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要:發展國際貿易知識產權戰略早已被列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知識產權保護成為全球跨國企業實現國際貿易競爭的核心內容。我國由于起步較晚的原因,在國際貿易知識產權方面還存在很多不足。因此,需要制定出符合我國現階段發展的國際貿易知識產權戰略,這對于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國際貿易;知識產權;戰略
1知識產權與國際貿易之間的關系
1.1知識產權是國際貿易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知識產權屬于企業法人或者自然人以及組織針對自身所研究的成果、管理經驗的總結等包含了各種因素而享受到的財產權利的基本稱謂。在知識產權出現初期,它僅屬于某一個國家為了增強國內經濟規劃而針對高智力研究成果所給予的保護條例,早期與國際貿易并不存在關聯。然而隨著近幾年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全球經濟貿易發展都以“科技是第一生產力”為基礎。因此,科學技術成了各國經濟發展的重心。與此同時,在國際貿易當中,根據知識的形成、傳輸以及運用等,效率都在不斷地提高,因此造成了現階段知識產權成為國貿易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1.2知識產權是國際貿易發展的推動力
現階段,知識產權早已經被列為國際貿易保護內容中核心要點。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很多學者覺得發達國家將知識產權的條件門檻設置過高,同時給國外權利人提供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屬于作繭自縛的效應。然而按照《與貿易有關知識產權協議》來分析,提高知識產權保護效率不但屬于全球各國需要執行的政策,同時也屬于實現高新技術創新、優化經濟環境的前提條件。科技發達的今天,加強知識產權戰略規劃已經成了全球經濟發展的共識。在這種背景下,知識產權早已成為國際貿易實現經營發展的推動力。
2我國國際貿易知識產權現狀分析
2.1申請專利競爭力較差
現階段,我國針對知識產權方面的保護已經有了一定的突破,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就知識產權專利也設置一套相對完善的法律保護制度,同時根據我國現階段國情,還在不斷對知識產權專利申請進行一系列優化改善。就目前而言,部分發達國家針對國家安全以及國家經濟發展方面的專利申請擁有非常大的優勢,與發達國家對比可以發現,我國在申請專利方面的競爭力還有提升空間。
2.2知識產權轉化率有待提高
知識產權只有投入生產,才能體現其價值。知識產權轉換率,是指知識產權所有者通過實施、轉讓或許可他人使用知識產權進而將知識產權轉化為實際生產力,并由此來獲得其最大效益,所獲得效益與投入總額的比率即為知識產權轉化率。知識產權轉換率有助于將技術滲透到產業的全環節,提高經營效率和競爭力。從目前的總數量來看,中國是知識產權大國,從質量上來看還沒有成為知識產權強國,自主知識產權相對來說還比較缺乏。西方發達國家大概有80%的自主知識產權能夠迅速轉化為生產力,而在中國,一般不到30%。在對外貿易中,我國連續多年成為在全世界范圍內遭反傾銷調查最多的國家。除卻不公平的客觀因素外,這還表明了我國企業并沒有在全球市場上把握核心技術,缺乏相應的發言權和國際市場定價權。伴隨著企業自主研發技術水平的提升,如何更加有效提升技術轉化的能力成為制約企業拓展海外市場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
3國際貿易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建議
3.1科學設計國家知識產權戰略
國際貿易知識產權規劃應被列入國家戰略發展當中,同時還需要對其展開深入研究,并且通過借鑒發達國家成功的案例與經驗,從而設計出一套適用于我國經濟發展的國際貿易知識產權保護戰略。利用科學合理的知識產權戰略規劃,可以在某些方面上優化國際貿易知識產權結果,從而保障我國知識產權商品的合法性,有效增強我國在國際貿易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和我國企業經濟利益。
3.2完善相關法律制度
建設科學合理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有助于加快我國與國際接軌,并且保障版權、商標以及專利等知識產權能夠以現代化科學技術為基礎,實現立法的合理保護,使與知識產權有關的研究成果受到法律的保護。此外,按照國際貿易市場的變化,還需要不斷修訂完善知識產權法,從而使其符合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在法律保護方面還需要增強其懲罰性質,因此,需要政府相關部門主動進行國際貿易知識產權的法律宣傳,從而解決企業、組織以及個人知識產權意識薄弱的問題。與此同時,民事、行政、工商、稅務、財務等執法部門不斷進行交流合作,增強執法人員的知識產權執法意識,杜絕受賄等違法操作。
3.3健全知識產權管理模式
對企業而言,企業需要了解知識產權對其貿易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設計出符合企業實際發展的知識產權管理模式。在這個階段,企業能夠借鑒國內外成功的案例,如發達國家企業知識產權的管理與保護制度,與企業自身情況相適應,使知識產權管理模式能夠有效地融入企業的經營發展當中,從而保障企業高新技術的創新。企業需要加快國內各類型知識產權專利、研究技術以及研究成果的注冊,并且將這些專利通過網絡、期刊以及學術協會等讓大眾所知曉,從而達到保護知識產權。
3.4建立知識產權預警制度
在政府部門與企業進行知識產權保護的同時,還需要行業協會針對國際貿易政策的發展狀態展開相應的分析與研究,同時以此為前提,設計出一套符合企業與國際貿易發展的預警制度。并建立行業內部知識產權網站以及信息咨詢窗口等,為我國國際貿易企業提供相應的決策數據。
結束語
當今知識產權已經不單是一個單純的法律名詞,而是國際貿易企業實現國際化發展的重要內容。增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已成為企業家的共識,加強企業知識產權法律保護也已成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和“分水嶺”。知識產權保護涉及很多方面,包括法律、社會、經濟、文化等領域,目前我國還缺乏一套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如山西老陳醋商業秘密泄露事件的發生,景泰藍、宣紙等民族絕技的泄密,國內大量的知名商標在國外被搶注。因此,要樹立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做好防備不要被他人搶占先機。
參考文獻
[1]杜心怡.國際貿易中知識產權保護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20(19):184-185.
[2]郭久智,牛妍懿.國際貿易中的知識產權及其保護[J].全國流通經濟,2020(20):33-34.
[3]高靜.國際貿易知識產權保護與應對策略研究[J].商訊,2020(20):136+138.
[4]唐瑤.關于國外知識產權國際貿易的特征和發展探討[J].大眾投資指南,2020(01):218-219.
推薦閱讀:農產品貿易類論文發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