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政府對婚檢的投入,本身就向即將結婚的新人們傳達了一個強烈的信息,那就是:婚前檢查對于他們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同時也向全社會,傳達了一個強烈的信息,那就是:婚前檢查對于社會發展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政府投資,可以減輕一些低收入人群的經濟負擔,也是對社會負責。
2009年3月,**縣人民政府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對《**縣婦女兒童發展規劃(2001—2010年)》進行年度監測,結果顯示:我縣的婚前醫學檢查率為0.57%,對照規劃關于城市婚檢率不低于90% 、農村婚檢率不低于60%的要求,相差甚遠。為進一步推動全縣婚前醫學檢查的達標,**縣婦聯就我縣婚前醫學檢查(以下簡稱“婚檢”)的現狀
進行了專題調研。通過發放調查問卷、走訪群眾、咨詢有關專業人士以及到縣民政局、縣衛生局、縣婦幼保健院、縣法院等相關部門了解情況等方式進行了調研。在縣民政局婚姻登記處,我們發放調查問卷200份,對100對準備結婚的新人進行了隨機調查,通過調研,我們對全縣婚前醫學檢查狀況有所了解并發現未進行婚檢帶來了以下問題:
一是嬰兒出生缺陷率大幅上升。婚前檢查是預防殘疾和缺陷嬰兒出生的第一道防線,是一次優生監督。由于婚前檢查率大幅降低,導致嬰兒出生缺陷率急劇上升。2006年,我縣嬰兒出生缺陷率為56/萬,2007年,我縣嬰兒出生缺陷率成倍增長。縣屬醫院收治的出生缺陷嬰兒的父母有90%未進行婚前檢查,有的父母拋棄有缺陷嬰兒。缺陷嬰兒的出生給家庭和社會都帶來沉重負擔。
二是傳染性疾病出現蔓延趨勢。特別是乙型肝炎、梅毒、性病等傳染性疾病由婚前的單方患病發展到婚后雙方患病,給婚姻家庭帶來了巨大影響和沉重負擔,甚至造成婚姻的解體。更為嚴重的是,這些傳染性疾病通過母嬰傳播,嚴重影響了胎兒、嬰兒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三是家庭不穩定因素增多。從法院調查結果來看,由于未進行婚檢,夫妻因患有不適合結婚的疾病影響夫妻生活,加上有殘疾和有缺陷的嬰兒出生增加了家庭負擔,影響夫妻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導致家庭幸福指數降低,家庭矛盾增加,有的甚至導致離婚。如射埠鎮的譚某在婚前就患有精神分裂癥,因未進行婚檢,男方不知道她患有精神分裂癥而與其結婚,婚后,譚某舊病發作,導致兩人感情破裂而產生諸多問題和矛盾,經過幾級政府出面,問題才得以解決。從問卷調查顯示,有77%的人認為婚檢有利于家庭幸福、有74.5%的人認為婚檢有利于優生優育、有63.5%的人認為婚檢有利于本人身體健康、有65%的人認為婚檢有利于預防疾病,如果親友結婚,有82.5%的被調查人贊成親友婚檢。因此,我們認為婚檢是家庭幸福、優生優育的需要,是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也是廣大群眾根本利益的需要。
造成婚檢率不高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
一是宣傳不夠。在調查中,有55%的人是通過道聽途說知道有婚檢這個項目,知道婚檢內容的只占16%。未做婚檢的人中,有52.5%的人想做婚檢,但不知到哪里去進行婚檢。相關部門對婚檢的重要性、條件、程序、內容和婚檢的定點機構宣傳力度不大,群眾知曉率低。二是認識不足。新《婚姻登記條例》未明確規定將婚檢證明作為婚姻登記的一項必要資料,不少人認為婚檢已經取消,調查對象中有11.5%的人根本不知道有婚檢;有的人對婚檢重要性認識不足,即使實行免費婚檢,仍有11%的人不愿意婚檢。三是自覺性不高。調查對象中有16.5%的人認為婚檢可做可不做,存有僥幸心理,或者自己認為身體沒問題,沒必要花功夫,有些人知道自己有問題,但害怕配偶知道后影響結婚,因而對婚檢缺乏責任感和自覺性。在調查對象中有13%的人存有怕麻煩的心理,有27%的人認為婚檢沒時間,不方便。有部分人認為不進行婚檢既省錢又省事,不要出錢檢查還要好點,要出錢檢查就更加不愿意了。根據調查,如果實施免費婚檢,有84.5%的人愿意婚檢。
實行婚前醫學檢查利國、利民、利家庭,因此我們認為政府很有必要積極宣傳引導推廣婚檢,在當事人自愿的前提下進行婚檢,并且為其婚檢買單。根據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提高中華民族人口素質和國家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我們建議:
第一,關注民生、尊重民意,建立健全婚檢機制。提高人口素質,關系到民族、國家的興衰,而婚檢是減少出生缺陷殘疾的第一道防線,必須得到加強。為提高婚檢率,提出如下建議:一是政策支持。婚檢不僅是個人事件,也是一項公共衛生工作,建議政府將其納入公共衛生服務,或把婚檢率作為縣級相關部門和鄉鎮的年終目標考核任務之一,以便縣級相關部門和各鄉鎮加大宣傳力度,關心和督促準備結婚的男女參加婚檢。二是財政支持。根據調查,有84.5%的人希望得到免費婚檢。如果婚檢費用全部由縣政府買單,婚檢費用為每對100元左右,按去年約10000對新人來估算,縣政府每年大概需要承擔100萬元婚檢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