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VIP學術指導 符合學術規范和道德
保障品質 保證專業,沒有后顧之憂
摘 要:在我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階段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的時代背景下,外貿綜合服務企業迎來了嶄新的發展契機。外貿綜合服務企業依托先進的信息技術平臺和服務模式,有效解決了貿易企業與傳統外貿服務供應商之間出現的經營模式單一、管理效益低下等問題,不但提升了外貿進出口的服務性價,還緩解了經濟發展的資源約束。然而受多重因素影響,我國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在高質量發展之路上還存在諸多問題,需要通過完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服務體系,簡化退稅流程,設立外貿綜合服務資金池,推進產業信息化建設,培育專業化外貿人才等手段予以改善,使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真正成為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
關鍵詞:外貿服務企業;經濟發展;高質量發展;貿易經濟;跨境電商
1 前言
隨著世界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對外貿易運行呈現由高速增長向中速增長轉換的新常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積極發展外向型經濟,大力發展對外貿易,經濟取得了快速發展,同時外貿地位和話語權日益提升。近些年,世界經濟發展速度放緩,有效市場需求下降,各經濟體關系微妙,國際貿易交易額下滑,我國外貿面臨廣闊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激烈的競爭局勢。一直以來,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是我國外貿業務模式的創新,外貿綜合服務行業的興起符合當今國際分工不斷細化、管理信息技術日漸成熟的大趨勢,具備廣闊的發展空間和經濟助推力。因此,以問題為導向解決當下我國外貿綜合服務企業高質量發展存在的問題是應有之義。
2 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產生背景
2.1 傳統外貿代理行業面臨困境
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和我國國際經濟地位的日益提升,使得國內外對外貿代理企業的需求猛增。隨著時代的變遷,傳統外貿代理企業由于經營模式單一和管理效益低下等問題很難適應市場變化,行業的發展面臨瓶頸。一是傳統外貿代理企業經營模式單一,受市場影響大。傳統外貿代理企業的營業收入來自賺取銷售產品的差價和代理部分業務賺取傭金,即外貿代理企業購買生產廠商的商品后在海外市場進行銷售,在這一過程中產生的差價收入為利潤,但這種較為單一的經營模式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不利于其效益的擴大,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發展。二是傳統外貿代理企業管理效益低下,不利于企業長效發展。由于外貿代理行業有其特殊性和嚴格性,因此對于從業者的要求比較高,需要具有專業知識和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支撐企業智庫,但是傳統外貿代理行業的實際情況是不但企業管理者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及外貿知識,普通員工也不具備專業性,最終導致整個企業缺乏完善的管理體系和運營體系,加劇了企業面臨的困境。
2.2 外貿企業發展的現實需求
由于傳統外貿代理企業面臨發展窘境,進行創新和轉型成為其謀求出路的必然選擇。擁有專業化代理服務、規范化操作流程、數字化運營平臺、精細化分工和多元化盈利模式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成為當前經濟市場的寵兒,相對于傳統外貿代理企業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成為我國外貿市場向前發展的重要推手。
一是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基于外貿代理的現實需要應運而生。2004年,我國對國際貿易運營的管控逐漸寬松,采取了全方位的開放措施,相對之前的許可證制度實行登記制,使得許多有實力的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經濟狀況開展外貿業務。但是對于許多中小型的跨境電商而言,由于其資金有限且精力不充足,無法順利完成通關、檢疫檢驗和退稅等復雜的流程,因此,需要一種新型的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其排憂解難、降壓減負。二是對于退稅的現實需求是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產生的必然條件。我國法律不允許外貿代理商以自身名義辦理退稅,需要生產商自身進行退稅申報并完成整個流程。但是在實際申報過程中,流程手續較為復雜,并且時間上存在延遲,對于生產商而言加大了時間成本,同時變相延長了回款時間,增加了貿易成本。因此,市場急需能夠一體式處理退稅流程手續的代理服務商。
3 新時期我國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困境
3.1 外貿專項政策支持不明確
為了促進外貿行業的發展,國家和各地市相關部門針對外貿行業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性政策文件,但部分政策的內容比較偏向于行業宏觀的發展方向,而對于行業發展中面臨的許多細節化問題,則顯得不夠具體和實用。例如,退稅的相關政策發布以后,國內的許多外貿綜合服務企業在退稅的各個具體環節都遇到了爭議性的問題,卻又找不到可以明確解答的政策性文件。同時,政策落地實施過程中手續較為煩瑣,需要經過海關系統、稅務系統、商務廳等各部門的審批協商。而不同部門的審批側重點不同,導致最終的執行效果大打折扣。
3.2 退稅過程存在障礙
在出口退稅的過程中,相關企業往往面臨諸多障礙,其深層原因主要是境內的客戶與供貨方出現矛盾。例如,最常出現的一種情形便是境內的客戶為了獲得不當得利,采取不正當的手段騙取出口退稅的稅款,將稅款私自納入囊中,從中獲取不正當利益。而負有開票義務的供貨方對此不知情,就會存在遲延繳納稅費的潛在風險。退稅阻礙重重的原因一方面是主體責任無法劃分清楚;另一方面則是退稅新政策發布后,政策落地性較差、形同虛設。
3.3 外貿企業規模小、主體薄弱
近幾年來,我國內陸城市著力于發展對外貿易,但發展水平與一線城市、沿海發達地區相比,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例如,2019年河南省的進出口總額為5712億元,進出口總額占全國比重僅為0.18%,在全國排名第12位。河南省的外貿企業主體結構不夠合理,國有企業占比較高,相關進出口業務的外商投資企業較少,這說明一部分企業及其生產的產品沒有機會進入國際市場,也就不可能參與到國際貿易當中,導致當地的外貿行業缺乏競爭力。此外,規模化、體系化的外貿行業產業群集效應尚未形成,也抑制了我國部分地區外貿行業的發展。
推薦閱讀:跨境電商對我國外貿企業發展的影響