兔兒爺”為何物。對傳統手工藝缺乏最基本的了解,自然也很難產生興趣,后續的傳承也更加無從說起了。生活中對于傳統手工藝的宣傳普及也總體較少。即使感興趣也只能在網上查找一些資料,缺乏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其次,兔兒爺形象較為單一,不夠貼近現代生活。兔兒爺也有一些變化,如穿著武戲服裝的、擁有不同坐騎的,但總體上的形象仍比較傳統。一些工藝品商店還能見到兔兒爺的影子,但也常因形象嚴肅,制作不夠精良而被人忽視。當代年輕人普遍更喜愛擁有親和力、變化多樣的形象。
再次,兔兒爺的應用也比較局限,并未走入日常生活。現在的免兒爺主要被作為裝飾品,擺放在柜子中,離生活還有著一段距離。做為擁有獨特魅力的傳統手工藝品,兔兒爺應擁有更大的發展潛力。
最后,兔兒爺的形式仍比較守舊。更多孩子把IPAD等電子設備作為玩具,很少關注這些看似樸素、沒有聲光電效果的傳統民間玩具。傳統手工藝應努力與新科技結合,可帶來更多的驚喜。
傳統手工藝整體還存在著如整體關注度仍較低、缺乏統一組織與交流、傳承人數減少等問題,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為了使中國傳統手工藝可以得到更好的發展,社會各界都應更加重視,擔負起重要的歷史責任。
3非物質文化遺產語境下北京兔兒爺傳統手工藝的傳承策略
2017年3月12日,由文化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制定的《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經國務院同意并發布。該計劃明確了未來幾年我國振興傳統工藝的重要意義、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也為傳統手工藝的傳承提供了線索與思路。非物質文化遺產語境下北京兔兒爺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的策略入手:
3.1走入校園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想讓傳統手工藝能夠傳承下去,不可缺少的是讓孩子們對傳統手藝產生興趣;也只有愿意學習與了解傳統手工藝,傳承與創新才擁有可能。現在一些學校已采取了這種方法,通過開設“傳統手工藝實踐課”“非物質文化遺產興趣課程”等,讓傳統手工藝走進校園。邀請手工藝傳承人來學校開課,學生們分組學習,不用走出校門就能了解地道的傳統手工藝文化。“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先生曾指出:“每個民族都有其文化和價值觀,也有相應的表現方式。民間大眾藝術特別善于樸素地表現出這些深層次的東西。”北京實驗二小大興實驗學校,聘請了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泥彩塑兔兒爺第五代傳承人張忠強先生,來教授學生動手學習泥彩塑制作。通過實踐課程的學習,孩子們實際動手,深度了解傳統手工藝,學到的不僅僅是北京兔兒爺造型、上色、裝飾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對北京兔兒爺傳統手工藝內在蘊含的民族精神有了感悟。除此之外,民間藝人也因此擁有了固定收入,可以更加專注于傳統手工藝的創作之中(如圖3)。
3.2 IP形象設計
由于在產品中可以提供親切而積極的形象,IP角色常被用作營銷工具。IP也不僅是作為卡通角色流行兒童之中,其作為一種與消費相關的產品文化,已深受很多人的喜愛。一個有親和力的IP形象可以使人迅速記住某個品牌或公司,可以嘗試將其運用在傳統手工藝之中。在IP形象設計時,可將傳統手工藝中的形象進行改良,提煉造型。北京兔兒爺兼具神圣和世俗的品性,威嚴但無隔閡,其形象混合多樣的風格與特征,復雜卻真實,如同當代的年輕人。IP設計使其在保持傳統特色的基礎上更加符合現代年輕人的審美,更容易讓年輕人接受、喜愛。
3.3開發文化創意產品
文化是文化創意的靈魂,文化創意是文化的載體。傳統民間手工藝品想要創新,不僅需要新的形式與內容,其載體也應該更加豐富,增加衍生品。使人們在生活中不僅知道它、了解它,更要接觸它、用到它,真正讓它“活”起來。在這方面,故宮的文化創意系列堪稱是中國傳統手工藝創新應用的典范。故宮將豐富的文物藏品進行設計,運用于文化創意產品之中,制作了系列的筆記本、保溫杯、紙膠帶、首飾等各種類型的產品,提出“把故宮帶回家”的理念,反響熱烈。未來北京兔兒爺的發展也可以參考這種形式,深入挖掘其特色元素,制作出精致且實用的衍生品,讓人們覺得“兔兒爺”其實很可愛,“傳統”其實并不遙遠。也真正體會到,北京兔兒爺傳統手工藝不僅很美,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并很好地融入我們的生活之中(如圖4)。
3.4體驗式博物館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的科技層出不窮。許多博物館開始采用一些具有交互功能的科技互動裝置來激發游客的興趣。兔兒爺傳承人張忠強先生就曾透露過想要創建“體驗式博物館”的想法,希望可以使游客對兔兒爺有著多感官的體驗。在美國就有Edward M.Kennedy交互式博物館,核心是模擬再現議會立法的整個過程。讓學生、游客沉浸其中,使他們了解美國參議院的創建歷史、日常工作等。北京兔兒爺傳統手工藝博物館也可借鑒類似的形式。對于無法在課堂中學習傳統手工藝的成年人來說,可以通過體驗式博物館中一些具有交互功能的游戲與設備,沉浸式地了解、模擬體驗手工藝的歷史、制作流程等,吸引更多人的關注。
4結語
我國擁有燦爛豐富的傳統文化,但其傳承與發展還存在著很大的發展空間。有些傳統手工藝已逐漸被人熟知,但也有一些深藏于民間,處在消失的邊緣。我們應當從實際出發,采取不同的方式與方法,讓大眾了解我國的傳統手工藝,接受它,最終愛上它,傳承它。通過對北京兔兒爺傳統手工藝的概況與問題分析,總結了北京兔兒爺傳統手工藝傳承的一些策略。其他種類的傳統手工藝的傳承可以以上幾點作為依據,同時又不僅僅局限于此。努力傳承,不斷創新,中國傳統手工藝定將擁有美好的明天。
推薦閱讀:核心價值觀與法治文化的邏輯關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